翰林院
官署名。 始设于唐初。因汉扬雄有翰林主人之称,文苑以此相标榜而得名。 唐初为文学技艺之士待诏供奉之所。开元以后,翰林学士密受顾问,专掌内命,承旨拟诏敕,有内相之称,为明、清内阁大学士之滥觞。唐宋翰林学士皆以他职兼领,金以后成为专职。明设翰林院,将国史、著作、图籍等事并入,成为外朝职事衙门。 掌院学士正五品,其下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等官,分掌史册文翰之事,并考议制度,详正文字,备天子顾问。明代翰林院地位特高,新科进士一甲三名例入翰林,二、三甲中年轻优异者也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读书观政,内阁大学士几乎非翰林出身不可。 翰林院遂成培养储存人才之地。 清承明制,升掌院学士为从二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