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翰林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翰林论 东晋李充著。 据载原书共五十四卷,隋、唐时尚存三卷(见《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四),后佚。今经搜集仅存十条(严可均《全晋文》辑有《翰林论》佚文八条,《文选·百一诗》、《剧秦美新》注引《翰林论》各一条)。日本僧人遍照金刚八一六年前后所著《文镜秘府论》也说:“李充之制《翰林》”(《四声论》)。只因刘勰《文心雕龙·序志》中说过:“仲洽《流别》,弘范《翰林》”(东晋有李轨,字弘范,与李充同为江夏人),遂被疑为李轨所著。 但李轨著作偏于史书、音韵方面,李充则偏于经、论、杂文,故可断定为李充著。《翰林论》已佚,根据典籍记叙及今存佚文看出,本书说明各种文体的产生,并按文体“褒贬古今,斟酌病利”(《文镜秘府论·四声论》),列举几篇代表作,评论其得失。 此书是通过评论古代及当时的作家作品,来表现作者的文学观点。黄侃《文心雕龙札记》说:“此《翰林论》之一斑,观其所取,盖以沈思翰藻为贵者,故极推孔(融)陆(机)而立名曰《翰林》。”残文还赞扬了潘岳、曹植、傅咸、应玚、诸葛亮、嵇康、司马相如等人的诗文。在论述中提倡为文要“辞简而义正”、“宜以远大为本,不以华藻为先”,以及讲求“风规治道”等。这在当时文坛上已是老生常谈,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说这部书“浅而寡要”。但是,这部书结合作品谈作家的思想技艺,评论作品价值,有开创之功,是不可磨灭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