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葛一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葛一虹春蚕丝不尽,蜡炬火长明——葛一虹印象记 潘光武 文艺界通讯1985年6期 葛一虹 葛一虹1913—2005戏剧家。上海嘉定人。在大学读书时期曾参加戏剧活动。1931年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和中国剧作家联谊会。抗战爆发后投入救亡戏剧活动。参与主编《新演剧》杂志,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候补理事、监事。后与宋之的等参加作家战地访问团赴山西等地从事抗战文化宣传工作。1939年起,曾任《中苏文化》《文艺月报》编辑。1940年发表《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等论文。1941年在重庆任中苏文化协会研究会副主任。抗战胜利后任中苏文化协会上海分会负责人、中华全国文艺协会理事。1950年后任中国剧协常务理事,《戏剧报》《戏剧论丛》编委,中国戏剧出版社社长等职。著有多幕剧《红缨枪》等,译作《带枪的人》《生命在呼喊》《作家与社会》等。 ☚ 韦晕 王莹 ☛ 葛一虹 葛一虹1913.4.2——上海嘉定人。大学读书时,在上海参加“剧联”,后又参加中国戏剧作家联谊会,组织剧团在上海郊区演出救亡戏剧。1933年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1936年与田鲁合译《苏联艺术讲话》。1937年与章泯合编《新演剧》,参加战地服务团,在中条山一带从事抗日救亡工作。1939年起,主持《中苏文化》文艺栏编务,兼任《文学月报》编委,并翻译《马克思论文学》和苏联名剧《带枪的人》。1940年在国统区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中,发表《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等文章。同年,创作四幕剧《红樱枪》,并出版独幕话剧集《走》。1942年到重庆,任中苏文协研究委员会副主席。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任中苏文协分会负责人,主持天下出版社工作。建国后,历任《戏剧报》和《戏剧论丛》编委、中国戏剧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文化部外国文学研究所负责人, 《外国戏剧》主编等职。翻译有苏联多幕剧《生命在呼唤》,著作有《战时戏剧论》等。 ☚ 韩塞 董每戡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