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落花二首(其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落花二首(其一)

 

宋祁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迸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此为著名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宋祁的少年成名之作。诗人二十四岁时,与其兄庠游安州(今湖北安陆),以诗文干谒知州夏竦,即席同赋“落花”诗,宋祁此作深得夏知州佳赏,因而获誉文坛。
 “坠素翻红各自伤”,以“红”、“素”形容花之容色;以“坠”、“翻”形容花之落状;以“各自伤”形容花之神情。那有红似白,五颜六色的鲜花,美丽动人,象征着娇艳美妙的青春女郎。她们装点春天,为人间带来无限生机和美的意绪。但红颜薄命,好景不长,一朝春尽,她们纷纷飘零凋落,怎能不愁怅悲伤!起句入手摛题,落花的容色情状尽在七字之中,确是妙笔摄魂。
 “青楼烟雨忍相忘”,“青楼”为美女所居之地。“烟雨”指烟雨迷濛的阳春美景。“忍相忘”是怎忍相忘,不能忘之意。是的,花虽飘落,但昔日的繁华快乐怎能忘怀!那烟花三月的青楼美境,将永远留下美的纪念。落花怀着美好的回忆,依依不舍地飘落了,但她那爱美之心绝无改变,爱美本性坚定难移。请看她:“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此联进一步描绘落花的姿容。她虽已飘在空中,但还要迎风翩翩起舞,以显示其优美姿态;虽已着地,尚一面可供人欣赏,因而她又化成南朝徐妃那样的“半面”美人妆。此联是传颂不息的名句,深受历代诗家之赏爱。妙处在于不仅细微地刻画了落花的优美姿态和奇美容颜,而且以“更作”、“犹成”等虚语写出了落花挚着的爱美精魂,确是传神写照,警策动人的“诗眼” 。
 “沧海客归珠迸泪”,是对落花的悼惜和叹惋。据《博物志》所传,南海中有鲛人(即西洋所谓美人鱼),落泪成珠,是个悲美形象。此句意为,花之凋残,万类伤悲,鲛人亦为之迸发出珍珠之泪,何况人乎!惜花之情,到此已极。
 “章台人去骨遗香”,以比拟手法盛赞落花之芳菲节操。“章台人”指唐诗人韩翃之妾柳氏。其人极美而有卓识,对韩之爱忠贞不渝,翃赠其诗,喻之为“章台柳”,后世遂以“章台柳”喻美女(或喻妓女)。此句意为,柳氏虽亡,却万古留芳。以此比喻花虽委地,但芳香品质永存人间。极赞落花的品格。
 尾联歌颂落花高尚纯洁的志趣。花为美的化身,虽落亦不以轻狂一时的粉蝶为伍,只愿把一片芳心尽付予辛勤的蜜蜂,任其在蜂房之中酿造生活的甜蜜,造福于人。卒章显志,表现了诗人高尚志节。
 咏物之作贵在不粘不脱,诗人深得此中三味。通篇以比拟的艺术手法,把落花塑造成为姿容美妙,热爱生活,品格芳菲,志趣高尚的美人。既绘形绘色把落花写得尽态极妍,又摄魂取韵赋予落花以人情美,达到了亦花亦人,花人一体之化境。
 诗中使典用事,𨽌括前人诗句恰切自然,不见斧痕。 如以“坠”字形容花落,显然受杜牧的“落花犹似坠楼人”(《金谷园》)诗句启示,其中隐含绿珠之典。至如鲛人、柳氏、徐妃等典故皆具女性阴柔美意象,用于诗中与落花极为和谐恰切。再如“将飞更作回风舞”,是从李贺诗句“落花起作回风舞”(《残丝曲》)演化而成;“已落犹成半面妆”,似受李商隐“只见徐妃半面妆”(《南朝》)诗句启示;“沧海客归珠迸泪”,又是从“沧海月明珠有泪”(李商隐《锦瑟》)演化而来。这些诗句,虽然用事,又有前人诗句为鉴,但在诗中毫不生涩,如同己出,极为自然,可见诗笔高妙。
 此诗对仗工稳,除首联外,其余三联皆对,并不显得板滞。其平仄应律,音韵谐美,是一首耐人吟咏的七律佳篇。

《落花二首(其一)》作者|全诗原文|赏析|鉴赏 - 可可诗词网

《落花二首(其一)》

宋 祁

坠素翻红各自伤, 青楼烟雨忍相忘。

将飞更作回风舞, 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迸泪, 章台人去骨遗香。

可能无意传双蝶, 尽付芳心与蜜房。

真宗天禧五年(1021),宋祁二十四岁,与其兄庠以布衣游学安州(治所在今湖北安陆),投献诗文于知州夏竦,以求引荐。席间各赋“落花”诗,夏竦以为宋祁有台辅器,必中甲科。祁亦因此在宋初文坛崭露头角。足见此诗非一般惜花伤春之作。清沈德潜说:“诗贵寄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说诗晬语》)本诗即是。

首联破题,刻画落花时一片迷离凄苦的景象,状物而不滞于物。起句,诗人捕捉住所咏物的自然特征,以“素”、“红”代指花。唐人韩偓有“皱白离情高处切,腻红愁态静中深”(《惜花》)之句,以“白”、“红”状花。用借代这一修辞手法,使事物形象逼真。花的娇艳、春的绚丽如在目前。然而,它们却红颜薄命,夭折了,令人叹惋。“坠”、“翻”两字形象生动,情态感人,是从杜牧《金谷园》“落花犹似坠楼人”句化出。花本无情之物,却道“各自伤”,分明说花有人性。原来落花之自伤飘零,乃绸缪于青楼烟雨,别有难忘的幽恨。

颔联承上“落”意,从时空角度深入描绘了落花的全过程,极缠绵悱恻之致。出句描写落花飞动的舞姿。“更作”二字个性鲜明,感情强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洛神赋》),其态可掬,“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楚辞·九章·悲回风》),其状可哀。对句写花终于落地之后,在地上仍不甘香销玉殒,虽已着地,仍不失红粉佳人的美容。其执著之情,从“犹成”两字中渗透出来。“半面妆”用的是梁元帝徐妃的典故。此两句不仅刻画落花尽态极妍,栩栩如生,而且融入了诗人自己深沉的感受,一往情深,不能自已。人物交融,托物寓情。看似描写外界景物,实则处处有我在,景物始终著有我的色彩。“更作”、“犹成”二语更加强了感情色彩。李商隐《和张秀才落花诗》中有“落花犹自舞,扫后更闻香”之句,乃李商隐借落花勉励张秀才,不要因落第而颓废,应似落花一样自振自珍。宋祁此诗于此取法,所以刘克庄《后村诗话》说:“‘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宋景文《落花》诗也,为世所称,然义山固已云已。”不过,此诗之学李义山,不在镂红刻翠,恍惚迷离之貌,而在于缠绵悱恻,一往情深之神。表面上咏物,实质上写我。至于所写的具体情事,则颇难道破,亦不必深求。然而诗人的感受读者完全能体会得到,即是屈原那种“虽九死其未悔”的精神。义山诗的神髓在此,此诗的神髓也在此。这正是此联能传诵后世的原因所在。颈联以沧海客归,珠犹迸泪,章台人去,骨尚遗香,喻落花的精诚专一,表现了诗人的忠厚悱恻之情。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即由此点化而成,都是加一层描写了“虽九死其未悔”的执著精神。

此诗借落花引起象外之义,感情沉郁,寄托遥深,传达给读者的是感受,而不是具体情事,确是达到了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所说“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的境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1: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