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萧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萧纲 萧纲503—551即梁简文帝。字世缵,小字六通。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梁武帝萧衍三子。中大通三年立为皇太子。太清三年即帝位,在位三年,为叛将侯景所杀。为太子时,与徐摛、庾肩吾等共倡“宫体诗”,风靡一时,影响极坏。今存诗二百六十二首,赋二十篇,内容多淫靡不足观,仅《春日》、《蜂》等少数咏物之作,清灵秀逸,时有巧思。原有集八十五卷,已散佚。明人辑有《简文帝集》。 ☚ 萧统 杨衒之 ☛ 萧纲 萧纲萧纲 (503—551) 字世缵,梁武帝萧衍第三子。中大通三年(531年)昭明太子萧统卒,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梁武帝死,即皇帝位,在位2年,为叛将侯景所杀,追尊为简文皇帝。雅好赋诗,自称 “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是六朝 “宫体诗” 的倡导者。崇佛,尤热衷于讲论,曾作 《庄严旻法师成实论义疏》。 ☚ 赠海法师游甑山诗 往虎窟山寺 ☛ 萧纲 萧纲503—551即梁简文帝。字世缵,小字六通,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梁武帝萧衍第三子。武帝天监五年(506)封晋安王。历南兖州、荆州、江州、南徐州、雍州、扬州刺史。中大通三年(531),被立为皇太子。太清三年(549),侯景之乱,梁武帝困饿而死,遂即帝位。大宝二年(551),为侯景谋杀,年四十九。幼而敏睿,自言“余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梁书》本纪),《梁书》言其“博综儒书,善言玄理”,“篇章辞赋,操笔立成”。又好引纳文学之士,讨论著述,所著有《昭明太子传》、《老子义》、《法宝连璧》等。诗风轻艳绮靡,号称“宫体”。其《诫当阳公大心书》中,提出“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之论文主张,提高抒情诗的地位,对宫体诗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有辑本《梁简文帝集》。《梁书》卷四、《南史》卷八有传。 ☚ 沈满愿 释洪偃 ☛ 萧纲503—551即梁简文帝,字世缵,小字六通。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市西北)人。南朝梁诗人。梁武帝第三子。“宫体诗’的创始者。天监五年封晋安王,中大通三年昭明太子萧统去世,纲被立为皇太子。太清三年即帝位,太宝二年为叛将侯景所杀,原有文集八十五卷,已散佚,明人辑有《梁简文帝集》。 萧纲 萧纲503—551即梁简文帝,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武帝第三子。天监五年封晋安王。中大通三年立为皇太子。大清三年即皇帝位,在位二年,为侯景所杀。后人辑其诗文为《梁简文帝集》。萧纲的文学观点见于《与湘东王书》、《诫当阳公大心书》。 ☚ 萧统 颜之推 ☛ 萧纲 萧纲503—551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梁武帝第三子。为梁简文帝。原有集八十五卷,已散佚。后人辑有《梁简文帝集》。萧纲的文学思想与传统的文学观相悖,在论“立身”与“文章”关系上,他提出“立身”与“立章”是两码事,“立身”必须“谨细”,而“文章”却要“放荡”。虽然他所谓的“放荡”与主张宫体诗有关,但毕竟指明修身的道德活动与审美、艺术活动并不一致。他还批评当时文体“儒钝”,“浮疏”,文章大多呆笨、死板、枯燥,指出文学的写作不可能摹拟经典。虽然他的看法有些积极意义,但有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倾向。 ☚ 文选序 徐陵 ☛ 萧纲 萧纲503—551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文学家。梁武帝萧衍的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逝,其在中大通三年(531)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是为梁简文帝,改元大宝。大宝二年(551)萧纲为侯景所害。萧纲未即位前,写作了大量以浮艳辞句来表现空虚放荡内容的诗歌,这些诗歌安于逸乐,纵情声色,无可取处。但在当时属官徐摛、庾肩吾等推波助澜下,文学侍从之臣竞相仿作,形成“宫体诗”流派。萧纲也写了一些以边塞为主题的乐府,如《从军行》、《陇西行》、《雁门太守行》等,在某些写作技巧上开了唐人边塞诗的先河。萧纲的咏物诗也写得轻巧,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南史·梁简文帝纪》著录其有文集100卷,其它著作600余卷,今佚。存世的作品,明人辑为《梁简文帝集》。 ☚ 萧纪 庾肩吾 ☛ 萧纲 萧纲503—551即梁简文帝。南朝重要辞赋家、诗人。《梁书》、《南史》有传。字世缵,小字六通。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梁武帝第三子。自幼聪明过人,6岁能属文,武帝不信,乃当面试之,果辞彩甚美。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篇章辞赋,操笔立成。博综儒书,善言玄理。又善引纳文学之士,讨论篇籍,继以文章。雅好作诗,文辞艳丽,时称“宫体”。中大通三年(548),昭明太子卒,立为皇太子。太清三年(549),梁武帝卒,即帝位。在位2年,为侯景所废,幽于永福省,被杀。文学思想比较开放,主张“文章且须放荡”,即作文可随便,不必拘谨。他是梁代重要的辞赋家,今存辞赋24篇,残篇较多。较完整和著名的有:《悔赋》、《筝赋》、《金錞赋》、《梅花赋》、《采莲赋》、《七励》等。这些赋作以咏物为主,题材丰富,语言自然清新,犹如白描:“见游鱼之戏藻,听惊鸟之鸣雌”(《晚春赋》)、“望江南兮清且空,对荷花兮丹复红”(《采莲赋》)等。著述甚丰。现存诗近300首,为南朝诗人之冠。另撰有《昭明太子传》5卷,《诸王传》30卷,《礼大义》20卷,《老子义》20卷,《庄子义》20卷,《长春义记》100卷,《法宝连璧》300卷,《玉简》50卷,《棋品》5卷等。原有集,《南史》本传载100卷,《隋书·经籍志》载目85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梁简文帝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 【十一画】 萧纶 ☛ 萧纲503~551南北朝梁简文帝。字世缵,小字六通。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通晓医学。著有《沐浴经》3卷、《如意方》10卷、《劝医论》等,均佚。 萧纲503—551即“梁简文帝”。字世缵,小字六通,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武帝第三子。在位2年,为叛将侯景所杀。能诗,以提倡淫艳轻靡的“宫体诗”著名。现存赋20篇,诗262首。原有集八十五卷,已佚,明人辑有《梁简文帝集》。 萧纲 萧纲503—551梁武帝第三子,后袭位为简文帝。他的诗歌“伤于轻艳”,但文章写得并不浮华,其文学观主要见于《答湘东王书》、《昭明太子集序》与《诫当阳公大心书》等文。他说:“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立身是应该谨重的,所以,他作为太子时,是以“触邪进善”、“献可替否”为已任的,他曾“驱驰五岭,在戎十年”,不似那种“未尝识山川形势,介冑之勤劳,细民之疾苦,风俗之嗜好”的人(均见《答徐摛书》)但他为文,则主张“放荡”,即不受拘禁,不学经典。他说:“未闻吟咏情性,反拟《内则》之篇;操笔写志,更摹《酒诰》之作;迟迟春日,翻学《归藏》;湛湛江水,遂同《大传》。”一句话,抒写情志之文,自应让情志充分地表达出来,这叫“放荡”。他颇为遗憾地说:“握瑜怀玉之士,瞻郑邦而知退;章甫翠履之人,望闽乡而叹息。”如何能够改变这个局面呢?他主张思想开放一些,文章随便一些,象他的弟弟萧绎所说的,要写得“流连哀思,情灵摇荡”才好。萧纲先以太子身份,后以国君身份,作为文辞,提倡放荡,对社会的影响自然是深远的,它给六朝文学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 萧统 刘昼 ☛ 萧纲 萧纲503——551即梁简文帝。字世缵,公元549—551年在位,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武帝子,于大通三年(531)立为皇太子,太清三年(549)侯景攻破建康,武帝死,他即位,大宝二年(551)为侯景所杀。为太子时,常与文士徐摘、庾肩吾等,以轻靡绮艳的文辞写上层社会生活,时称“宫体”。原有集,已佚,后人辑有《梁简文帝集》。萧纲的文章,流传较广的是其尺牍,如《诫当阳公大心书》,文中有云:“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慎重,文章且须放荡。”在当时颇有影响,另如《答徐摛书》,亦是其书中名篇。 ☚ 沈炯 魏收 ☛ 萧纲503~551Xiao GangEmperor Jianwen of Liang,also man of letters of Liang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Works: Crows Crying at Night,Song of Perching Crows,Song of Shrikes in the East and West,etc. 萧纲503—551即梁简文帝。南朝梁皇帝。公元549—551年在位。字世缵,小字六通。武帝第三子,昭明太子同母弟。中大通三年(公元531年),立为皇太子。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侯景率叛军攻破台城,梁武帝死,他即位。大宝二年(公元551年),为侯景所破幽禁,后用酒灌醉,用土囊压死。为太子时,常与文士徐摛、庾肩吾等友善,以轻靡绮艳的文辞,描写上层贵族生活,时称“宫体”。原有集, 著有《昭明太子传》、《老子义》、《庄子义》、《法宝连壁》等书,均已散佚。后人辑有《梁简文帝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