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八正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八正散 【方源】: 《局方》卷六。 【异名】: 八珍散(《得效》卷十六)。 【组成】: 车前子 瞿麦 萹蓄 滑石 山栀子仁 甘草(炙) 木通 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 【用法】: 上为散。 每服二钱,水一盏,加灯心,煎至七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小儿量力少少与之。 。【功用】:❶ 《中医方剂学》: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 湿热下注,热淋,血淋,石淋,或小便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心经邪热上炎,口舌生疮,咽干口燥,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咽喉肿痛,舌苔黄腻,脉滑数。 现用于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产后及术后尿潴留等。 ❶ 《局方》:大人、小儿心经邪热,一切蕴毒,咽干口燥,大渴引饮,心忪面热,烦躁不宁,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又治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 ❸ 《普济方》:小儿伤寒壮热,及潮热积热,斑疮水痘,心躁发渴,大便不通,小便赤涩,口舌生疮。 ❺ 《增补内经拾遗》:阳水为病,脉来沉数,色多黄赤,或烦或渴,小便赤涩,大便多秘。 《新医学》(1975;5∶262):孕妇及虚寒病者忌用。本方多服会引起虚弱的症状,如头晕、心跳、四肢无力,胃口欠佳。 【方论选录】: ❶ 《医方集解》:此手足太阳、手少阳药也。 木通、灯草清肺热而降心火,肺为气化之源,心为小肠之合也;车前清肝热而通膀胱,肝脉络于阴器,膀胱津液之府也;瞿麦、萹蓄降火通淋,此皆利湿而兼泻热者也。滑石利窍散结;栀子、大黄苦寒下行,此皆泻热而兼利湿者也。 甘草合滑石为六一散,用梢者,取其径达茎中,甘能缓痛也;虽治下焦而不专于治下,必三焦通利,水乃下行也。 大黄下郁热而膀胱之气自化,滑石清六腑而水道闭塞自通,瞿麦清热利水道,木通降火利小水,萹蓄泻膀胱积水,山栀清三焦郁火,车前子清热以通关窍,生草梢泻火以达茎中。为散,灯心汤煎,使热结顿化,则膀胱肃清而小便自利,小腹硬满自除矣。 此泻热通窍之剂,为热结溺闭之专方。 以上诸药,或清心而下降,或导浊以分消,自然痛可止热可蠲,湿热之邪尽从溺道而出矣。 。【临证举例】:❶ 小便不通 《保婴撮要》:一小儿患腹痛,小便不利,大便干实,此形病俱实,先用八正散二剂,二便随通;又用加味清胃散二剂,再用仙方活命饮一剂而痊。 ❷ 肾盂肾炎 《辽宁中医杂志》(1986;1∶19):以八正散随证加黄连、黄柏等治疗辨证为湿热蕴结型的急性肾盂肾炎女性菌尿67例。该组病例经尿菌培养均有不同程度的致病菌生长,其中大肠杆菌35例,菌落计数均在10万以上。 结果治愈54例,(临床症状消失,尿检正常,尿菌培养2次均为阴性),临床治愈5例(临床症状消失,尿检正常,尿菌培养尚末转阴),无效8例。 ❸ 泌尿系感染 《中医药学报》(1984;1∶33):应用八正散加减治疗泌尿系感染属膀胱湿热型者94例。结果痊愈和基本治愈者共86例。 ❺ 下疳 《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续编》:尹性初治一患者,小便涩痛,尿血,阴茎肿大,皮破水流,花柳科所谓下疳是也。 病属血淋阴肿,系热毒侵入血室,遗入膀胱,郁结不能渗泄故也。 治拟仿八正散之旨,清热渗湿,解毒行瘀。萆薢、栀子、车前子、瞿麦、萹蓄各三钱,升麻一钱,大黄、银花各二钱,生甘草梢、琥珀末各一钱。 另用黄连末,甘草末各三钱,用白蜜调搽。服四剂肿消大半,再服四剂而愈。 ❻ 产后及术后尿潴留 《赤脚医生杂志》(1976;12∶24):以八正散加减(萹蓄、瞿麦、滑石各15克,木通3克,车前子9克,甘草梢6克,元明粉9~15克分冲),治疗自然产、手术产以及其他下腹部手术所致的尿潴留32例。 结果获效者(服药后4小时内自行排尿)15例,缓效(服药后4~8小时内排尿,但不通畅,须服药2~5剂始愈)17例。 。【现代研究】: 抑菌作用 《中医杂志》(1985;8∶57):八正散的实验研究表明:在体外无明显抑菌和杀菌作用,但能显著地抑制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凝集人的P型红细胞及粘附尿道上皮细胞的作用,后者的抑制率达95%(P<0.001)。 【备考】: 本方改为汤剂,名“八正汤”(见《宋氏女科》)。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