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田排水drainage of vegetable field排出菜田中超过蔬菜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水量,使蔬菜免受涝(渍)害的技术措施。菜田水分过多,土壤中缺乏空气,根系行无氧呼吸,水分和矿质元素吸收受阻,植株将出现生理干旱、萎蔫及营养不良状况。同时,土壤中好气性细菌的正常活动受到抑制,嫌气性细菌活跃,土壤中有机酸、无机酸大量积累,并产生其他一些有毒还原物质,如硫化氢(H2S)、氨(NH3)等,都将直接毒害根部,导致植株萎蔫、黄叶、落花落果、根系褐变或腐烂,直至死亡。涝(渍)害发生过程中,蔬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严重受阻,碳水化合物消耗较多,氮化物积累,生殖器官发育不良,对果菜产量影响尤为显著。蔬菜耐涝(渍)程度依蔬菜种类、土质等而异,如番茄,当土壤含氧量低于10%时生育不良,降至2%时枯死;而黄瓜在1%时可生长;茄子可忍耐更低的土壤氧气浓度。产生涝(渍)害的土壤含水量指标也因土壤物理性状不同而有差异。有人测出,在土壤含水量均为80%时,粗沙土的大孔隙度为28.2%,而细沙土的大孔隙度仅为16.2%。细沙土比粗沙土更容易产生涝(渍)害。虽然选用耐涝(渍)害蔬菜品种,改良土壤结构,增施有机肥,增强土壤通气性及透水性都可不同程度地减轻涝(渍)害,但排水仍是最基本而重要的措施。 菜田的排水措施有: ❶防止高地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向低地汇集; ❷加速地面径流的排出; ❸加速地下径流的排出,把地下水位控制在允许的深度; ❹排除滞留在作物根系吸水层土壤中的过多水分。 建立良好的排水系统是保证排除菜田过多水分的重要工程措施。排水系统是由田间排水沟(包括暗管)网及其建筑物以及接纳排水的容泄区(河流、湖泊、海洋)等组成。抽水排水系统还包括抽水站建筑物。排水系统可将菜田过多的地面水、土壤水和控制深度内的地下水汇集到田间排水沟(管)网,再经由各级排水沟道排入容泄区。 田间排水网的布置可分为明沟与暗管两种: 明沟排水,又称墒网,在土壤透水性较好的地段只需挖一些较浅的明沟和末级排水沟连通即可。在进行排水系统规划时,须注意排水的总出路。利用天然河道排水时,必须做好排水系统与容泄区的统一规划,干渠的布置要起到集流的作用,并以最短的距离将排出的水送至容泄区。在土壤质地粘重或水旱轮作地区,因土壤透水性差,较浅的明沟难以排除土壤中过多的水分,需与深沟结合,采用“深沟密网”的明沟网排水。暗管排水是将排水管按一定设计要求埋于地下,将地下多余水分排至总排水沟,再流入容泄区。暗管排水虽一次性投资较大,但可节约劳力,不占土地,又因暗管可深埋、密埋,还能控制地下水位,排出土壤滞水。世界很多国家普遍采用暗管排水,中国也正在逐步推广应用。常用的暗管有: ❶瓦管,埋设深度视控制地下水位的要求而定。一般在每块田的中间埋设一条暗管,一端与排水明沟相连,另一端埋到距灌溉渠道5~6米为止,并将管端封闭,防止渠水通过暗管流失,避免暗管淤塞。在暗管出口处可安装控制设备,以便根据需要调节土壤水分及控制地下水位。 ❷灰土暗管,形状内圆外方,上部开有透水孔眼(孔径1.2厘米)的管段。布置方法同瓦管,比瓦管投资少。 ❸塑料管,有些国家已广泛使用,中国也已研制和推广光滑硬塑管与波纹塑料管。塑料暗管管壁上设有渗水孔(孔长4~5毫米,宽1~1.4毫米),波纹管的内径为55毫米和70毫米两种。为防管道堵塞,埋管时在塑料管周围包填滤料(如稻壳)。如上海市郊采用的暗管排水,管的间距10~20米,埋深0.9~1.2米,坡降为1~3%;出口控制设备采用“沪暗Ⅰ型塑料球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