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菖蒲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菖蒲酒 菖蒲酒又称蒲酒。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端午节以菖蒲一寸九节者,泛酒以避瘟气,”记载了端午饮菖蒲酒避邪的风俗。唐宋犹如此。欧阳修《渔家傲》词写端午风俗云:“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周紫芝《永遇乐·五日》词:“艾虎钗头,菖蒲酒里,旧约浑无据。” ☚ 花露 艾酒 ☛ 菖蒲酒旧传,服用菖蒲叶浸制的药酒可避瘟气。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端午节以菖蒲一寸九节者,泛酒以辟瘟气。” 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酒部 > 品類 > 菖蒲酒 菖蒲酒 chāngpújiǔ 亦稱“菖華酒”、“菖花酒”,省稱“蒲酒”、“菖蒲”。以菖蒲浸泡的酒。古俗於端午節時飲用,謂可消災辟邪。南朝梁·宗懍《荆楚歲時記》:“以菖蒲或鏤或屑以泛酒。”唐·殷堯藩《端午曰》詩:“不効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元·陳元靓《歲時廣記》卷二十一:“坡(蘇軾)詞注云:近世五月五日,以菖蒲漬酒而飲。《左傳》云:享有菖歜。注云:菖蒲也。古詞云:旋酌菖蒲酒,靈氣滿芳樽。章簡公《端午帖子》云:菖華泛酒堯樽緑,菰葉縈絲楚糉香。王沂公《端午帖子》云:願上菖花酒,年年聖子心。菖華,菖蒲别名也。”《京本通俗小説》:“《菩薩蠻》:‘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菖蒲酒 165 菖蒲酒药酒的一种,以白酒或黄酒浸泡菖蒲而成,为五月节必备之饮料。《本草纲目》称:“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 ☚ 菊花酒 雄黄酒 ☛ 菖蒲酒 菖蒲酒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所饮之节令酒。始于隋唐,历宋、元,明清尤盛。明刘若愚《酌中志》记载,宫中五月初五日午时,饮菖蒲酒。菖蒲是生长于山涧泉流旁的一种名贵药材,具有开窍、祛痰、理气、活血、散风和去湿等功效。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 该酒可治 “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五月俗有“恶月”之称,禁忌甚多,为了避邪禳毒,道家选用菖蒲。明清时,宫中菖蒲酒系在端午节前把菖蒲切细,与雄黄相拌匀,曝晒之后浸制而成。 ☚ 桑落酒 葡萄酒 ☛ 菖蒲酒chāng pú jiǔ《本草纲目》谷部第25卷酒。方剂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