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日食的最早记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日食的最早记录 日食的最早记录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三种。如果地球的某一部分在月影之内,即发生日食。在本影内,观测者看到太阳全部被月球遮住,为日全食; 在半影内,观测者看到太阳的一部分被月球遮住,为日偏食; 在伪本影内,在太阳边缘剩下一圈光环,为日环食。本影或伪本影在地面扫过的区域称为日食带。中国是世界上日食记录、观察资料最丰富的国家。中国最早的一次日食记录是 《尚书·胤征》 中记载的 “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 古今中外的学者们对这次日食的具体年份推断不一致,有的推算在公元前2165年,有的推算在公元前1948年,但一般都公认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另一次较早的日食记录是在 《殷契佚存》 第347片甲骨文中记载的: “癸西贞,日夕有食,佳若? 癸西贞,日夕有食,非若?” 关于这次日食,虽然由于各研究者推算方法不同,所求得的发生日期不同,但大多数都认为发生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比起古代巴比伦的可靠的日食记录仍要早一些。《诗经·小雅》 记载 “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 这是周幽王6年10月朔,即公元前776年9月6日的日食。《春秋》 一书记载就有37次,除极少几次还待考证外,已证明绝大多数都是正确可靠的。从古代到1911年,史书上约记载了1126次日食。除古代中国有丰富的日食观测资料外,世界其它文明古国也有很多日食的记载。在古代巴比伦,远在公元前9世纪已发现日食必发生右朔,至公元前7世纪已得出日月充食的沙罗周期,自公元前311年起已开始编制日月运行表以推算交食。在古希腊,相传泰勒斯曾依据沙罗周期成功地预言了公元前585年的日全食。公元前5世纪的恩培多克勒则已认识了日食的成因。奥地利天文学家奥伯尔泽于1887年编著的 《日月食典》 一书中,计算出公元前1208年至2161年间的8000次日食,并载有每次日食的要素。古今中外的日食记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科学史研究的角度来看,古代日食记录很可能保存着人类发现太阳外层大气结构的一些宝贵信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这些记录颇为重视,有的利用日全食对太阳外层大气发光的情况的记载来推测当时太阳活动的盛衰,以探讨太阳活动的规律。 ☚ 火药的发明 流星的最早记录 ☛ 日食的最早记录 日食的最早记录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三种。如果地球的某一部分在月影之内,即发生日食。在本影内,观测者看到太阳全部被月球遮住,为日全食;在半影内,观测者看到太阳的一部分被月球遮住,为日偏食;在伪本影内,在太阳边缘剩下一圈光环,为日环食。本影或伪本影在地面扫过的区域称为日食带。 ☚ 火药的发明 流星的最早记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