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菖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菖蒲

多年生水草,有香氣。有白菖蒲、石菖蒲數種,根可入藥。《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其東則有蕙圃,衡蘭芷若,𦲄藭菖蒲。”《漢書》、《史記》作“昌蒲”。

菖蒲5281香蒲。江淮官话。江苏南京〖 〗。安徽芜湖〖〗、安庆〖〗。徽语。安徽歙县〖〗。

菖蒲chāngpú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水中,根茎粗壮,可以做药材。叶狭长,花淡黄色,有香气。民俗在端午节挂菖蒲、艾蒿,用来避邪。

菖蒲chāngpú

〈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可作香料。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多年生草本 > 菖蒲
菖蒲  chāngpú

亦作“昌蒲”,亦稱“昌”、“菖”、“昌陽”、“堯韭”、“水劍草”。蒲類之昌盛者。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亦水養。根狀莖粗壯,葉狹長,兩列。初夏開花,肉穗圓柱狀,着生莖端,黄色,兩性。果實紅色。可作盆景,供觀賞。民間端午節,常將菖蒲葉、艾葉結扎成束,燃之以薰蚊蟲。可提取芳香油、澱粉、纖維,根狀莖入藥。我國各地均有野生與栽培。始載於先秦典籍。《周禮·天官·醢人》:“昌本,麋臡。”鄭玄注:“昌本,昌蒲根,切之四寸為菹。”漢·司馬相如《子虛賦》:“其東則有蕙圃衡關,芷若射干,穹窮昌蒲,江離麋蕪,諸蔗猼且。”《爾雅翼·釋草》:“荃,昌蒲也……《孝經援神契》曰: 昌蒲益聰,生水中,葉長數尺,而上銳,中有脊如劍,其花九節者食之仙。”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八·菖蒲》:“〔釋名〕昌陽、堯韭、水劍草。時珍曰……《吕氏春秋》云: 冬至後五十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於是始耕,則菖蒲昌陽又取此義也。《典術》云: 堯時天降精於庭爲韭,感百陰之氣為菖蒲,故曰堯韭。方士隱爲水劍,因葉形也。”

菖蒲


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酒部 > 品類 > 菖蒲酒 > 菖蒲
菖蒲  chāngpú

即菖蒲酒。

菖蒲【同义】总目录


菖蒲昌阳兰荪水剑香节溪荪勃卢绿剑真人
菖蒲

菖蒲

草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水边,根茎可作香料。司马相如《子虚赋》:“𦲄菖蒲,江蓠蘼芜(mi wu)。”——那里生长着𦲄、菖蒲,还有江蓠和蘼芜。

☚ 昌阳   伥伥 ☛
菖蒲

菖蒲

象征生命的挺拔,慷慨。

☚ 草莓   黑桑 ☛

菖蒲rhizoma acori graminei

开窍药。出《神农本草经》。见《蕃牧纂验方》。又名尧韭、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 So-land的根茎。切段,晒干。生用。主产四川、浙江、江苏等地。辛,微温。入心、肝、脾经。功能开窍祛痰,破血行气。主治: ❶神昏癫狂, 与郁金、山栀、连翘、菊花、竹沥、姜汁配伍, 如菖蒲郁金汤(《温病全书》)。
❷牛瘤胃积食, 与荆三棱、莪术、桃仁、枳实、马钱子等配伍。
❸牛食积臌大, 与荆三棱、莪术、侧柏叶、大黄、厚朴、山楂等配伍。
❹母畜产后腹痛,与荆三棱、蒲黄、五灵脂等配伍。牛、马15~60克; 猪、羊6~12克。为末或煎汤灌服。阴虚血亏、气虚、胃弱时忌服。妊娠禁用。本品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是β-细辛醚(β-asarone)63.2~81.2%、细辛醚8.8~13.7%;其次为石竹烯(caryophyllene)、α-葎草烯(α-humu-lene)、石菖醚(sekishone)等。水煎剂及所含主要成分能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加强戊巴比妥的催眠时间;减弱麻黄碱的中枢兴奋作用。煎剂内服, 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制止胃肠的异常发酵。外用对皮肤有轻微刺激, 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菖蒲calamus

Acorus calamus,别名水菖蒲、药菖蒲、臭蒲。天南星科菖蒲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染色体数2n=2x=18。根茎横走,外皮黄褐色,有香气。叶基生,剑状线形,叶状佛焰苞剑状线形,长30~40cm,肉穗花序斜向上或近直立,长4~8cm,花黄绿色。浆果长圆形,红色。花期3~6月。产温带、亚热带,喜湿润,耐寒,不择土壤,适应性较强,忌干旱。
分株繁殖。多在春、秋两季将植株挖起,剪除老根,二三个芽一丛,栽于盆内,保持土壤湿润。地栽应植于水边湿地,或旱地易浇水处。


菖蒲叶片青翠、光亮,有芳香,适应性强,园林中常用于溪边、池畔栽培,亦可作林下阴湿地被植物,可作花径、花坛镶边材料或盆栽。根茎入药。
同属植物有4种,常见栽培的还有:石菖蒲(A.gramineus),别名九节菖蒲、山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幼果绿色,熟时黄绿或黄白色。产中国黄河以南各地。长苞菖蒲(A.rumphianus),其叶片较宽,叶状佛焰苞长,可达肉穗花序的7~8倍,肉穗花序白色。产中国云南,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也有。

菖蒲

药名。
❶出《本草衍义》。为水菖蒲之别名。
❷出《神农本草经》。即石菖蒲。详各条。

菖蒲calamus,myrtle flag

Acorus calamus L.,天南星科,菖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中国各地均有分布。生于溪边、沼泽地。根茎较肥大,淡红色,横走,芳香。叶基生,叶片剑状线形,对褶的基部两侧为膜质叶鞘。肉穗花序,花序柄三棱形,佛焰苞剑状线形;花小,两性;花被片6枚,淡黄绿色;雄蕊6枚;子房上位,2~3室。浆果矩圆形,红色。常栽培。根茎药用,味辛、苦、性温,辟秽开窍,宜宣气逐痰,杀虫解毒,主治惊痫、痰厥昏迷,风寒湿痹;外敷痈疽、疥癣。

菖蒲

多年生挺水草本。具横走的根状茎,稍扁,芳香。叶基生,叶片剑状,条形。花茎三棱形,肉穗花序直立或斜向上,花黄绿色。花期6—8月,果期8—9月。根茎均可入药,主治癫狂、惊痫、痰厥昏迷、风寒湿痹、口眼歪斜、失眠健忘等症。

菖蒲chāng pú

《本草纲目》草部第19卷菖蒲(167)。药名。
【基原】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
【别名】昌本(《周礼》),石菖蒲、昌阳(《本经》),昌羊(《淮南子》),尧时蓬、尧韭(《吴普本草》),木蜡、阳春雪、望见消(《仙传外科集验方》),九节菖蒲(《滇南本草》),水剑草、(《本草纲目》),苦菖蒲(《生草药性备要》),粉菖(《中药材手册》),剑草(《贵州民间方药集》),剑叶菖蒲(《四川中药志》),山菖蒲、溪菖(《药材学》),石蜈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野韭菜、水蜈蚣、香草(《广西中草药》)。
【性味】辛,微温。
❶《本经》:“辛,温。”
❷《别录》:“无毒。”
❸《药性论》:“味苦辛,无毒。”
【归经】入心、肝、脾经。
❶《本草纲目》:“入手少阴、足厥阴。”
❷《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膀胱三经。”
❸《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功用主治】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祛湿。治癞茝,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间烦,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❶《本经》:“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
❷《别录》:“主耳聋、痈疮,温肠胃,止小便利,四肢湿痹,不得屈伸,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可作浴汤。聪耳目,益心智。”
❸《药性论》:“治风湿顽痹,耳鸣,头风,泪下,杀诸虫,治恶疮疥蜃。”
❹《日华子本草》:“除风下气,除烦间,止心腹痛,霍乱转筋。治客风疮疥,涩小便,杀腹藏虫。耳痛:作末、炒,承热裹窨,甚验。”
❺王好古:“治心积伏梁。”
❻《滇南本草》:“治九种胃气,止疼痛。”
❼《本草纲目》:“治中恶卒死,客忤癞茝,下血崩中,安胎漏。散痈肿。捣汁服,解巴豆、大戟毒。”
❽《本草备要》:“补肝益心,去湿逐风,除痰消积,开胃宽中。疗噤口毒痢,风痹惊痫。”
❾《本草再新》:“止鼻血,散牙痈。”
❿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消化不良,胃炎,热病神昏,精神病。”
⓫《广西中草药》:“治癞狂,惊痫,痰厥昏迷,胸腹胀闷或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至二钱(鲜者三至八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宜忌】阴虚阳亢、烦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慎服。
❶《本草经集注》:“秦艽、秦皮为之使。恶地胆、麻黄。”
❷《日华子本草》:“忌饴糖、羊肉。勿犯铁器,令人吐逆。”
❸《医学入门》:“心劳、神耗者禁用。”
【成分】根茎和叶中均含挥发油(0.11%~0.42%),其主要成分是β-细辛醚(β-Asarone,顺式)63.2%~81.2%,细辛醚8.8%~13.7%,其次为石竹烯(Caryophyllene)、α-葎草烯(α-Humulene)、石菖醚(Sekishone,1-烯丙基-2,4,5-三甲氧基苯)等。还含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
【药理】
❶镇静:用挥发油的1/6和1/3半数致死量可以减少小白鼠的自发活动,减弱麻黄碱的中枢兴奋作用,并可解除独居小鼠的攻击行为,这些作用显示石菖蒲挥发油具有镇静效果,此外还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
❷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内服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胃肠异常发酵,并有弛缓肠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❸其他:挥发油对小白鼠有较强的降温作用,但不能对抗小白鼠的扭体反应,提示它没有镇痛作用。对小白鼠的急性中毒主要症状为抽搐,外界刺激可诱发和加剧抽搐,最后死于强直性惊厥,说明中毒主要在兴奋脊髓。对某些真菌在试管内有抑制作用。菖蒲、艾叶、雄黄合剂可作烟熏消毒。石菖蒲煎剂在体外的筛选试验中,初步证明能杀死腹水癌细胞。

菖蒲chānɡpú

水菖蒲、石菖蒲二药之别名。各详该条。

菖蒲

菖蒲

蒙古名乌莫赫依—哲格素、熟达克、浩勒塔苏、告都利—乌布斯、昭恩—乌耶图。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 Solanad.)或白菖蒲(Acorus clamus L.)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二年生菖蒲根茎,除去须根,洗净泥土,晒干。
本品味辛,性温、涩、燥、锐、轻;有消食,调理胃火,开胃,防糜烂,杀粘虫,除黄水之功效。用于
❶不消化病,呃逆,气喘,巴达干赫依病:与木香、干姜,红盐等配伍用。
❷铁垢巴达干,剑突巴达干,胃腹胀满疼痛:与阿魏、红盐、黑苣子、干姜、木香、青木香、诃子等配伍,制成八味阿魏丸用。
❸皲裂,脱发,全身瘙痒,麻风:与文冠木、党参、川木香、麝香、黄精等配伍,制成六味文冠木散用。
❹白喉,粘病,皮肤病,关节痛等黄水病:配制五凤丸用。

☚ 寒水石(阳性)   碱花 ☛
0002219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3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