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药王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药王山藏名“夹波日”, 意为“铁围山”。在西藏拉萨布达拉宫西南侧。地势雄峻险要, 海拔3725米, 有小道可通山顶。山上原有药王庙一座, 建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专门传习藏医藏药知识,培养了不少藏医。五十六年蒙古准噶尔部侵扰西藏, 曾在此囚禁拉藏汗所立的达赖六世意希嘉措。后为西藏地方政府门孜康(医算局)所在地。山下北侧有清泉一眼,水质纯净,过去为达赖专用的饮水泉。 药王山位于耀县城东1.5公里处,由5个小峦峰组成。唐时名磬玉山,自宋至明、清一直叫五台山,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曾隐居于此,民间也习惯将此山称“药王山”。其最高峰海拔812米,山势高而不险,卑而不夷,古柏葱郁,庙宇层叠,很早以前就是佛教、道教活动的地方,以后又成为医宗圣地,文物古迹很多,俗有北洞、南庵之分。北洞也称药王大殿,明代建造,正殿内有孙思邈彩色塑像一尊,高3米,像的背后有一石洞,人称药王洞。大殿的配殿内还有扁鹊、仓公、张仲景、华陀、王叔和、皇甫谧、陶弘景、葛洪等古代十位名医的彩色塑像。殿前的东边有一座碑亭,陈列七通碑石,其中有著名的《千金宝要》、《海上方》等。南庵也叫“静应庙”或“静明宫”,是渭北有名的道教寺观,始建于北宋初年。庙内保存有不少的石碑,还有道教壁画和五棵相传为孙思邈亲手种植的古柏。庙的东南面为检药场,相传为孙思邈检药、晒药的地方。药王山是渭北著名的古迹之一。 药王山 药王山藏名夹波日。在布达拉宫右侧,为一尖顶山峰,山形奇特,海拔3725米,北坡有小路可至峰顶,俯瞰市区,古堡新城,尽收眼底。东南侧峭壁危立,沿山清流如带。山上原有药王庙,建于清初。1642-1682年(五世达赖时期),在第巴·桑杰嘉措主持下,开始组织各地僧医在此学习,整理西藏医药学等,以后逐渐发展为西藏的医药计算局“门孜康”。山腰有两座佛殿,一为“帕拉鲁普觉”,一为“卓托拉康”。山下北侧有一泉水,水质纯净,过去是达赖喇嘛的专用饮水泉,藏胞称之为“药水”。 ☚ 罗布林卡 桑耶风景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