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药物过敏性口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药物过敏性口炎

药物过敏性口炎

各种药物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粘膜皮肤的炎症反应,若主要是在口腔粘膜或口周的皮肤引起炎症性反应,则称为药物过敏性口炎。
变态反应是产生药物过敏性口炎的主要机理,因大多数药物是半抗原,它或它的代谢物与人体内蛋白质或多糖类结合后,才能成为完全抗原而产生抗体。各种药物以不同的方式与不同的蛋白质结合,产生不同类型的抗原,因此,一种药物可以引起很多不同型的变态反应。反之,不同药物在不同人或在同一人身上,又可产生相同的反应。但发生药物性口炎的毕竟是少数,这是因为这类病人大都有过敏体质或变应(变态反应) 性体质的内因,所以在一定条件下 (如药物与病人必须有特殊的变应性关系,病人的变应性正值活动期等)才发病。以具有高度反应性(抗原性)的化学药物,如磺胺类,止痛退热药,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等),安眠药(苯巴比妥)等引起者为多。此外本病还可由于药物的毒性作用、光感作用等引起。
本病发病突然,一般在用药后24小时内发病,病损可单发于口腔,亦可伴有皮肤损害,损害分布大都有广泛性和对称性的特点。有的患者伴有发烧、不适等全身症状。口腔粘膜损害多见于口腔前部,粘膜表现充血水肿、红斑、发疱。粘膜水疱因易破裂,而形成糜烂或溃疡,渗出液多,易出血,疼痛。有的病人在第一次发病后,每次再服该药时,常在原处再发。有时只口腔粘膜或外生殖器单独或同时累及,但也可发展为全身性和对称性,所以又称为固定性药疹,在唇部、口周及舌常见此种病变。皮疹形态表现为多样,可为红斑,荨麻疹,湿疹样皮炎,紫瘢,水疱等。根据用药史,潜伏期,口腔、皮肤病损,血液检查见嗜酸粒细胞增多等,进行综合分析,一般可作出诊断。
防治: 立即停止一切引起发病的药物和可疑药物。用抗过敏药物治疗,包括抗组织胺类药物、钙剂和维生素C。病情较重,可在抗过敏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口腔粘膜局部病变可用止痛及控制感染的含漱剂或擦剂。对患药疹病人,以后不可再用致敏药物,并应发给药物过敏诊断证明,以防后来误用此类药物。

☚ 组织细胞增多症   血管神经性水肿 ☛
0001740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