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荆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荆轲?—前227战国末刺客。卫国人。先世为齐人。卫人称他庆卿,北游燕,燕人谓之荆卿,亦称荆叔。好读书击剑。初至燕,与狗屠及善击筑(一种打击乐器)者高渐离交游,旋经处士田光引荐,结识燕太子丹。时秦已破赵,大军压抵燕境。为挽救燕之危亡,太子丹乃尊他为上卿,赂以车骑美女,求其入秦刺杀秦王政(即秦始皇)。燕王喜廿八年(公元前227年),太子丹与宾客在易水之滨为其饯行,祭祖已毕,他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表示义无反顾。至秦后,贿通秦王宠臣蒙嘉,以秦逃臣樊於期之头和夹有匕首的督亢(今河北易县、涿县、固安一带)地图作为献礼,得见秦王政。献图时,“图穷而匕首现”,因未能迅刺秦王,反被秦王乘间抽出长剑砍倒,身受“八创”而亡。 荆轲 荆轲四幕话剧。顾一樵著。1924年12月23日初稿。1940年9月长沙商务印书馆初版。一樵戏剧之一。 ☚ 生路 残雪 ☛ 荆轲 荆轲潘岳《西征赋》云:“燕图穷而荆发,纷绝袖而自引。”荆即荆轲,战国刺客。燕图穷,言燕国太子丹图谋之计已尽,故荆轲出发去刺秦王(图穷,非“图穷匕见”之图穷,乃图谋算计之义);当荆轲到秦庭,把住秦王衣袖时,秦王一下子往后闪躲,站了起来,把衣袖拉断了。 ☚ 荆和 柳下惠 ☛ 荆轲jīng kē〖名词〗 荆轲?—前227年战国末期著名勇士。卫国人。游历燕,被燕太子丹尊为上卿。秦始皇二十年(前227年),被派刺杀秦王政。带着秦逃亡将军樊於期的头和藏有匕首的督亢(燕地,今河北易县、涿县、固县一带)地图,进献秦王,图穷匕首见,刺秦王不中,被杀。 荆轲?—前227战国末期刺客。卫国人。游历燕国,被太子丹尊为上卿,派他去行刺秦王政。秦王政二十年(前227年),他携秦逃将樊於期头颅和夹有匕首的督亢(今河北易县、涿县、固安一带)地图,献于秦王。图穷而匕首现,即执以刺杀秦王。不中,反被杀死。 荆轲?~前227战国末期著名勇士。卫国人。游历燕,被燕太子丹尊为上卿。秦始皇二十年(前227年),被派刺杀秦王政。他带着秦逃亡将军樊於期的头和藏有匕首的督亢(燕地,今河北易县、涿县、固县一带)地图,进献秦王,图穷匕首见,当即刺秦王但未中,结果被杀。 荆轲 荆轲?~前227战国末年刺客。卫国人。好读书、击剑。被燕太子丹尊为上卿, 请他出使秦国, 劫持秦王,使悉返诸侯侵地;如不答应要求,便刺杀之。公元前227年,他带着秦逃亡将军樊於期的头和夹有匕首的督亢(今河北易县、涿县、固安一带)地图,作为进献礼物,来到秦都咸阳。向秦王献图时,图穷而匕首见,刺秦王不中,被杀死。 ☚ 嫪毐 高渐离 ☛ 荆轲?—前227战国末卫人,其先齐国人,徙于卫,人称庆卿。后游历至燕,人称荆卿。好读书击剑,因田光所荐,太子丹拜其为上卿。燕王喜二十八年 (前227),奉使入秦,以秦逃将樊於期头和燕督元(今河北易县、涿县、固安一带)图进献秦王,图穷匕首见,行刺秦王,未遂被杀。 荆轲?—前227战国末刺客。卫国人。齐国贵族庆氏后代。喜读书击剑。卫人称为庆卿。秦灭卫后,逃亡到燕,燕人称为荆卿。后燕太子丹用重金相聘,尊为上卿,要他去刺秦王。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 秦兵攻到燕南边,他带着秦判将樊於期的头和卷有匕首的督亢(今河北涿县东南)地图,进献秦王。献图时,图穷而匕首见, 刺秦王不中,被杀。 荆轲?—前227战国末刺客。卫人。其先齐人,徒于卫。卫人称庆卿,或当为庆氏后人。入燕,燕人称为荆卿。好读书击剑,曾游榆次、邯郸,后至燕。燕太子丹尊为上卿。与高渐离、田光等友善。前227年,奉令与秦舞阳持秦亡将樊於期首级及燕督亢(河北涿县)一带地图入秦,借献图为名,谋刺秦王。献图时,图穷匕首现,轲击秦王,不中, 自己被杀。 (参考图158)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