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茫茫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茫茫夜 茫茫夜叙事长诗。蒲风著。作于1933年6月。收入诗集《茫茫夜》,国际编译馆1934年出版。全诗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山村的黑夜景色,预示着山村一场雷鸣风暴将要来临。第二部分写年老的母亲想念参加“穷人军”的儿子。老母拘囿于母爱,希望儿子回来,安于贫困,安于被剥削压迫的命运。第三部分写风声中老母仿佛听到儿子的回答:“再不能屈服此生!”并表明自己的志向:“为着大众我离开了家”,万众一心,可以建造一切,显示出革命的觉悟和决心。第四、五部分写暗夜中狂风冲荡,闪电突击,晓鸡的啼声迎着黎明的到来,象征着农村经历一场天翻地覆的搏斗之后,一个光明的世界将要出现。全诗描写自然景物气势宏伟,激动人心。母子心灵对话在母亲翘望中展开,也自有特色,唯直接陈述较多,显得有些空泛。 ☚ 初期白话诗稿 望舒草 ☛ 茫茫夜 茫茫夜蒲风著。1934年4月20日国际编译馆初版。收《扑灯蛾》、《动荡中的故乡》、《农夫阿三》等诗25首。 ☚ 石承的诗 老舍幽默诗文集 ☛ 茫茫夜 茫茫夜蒲风作。作于1933年6月。1934年4月上海国际编译馆出版单行本。诗中描写风雨怒号、雷电交加的夜晚,一位善良的母亲在风声中惊醒,她向着黑暗,睁大眼睛,想起了“失踪的儿子”,不由得低诉起来,风声中隐隐约约传来儿子的回答。通过母子的对话,反映了农民深受迫害的悲惨生活,揭示了造成这种苦难的根源,表达了劳苦大众渴望在“黑暗中诞生光明”的美好理想。作品塑造了一个为人民解放而坚决斗争的战士形象——青儿,在他身上闪耀着时代战斗火花。他坚信工农大众是“有力的创造者”,他们“有的是力,有的是热血”,“有的是万众一心的团结”,用勤劳的双手能够“建造一切”。因此,他“再不能屈服此生”,毅然别母离妻参加了“穷人军”,投身于反抗压追者、剥削者的战斗行列。母亲虽然还不能完全理解儿子的思想和行动;但是要彻底改变“饱受饥饿、凌辱、打骂”的命运,就应该让儿子永远战斗下去,这是现实生活中提出的严峻问题,也是诗人给读者的启示。 ☚ 难民 罪恶的黑手 ☛ 《茫茫夜》 诗歌。蒲风作。写于1933年6月。作品以母子对话的形式,表现了三十年代农村中年青一代的觉醒。作者选择一个狂风怒号的黑夜,写一位善良的农村母亲怀念儿子的低诉。儿子为推翻黑暗世道,参加“穷人军”英勇奋战。母亲从呼号的风声中,似乎听到了儿子的回答。诗作反映农民深受迫害的不幸处境,并预示了千百万农民的觉醒,必将在“黑暗中诞生光明”。诗作感情充沛,形式朴素。 《茫茫夜》mang mang yeBoundless Night→郁达夫 (Yu Dafu)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