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烧陶
汉族工艺传说。流传于江苏宜兴。相传,范蠡帮越王灭掉吴国,见越王不贤,便带着西施弃官逃到今天的宜兴,在一个叫做台山的村子里隐居下来。范蠡筑窑烧陶。可是万事从头难,烧了好多次,不是没烧透就是烧过了、烧破了。一天,他见西施做饭,用三块石头支在锅下,见火苗窜得很高,就捋着胡子想:下次烧窑时也用石头把坯子支起来,不就容易烧透了吗?范蠡照这么办了,烧出来的陶器果然好了。后来,人们把这种石头称做“脚石”。又有一天,范蠡做完活回来,西施正在烧饭。烧着烧着,饭锅滚开了,冒出饭香。西施赶紧把灶膛里的木柴夹出,只留几小块在里边。范蠡就问:“为什么要夹出柴来?”西施说:“开锅后小火闷一闷,等歇还要‘还火’。”范蠡说:“何必要费两遍手脚?”西施说:“如果全用大火,时间短了做成夹生饭,时间长了饭烧焦。”等西施还了火,开锅盛出饭来,吃到嘴里又香又韧。范蠡心中一亮:烧陶器跟烧饭恐怕也是一样,经过多次试验,掌握了一套控制窑温的办法,终于烧出全是当当响的陶器。后世,人们尊奉范蠡为陶器祖师,称他为“陶朱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