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学明代学校名目之一。即卫所所设之学。与府、州、县学均为儒学。设教授一人,训导二人,职专教授生徒。学生称军生,军生中有廪膳生。洪武十七年(1384)始置于甘肃。二十三年复设于北平行都司及大宁等卫。英宗即位,诏令天下卫所皆置。成化三年(1467),又重申此令,遂为定制。卫学的军生与府、州、县学的生员一样,通过考试后可参加乡试。 卫学明代,天津漕运和商业贸易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北方商品集散地。明永乐二年(1404),设天津卫。正统元年(1436),明朝下令全国凡有武卫之地都要设卫学,选武官与军士子弟入学施教。同年,天津左卫指挥佥事朱胜为建卫学,将一所私宅献出(今东门内文庙),聘请曲阜李赐首任司训掌管学事。此卫学是天津有史可考的第一所学校。卫学是儒学的一种,亦称“文学”。卫学的教学内容为礼、射、书、数4科。习“礼”,则由中央颁发经、史、律、诏、礼仪各书,学生须熟读精通。设置“射圃”习射。习“书”,依名人法帖,每日习字500。习“数”,须精通九章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