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苹果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苹果 在《圣经》故事里,苹果的名声尤其不佳,它是罪孽和过失的象征。亚当和夏娃偷吃了苹果,最后被逐出了天堂乐园,罚在人间受苦受难。 不过,苹果在另一方面也是生育和多子多孙的标志。在欧洲一些表示家庭生活的图画里,苹果的数目相当于这个家庭有几个孩子,意为家庭主妇受过几回“迷惑”。于是人们又在苹果上打下了“性爱”的烙印。 人们相信在圣诞夜晚喂马饮水时应该丢一只苹果在内,吃过苹果以后,马在来年就会辛勤劳动,不再偷懒。 在中国,苹果具有两重意义,它一方面象征着“平安”,所以成为相互走访时的礼物。 另外,人们在看望病人,尤其看望重症病人时,通常不以苹果作为礼物,因为苹果有“病故”之虞,免得病家起疑,产生“病故”之感。 苹果píngɡuǒ落叶乔木,叶椭圆形。果实也叫苹果,圆形,味甜或略酸,是常见水果。 苹果píngguǒ〈名〉一种落叶乔木,这种植物的果实也叫苹果:栽种苹果│大红苹果。 苹果pingguo❶指苹果树。叶子椭圆形,花白色带有红晕果实圆形,味甜或略酸,是普通的水果:屋前栽了两株~|~开花了。 苹果píng guǒ❶ 一种落叶乔木。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蔬實部 > 果 > 柰 > 蘋果 蘋果 píngguǒ 即柰。 苹果 色泽鲜艳,香味俱全。又称“祝”、“金冠”、“元帅”、“红星”、“国光”、“甜香蕉”、“智慧果”等。寓意爱情,智慧,青春,平安,长寿。 字数:68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石榴 樱花 ☛ 苹果 欧美喻指女性的乳房。从色泽和形状上作喻。多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字数:32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兰胸 椰果 ☛ 水果 水果桃:桃(桃子;雪~;早~;蟠~;扁~;蹊~) 仙果 仙木 妖客 余甘尉 短命花 ☚ 果实名 穗子 ☛ 苹果 苹果“苹”与“平”音同,故象征平安、甜美。 ☚ 莲子 杏子 ☛ 苹果apple蔷薇科苹果属春末夏初果树蜜源植物的统称。本属约有36种,原产中国有23种。距今约7000年前瑞士“湖滨居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掘出已炭化的苹果果实和果核。中国苹果栽培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汉代司马相如《上林赋》中即有记述,时称柰。现在,作为果树的苹果(Malus pumila Mill.)为落叶乔木,高达3~10米。单叶互生或近簇生,叶片椭圆形。伞房花序有花3~7朵,花白色或带粉红色,蜜腺位于子房基部。 苹果apple蔷薇科苹果属(Malus spp.),多年生落叶果树, 乔木。 表 1 1988世界苹果主产国(地区)产量(kt)
注: F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数字; *为非官方数字;产量100千吨以下者未列入。 中国绵苹果属于苹果, 古称柰,汉司马相如《上林赋》中就有柰的记述, 可见苹果栽培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绵苹果在陕西、甘肃、青海和新疆仍有广泛分布,并有100年以上的大树。现代中国栽培的西洋苹果最早于1871年由美国引入山东烟台, 其后又从德国、俄国、日本等国先后引入, 逐渐形成辽南和胶东两大苹果产区。1949年以后, 苹果生产发展较快, 产区扩大, 形成渤海湾地区、黄河故道地区、秦岭北麓地区、西北黄土高原、西南高地以及太行山区等主要苹果产区, 苹果零散栽培遍及的地区甚广。1988年中国苹果主产区的产量列入表2。 表2 1988中国苹果主产区产量(kt)
特征与特性 苹果品种不同但其形态特征、生长结果习性和物候具有共同特点。 形态特征 树高可达15米,栽培条件下一般高3~5米。树干灰褐色, 老皮有不规则的纵裂或片状剥落。小枝光滑, 初生时具柔毛,1年生枝绿黄至紫褐色。单叶互生, 椭圆至卵圆形, 少数为倒卵形; 幼嫩时两面均具柔毛, 成长后正面柔毛脱落, 叶缘有锯齿。花芽为混合芽,顶生为主,伞房花序有花3~7朵; 花瓣白色, 含苞未放时带粉红色,雄蕊20,花柱5。果实为仁果, 扁圆形至长圆形, 底色绿黄, 颜色及大小因品种而异; 萼片宿存, 果肉白色至乳黄色, 肉质脆、多汁, 少数松绵, 无石细胞;种子卵形,种皮褐色或棕色果实纵剖面 (图1)。 图1 苹 果 生长结果习性 苹果根系的形态、分布及功能因砧木种类而有较大差异。根系垂直分布多在1米以内。土壤疏松时少数骨干根可深达4~6米: 水平分布常大于树冠, 幼树期更明显。用扦插、压条等法繁殖的矮化砧, 根系较弱、较浅, 分布范围也较窄。1年内根有2~3次生长高峰,由于砧木不同, 春季土温上升到3~7℃时开始生长,20~25℃最适新根发生, 超过25℃新根老化快。土壤通气不良,含氧量低于5%时, 根系生长受抑制, 机能减退, 严重时导致叶片变黄脱落。土温低于-10℃根系受冻。 苹果树的寿命一般为70~100年, 有的可达100年以上。其经济寿命可达50~80年; 瘠薄山地或矮化砧果园约20~30年。树冠具明显的层性, 其程度因品种成枝力强弱而有差异。一般幼树多直立生长, 随树龄增长特别是结果后逐渐开张。加长生长在先, 加粗生长偏后。因为生长素产生于萌动的芽和幼叶, 必须先生长才产生生长素, 然后激发形成层细胞分裂, 才加粗生长。 苹果的叶芽着生于新梢的顶端和叶腋间, 是枝叶的基础。叶芽外被鳞片, 内具有中轴的胚状枝, 即枝叶原始体; 凡只有一次生长而形成顶芽的短枝, 均由芽内枝叶原始体形成, 而中、长营养枝除由芽内分化的枝叶原始体生成外, 还有芽外分化的枝叶部分。叶芽萌发成新梢, 新梢初长时节间短、叶片小, 以后节间逐渐加长, 叶片增大,到第7~9节叶片达应有大小,新梢上叶片大小不一, 形成了芽的异质性。新梢常有两次明显的生长,第一次称春梢, 第二次为秋梢,春秋梢交界处形成明显的盲节。在吉林公主岭, 金红等品种新梢旺盛生长期, 第一次春梢在5月中下旬到6月中下旬,第二次秋梢在6月中下旬到7月下旬,而在渤海湾地区, 则分别提前到5月上中旬和7月上旬至8月上旬。幼树新梢往往无明显的盲节或仅有较短的秋梢, 盛果期及老树仅有春梢而无秋梢。秋梢生长停止过晚, 枝条发育不充实, 缺乏抗寒锻炼, 在寒地影响树体越冬能力。 苹果的花芽主要着生于新梢顶端, 称顶花芽; 也有着生于新梢叶腋的, 称腋花芽 (实际仍为顶花芽)。通常当年不萌发, 翌年春, 萌发抽枝、开花结果。条件适宜时一年内都可分化花芽, 在热带苹果可一年结两次果, 但在温带通常一年只结一次果。在辽宁兴城,国光品种花芽分化始期在6月下旬, 花萼形成期7月中旬,花瓣形成期8月中旬, 雄蕊形成期8月中旬,雌蕊形成期9月下旬。 依花芽着生枝的长短分为长(15厘米以上),中(5~15厘米)、短(5厘米以下)及腋花芽果枝4类。不论幼树或成年树, 除少数品种外,都以短果枝结果为主,短果枝所占比例因品种、树龄而异。花芽萌发结果后,从果台上抽生1~3个果台副梢,亦可形成花芽成为果枝,下年继续结果; 或在第二年形成花芽第三年结果。由果台或其他枝条上逐年分生短枝或短果枝形成结果枝组, 有大、中、小型之分, 是树冠中生长与结果的基本单位。中、小结果枝组寿命约6~7年, 必须及时更新复壮。 表3 三个苹果品种在不同地区的物候期(日/月)
物候期 因品种、地区、年份而不同(表3)。❶萌芽期。苹果花芽一般日平均温度达8℃以上开始萌动。 ❷开花期。1个单花开放时间约2~6天,1个花序约1周左右, 1树约10~15天左右。开花最适温度为17~18℃。 ❸果实发育成熟期。受精后花托及子房同时加速细胞分裂, 经3~4个星期, 细胞分裂终止, 然后转向细胞体积增大, 直至成熟前停止。果实生育期长短依品种所需积温而异。接近成熟时,乙烯发生量剧增,果实呼吸加快, 出现呼吸跃变期, 叶绿素降解过程加速,果实底色由绿变黄,香气增加, 进入生理成熟。 ❹落叶期。温度是影响落叶的主要因素, 当旬平均温度低于10℃, 日照缩短到12小时, 开始准备落叶。中国的西北、东北和华北苹果落叶在11月, 西南地区在12月。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般年平均温度 7.5~14℃的地区均可栽培苹果。大苹果在冬季最冷月旬平均低于-12℃或绝对低温达-30℃以下时发生严重冻害,-35℃即冻死; 小苹果可耐-40℃低温。冬季需要≤7℃温度1 000小时左右的低温, 才能满足苹果顺利通过休眠期对低温的要求。苹果生长期(4月至10月)平均气温12~18℃, 夏季(6月至8月)平均气温18~24℃,最适苹果生长。盛花期-3.9~-2.2℃即可受冻, 夏季平均气温26℃以上花芽分化不良, 成熟果实短期可耐-4~-6℃。 土壤含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70~80%, 最适苹果生长。年降水量500~800毫米, 分布均匀可满足苹果的需要。花期多雨, 影响授粉和坐果; 夏秋多雨, 会造成枝叶徒长, 病虫滋生, 果实产量和质量下降。春旱和伏旱对苹果产量影响最大。 苹果喜光。红色品种要求年日照时数1 500小时以上,或成熟期月日照量不低于150小时。紫外线对果实花青苷的合成有促进作用。苹果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一般为35000~50000勒克斯(1x),光补偿点为700~1000勒克斯(lx)。 苹果喜微酸性到中性土壤, 适宜pH值为5.5~6.7, pH4以下生长不良,pH7.8以上常发生严重的失绿现象; 土壤含盐总量0.13%以下生长正常, 0.28%以上受害重。苹果最适于土层深厚, 富含有机质, 心土通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土壤过粘或沙砾过多,地下水位过高或有不透水粘盘层都不适宜,需及时改良。 品种及类群 世界苹果品种约8000个以上,而经济栽培的品种不过100多个。20世纪30年代后,为适应集约化商品生产需要, 主栽品种数目逐渐减少, 栽植比重相应增加。80年代初,美国主栽品种仅10个左右,其中元帅系和金冠占总产量的53.8%; 西欧金冠比重更大, 法国为57.3%, 意大利为40.7%, 比利时为44.9%; 英国以橘苹为主, 占60%; 匈牙利以红玉为主,占60%以上。日本在70年代以前主栽品种是国光、红玉、祝光、旭、金冠和元帅等, 其中国光占37.7%,红玉占30.7%; 80年代初,元帅和富士跃居前二位,各占30%以上, 国光、红玉减至10%以下, 倭锦被淘汰。中国在60年代以前, 各地栽培品种有30个以上, 80年代尚有20个左右, 以国光、金冠、元帅系及红玉等为主, 共占60%以上; 近年来富士系、元帅及其短枝型发展较快, 秦冠、辽伏等品种也有增加。 苹果品种按原产地分为❶欧洲品种群。果实多着色一般, 酸度较高,生育期中或短。如皮平(Pippin)、伏花皮(Gravenstein)、莱茵特(Reinette)、宝斯库普(Boskoop)、橘苹(Cox's Orange)等。 ❷俄罗斯品种群。树势强、抗寒,果实酸味重。如黄魁、红魁、波罗文卡、安托诺夫卡、亚历山大等。 ❸美国品种群。分布最广,栽培最多,果实品质最好。中国栽培品种多数为此群。 中国主要品种有: ❶红玉。辽宁、山东等地较多,树势强, 树冠开张,1年生枝较软, 花芽形成较易, 落花落果较重。果实近圆形, 重145克左右,浓红色;果肉乳黄色, 细致多汁; 采收时酸味较强, 贮至12月甜酸适度, 风味浓。华北中部9月上中旬成熟。适于鲜食、加工。贮藏中果实易出现斑点病。 ❷元帅系。以红星、红冠及新红星为主, 是当前生产上主要栽培品系, 各苹果产区均有分布。树势强, 树冠开张, 幼树生长较旺,结果后又易衰弱。果实圆锥形,重200~240克,最大500克以上, 果色浓红; 肉脆多汁, 味甜有浓香。华北中部9月中旬成熟。暖地采前落果重, 不耐久贮, 适于成熟期冷凉、昼夜温差大的气候。近年又有新的短枝型芽变如首红(Red Chief)、超红(StarkSpur Supreme Red)、顶红(Top Red)及魁红(PrimeRed)、俄勒冈(Red King Oregon Spur)等新品种。 ❸金冠。树势强, 半开张, 适应性强, 较抗寒, 易形成花芽, 为丰产品种。果实长圆形,重180克左右; 底色黄绿,成熟后金黄色, 冷凉地区果面有红晕; 果肉细,有芳香,甜酸适度。华北中部9月下旬成熟。宜鲜食、加工。易生果锈,近年引入无锈类型金晕、金标(Cri-terion)、金太阳 (Sun Gold) 及金矮生(GoldspurDelicious)、短枝金冠等。 ❹国光。东北、华北栽培最多, 树势强, 幼树旺, 成枝力低, 结果较晚, 适应性强, 较丰产。果实扁圆形, 重140克左右;底色黄绿,阳面有红色条纹; 肉质硬脆, 多汁,酸甜,有芳香。华北等地10月上中旬成熟。耐贮藏。成熟期遇雨易裂果。 ❺富士。果实中大, 扁圆至近圆形; 底色黄绿, 阳面有红霞, 因品系而深浅不一; 肉质细脆, 多汁, 甜酸适度品质上等。10月中旬成熟。耐贮藏, 但易隔年结果。在暖温平原区易罹病害, 在干旱和寒冷地区越冬抽条严重, 风土适应性较差。栽培较多的有秋富1、岩富10、长富2、青富13等着色系富士。 中国新育成品种有: ❶辽伏。辽宁省果树研究所用老笃×祝杂交育成, 华北、东北各地有栽培, 黄河以南各省较多。树势强, 较开张。极易形成花芽。果实近圆形或扁圆形,重100克左右; 底色黄绿, 阳面有鲜红霞; 肉质松脆, 味甜, 稍有香味。7月上旬成熟。在暖地较抗病。早期丰产, 不耐贮藏。 ❷伏帅。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用长早旭×金冠杂交育成。果实较大, 长圆至圆锥形; 底色黄绿, 肉质致密,甜酸。7月中旬成熟。丰产, 稍耐贮, 有时有果锈。 ❸秦冠。陕西省果树研究所用金冠×鸡冠杂交育成, 西北各地栽培较多。果实短圆锥形, 重200克左右; 底色绿黄,阳面暗红; 肉质较粗, 甜酸适度,有芳香,10月下旬成熟。抗褐斑病,容易管理,早结果, 极丰产, 耐贮。在冷凉气候条件下果面全红,品质佳。 ❹秀水。产山东,为实生变异。果实中大, 扁圆至近圆形,底色黄绿,着色早, 果面有紫红霞, 果肉细密稍硬, 味酸甜, 稍有芳香。10月上中旬成熟。极耐贮藏, 不裂果, 耐病力较强。 此外, 还培育有甜黄魁、早金冠、玫瑰红和新国光以及可耐-36℃适于寒地栽培的金红等品种(表4)。 此外, 沙果尚有不少栽培品种,各地名称不一,主要有花红、优果子、魁果、歪把子、蜜果子、甜子。其中: 甘肃的敦煌大沙果, 武威的冰糖葫芦, 宁夏的紫果子, 河北怀来的香果子, 山西太谷的夏果子, 山东鲁中山区的伏魁、歪把酸, 河南郾城的甜子等较著名。山东、山西、甘肃等地的槟子, 可能为沙果的一个变种, 黑龙江、吉林等地的黄太平、花红也属本种或花红的杂交种。 栽培技术要点 繁殖 苹果用嫁接繁殖。砧木有乔化砧和矮化砧。常用乔化砧有:❶楸子(M. prunifolia Borkh.)。又名海棠果、柰子。是一种半栽培种, 产内蒙古、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区)。根深,须根发达, 生长旺盛, 抗旱、耐涝、耐盐碱、较抗寒, 适应性很强, 与苹果嫁接亲和力强。品系、类型很多。烟台沙果、崂山柰子嫁接苹果有半矮化作用。 ❷西府海棠(M. micromalus Makino)。产辽宁、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等省。类型很多, 以河北的八楞海棠表现最好。抗寒, 耐旱, 耐盐碱, 生长快, 嫁接苹果亲和力强, 应用范围广。 ❸山荆子(M.baccata Borkh.)。又名山定子。产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区)。根深,须根特别发达, 耐寒性强, 东北山荆子能抗-50℃以下低温。喜沙质土, 耐涝但不耐盐碱, 土壤pH值7.8以上容易发生黄叶病。嫁接苹果在东北, 华北地区应用较多。在黄河故道以南嫁接国光、青香蕉时易出现“小脚”(上粗下细)现象, 受风较易折断。 表4 苹果一般栽培品种简介
矮化砧主要是引入英国的M和MM系, 多用作中间砧、M9, M26用于矮化栽培。M7、M4, MM106多用于半矮化栽培。 中国的烟台沙果、崂山柰子、陇东海棠(M. kan-svensis Schneid.)、河南海棠(M. honanensis Rehd.)中的一些类型有一定的矮化作用。 栽植 多采用宽行密植。乔砧苹果一般每公顷栽植495~525株,矮化中间砧或短枝型每公顷825~1 500株。以长方形栽植为主, 行距大于株距1~2米。行向南北, 有利于光能作用。偏南部地区秋冬土壤封冻前栽植, 偏北部地区春季解冻时栽植, 在就近育苗条件下可于秋季9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带叶栽植, 有利成活生长。苹果自花结实力差, 栽植时必须配置授粉树(见品种配置), 并建立透风型林带, 减少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见果园防护林)。 土壤管理 建园前应一次或分期对园地深翻改土,土壤深度在山地不少于60厘米, 建园后, 最好种植绿肥改良土壤, 对碱性土壤施糠醛废渣, 可有效地降低酸碱度。施肥以有机肥为主, 如人粪尿、厩肥、堆肥、饼肥等, 在采收后至落叶前, 作基肥施入, 可以提高果园地力。开花前、定果后、采收前后因树龄、树势和产量分别施氮、磷、钾或复合肥。其N:P2O:K2O的比例为1:0.5:1, 乔砧树一般每生产100千克果实应补给1千克氮素。通过土壤营养诊断和叶分析,参照标准值进行合理施肥。苹果叶各元素标准值范围是氮2.0~2.6%, 磷0.15~0.23%, 钾1.0~2.0%, 钙1.0~2.0%, 镁0.22~0.35%, 锰25~100ppm, 锌15~80ppm, 硼20~60ppm, 铜5~15ppm, 铁150~290ppm(见营养诊断、根外追肥)。高稳产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应达到1%以上。 栽后以及幼树期间地膜覆盖树盘可提高土壤温、湿度, 防止幼树越冬“抽条”, 促进幼树生长发育, 有利早期丰产。 果园除施肥、种绿肥和绿肥翻压外, 应尽量减少耕作以免破坏土壤结构。在水分供应充足条件下, 可以行间种草, 株间用除草剂免耕(见果园土壤改良、果园除草剂)。 5月至6月春梢旺盛生长期需水多,土壤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左右; 花芽分化期需水较少, 应在65%左右; 生长后期保持在70%左右。当土壤水分低于持水量的60%以下,即需灌水。在中国北方应于初冬灌封冻水和春季芽萌动至5月至6月间灌水2~4次, 西北地区和夏季伏旱地区,夏季灌水极重要。有浇水条件的地方, 可以进行喷灌和滴灌。干旱山区和黄土高原区宜在雨后中耕或树盘覆草保墒, 覆草厚20厘米左右,草上稍加盖土以防风, 连年加压, 4~5年耕翻一次, 既可保持水土, 增加土壤肥力, 又可改善土壤结构。亦可采用穴灌, 每树挖宽、深各30厘米的穴5~6个, 穴内灌水, 结合施肥, 并填入绿肥、杂草等有机物, 回填土后, 在穴口覆盖地膜, 既节水又能维持果树正常生长和结果。苹果不耐涝, 雨季必须排除积水, 防止烂根。 整形修剪 最普遍的是主干疏层形, 结构是干高50厘米,主枝5个分为两层, 各主枝着生侧枝2~3个。特点是低干、矮冠, 主枝开张, 树形半圆, 树高是冠径的2/3。半矮化栽培则以中干小冠形较好。 幼树采用冬、夏剪结合, 以整形为主, 轻剪多留,迅速增加枝叶量, 扩大光合面积, 骨干枝利用里芽外蹬为延长枝, 或拉枝开张角度, 并培养多量背后枝和裙枝,作为辅养枝,增加结果部位, 以获早期丰产。随树龄增长,枝叶增加, 生长优势逐渐转为结果优势时,要疏或截辅养枝和裙枝, 培养结果枝组, 保持树势和生长、结果平衡。盛果期后, 适当增加修剪量, 注意更新结果枝组, 维持中等健壮树势,延长旺果期(见果树整形、果树修剪)。 矮化苹果用圆柱形或细纺锤形树形。圆柱形是一个直立主干周围直接配置结果枝组,树体呈圆柱形;细纺锤形(窄圆锥形)也是在一个主干上直接配置永久性结果枝组10~13个, 下部枝组较上部稍大一些, 所有枝组拉成水平,粗度不超过其着生部位的1/2~2/3,树体呈窄圆锥形(图2)。树高2.5米左右,冠径2米左右。以疏为主, 缩疏结合, 永久性枝上生长超过30厘米的直立枝一律疏除, 或在基部有分枝处回缩。 保花保果和疏花疏果 在花果多、气候条件正常条件下, 应疏花疏果; 在气候不良、花少情况下, 应保花保果。保花保果用B9、花期喷硼、花期前后施肥灌水、人工辅助授粉均有效; 疏花疏果多用花前复剪,疏除花芽、花朵或人工疏果, 也有用疏花剂二硝基化合物、石硫合剂, 疏果剂西维因、萘乙酸等, 乙烯利、敌百虫等也有疏果作用。 图 2 细纺锤形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腐烂病、褐斑病、炭疽病、早期落叶病、白粉病、苦痘病、轮纹病、缺铁黄化病, 食心虫类、螨类、金龟子类、卷叶蛾类、毛虫类、叶蝉、蚜虫等。防治方法: ❶发芽和开花前后, 剪除病虫梢, 刮治腐烂病, 发芽前喷5°石硫合剂, 花前防治金龟子; ❷夏季,5月中旬地面撒药防治食心虫, 5月中旬喷托布津防褐斑病、轮纹病,6月上旬喷杀螨剂和杀菌剂,6月下旬刮树皮喷2%福美砷防治腐烂病并食心虫和叶螨; ❸夏秋, 喷杀菌剂防治早期落叶病; ❹秋冬, 主干和大枝喷福美砷防腐烂病。 采收 果实采收过早, 产量明显降低,着色不良,风味低劣,贮藏性差,并易发生虎皮病等生理病害; 采收过迟, 果肉容易变绵, 水心病增多,贮藏力减弱,采前落果多, 降低产量和品质。采收适期一般是根据果实的色泽、硬度、风味、品质及种子颜色等来确定。红色品种果皮大部着色, 黄色品种果皮由绿变白或微黄时, 即达成熟期。因品种不同, 可采取分次采收或一次采收。一般用人工采收, 操作必须细致,带柄采下,轻拿轻放, 防止果实撞伤, 保证质量。 经济价值 果实含水分85%左右, 总糖量10~14.2%,苹果酸0.38~0.63%; 每100克果实含胡萝卜素0.64毫克, 硫胺素0.08毫克, 尼克酸0.8毫克,抗坏血酸40毫克, 脂肪0.8毫克, 碳水化合物122毫克, 蛋白质1.6克, 钙90毫克, 磷74毫克, 铁2.4毫克。都是人体健康所需的营养物质。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果汁、果酒、果脯、果干、果酱、果冻、蜜饯和罐头, 也可供烹调用。 苹果性味甘、凉,具有生津、润肺、开胃等功效。 苹果药名。出 《滇南本草》。又名柰、频婆。为蔷薇科植物苹果Malus pumila Mill的果实。我国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广为栽培。味甘、酸,性凉。益胃,生津,除烦,醒酒。治脾虚泄泻,胃热口渴,暑热烦渴,食后腹胀,饮酒过度。内服: 生食、捣汁或熬膏服,或苹果干粉15g开水冲服。外治疮毒焮红,捣汁涂。主含碳水化合物,其中大部是糖,随品种而异。蔗糖约4%、还原糖6%~9%。又含酸约0.5%,主要为苹果酸 (Malic acid),还有奎宁酸、柠檬酸、酒石酸等。芳香成分中醇类占92%、羰类化合物占6%,尚有脂及酸。除去果胶的苹果注射液能升高血糖并有利尿作用。 苹果appleMalus pumila Mill.,蔷薇科,苹果属。落叶乔木。中国苹果和西洋苹果均属本种。广泛栽培的主要是西洋苹果,原产欧洲、中亚西亚。早在公元前3世纪,罗马和希腊已有栽培,现已成为世界上栽培最广的重要果树。品种近万个。中国渤海湾、黄河故道地区、秦岭北麓、西北、西南高地都是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苹果嫩枝和叶上常被茸毛。伞房花序,3~7朵,白色或淡红色。大多数品种自花不孕,需栽授粉树才能受粉。果实由子房和花托两部分发育而成。子房形成果心,花托形成果肉。果实呈扁圆、圆、圆锥、长圆等,大小各异,重70~250 g。熟时果皮黄绿或红色。2n=34,51,68。花期4~5月,成熟期夏季至秋末。喜光,较耐寒。主要用嫁接繁殖。 苹果蔷薇科落叶乔木,四川主要的栽培果树。凉山、甘孜、阿坝三州的大部分地区为集中产区,其中盐源、越西、茂汶、理县、汶川、小金、康定、丹巴、巴塘等县面积和产量最多。这些地区也是中国苹果的优质生态区。主栽品种有金冠 (又称黄元帅、黄香蕉)、红星、红冠、红富士、新红星等。另有近年新引进的早中熟新品种红津轻、红月、乔纳金等,表现良好,正在大面积推广。1994年全省苹果栽培总面积3.294万公顷,产量8.7645万吨。畅销省内外市场。 苹果林果业的主要作物之一。新疆的主要果品,被誉为“果中之王”。据有关记载,大约在汉唐时就有了广泛的种植。在伊犁地区的霍城县,古代就有阿力麻里城(意即苹果城),还有果子沟等地名;在新源和巩留两县,至今仍生长着约0.93万公顷的原始野果林。目前,苹果的主要产区依然是伊犁地区。主要品种有“新红星”、“黄元帅”、“红元帅”、“红富士”、“乔纳金”等。2002年,全区苹果种植面积3.04万公顷,总产量25.04万吨。其中,伊犁州苹果种植面积1.02万公顷,产量6.17万吨。此外,在阿克苏、喀什、和田等地也有广泛种植。 苹果蔷薇科苹果属落叶乔木。有35个种,主要分布亚洲、欧洲、美洲的北温带地区。中国有23种。分布全国,陕西、甘肃、四川省种类最多。原产于高加索以南、黑海与里海之间。中国栽培苹果于公元前2世纪的《上林赋》已有记载。中国栽培的西洋苹果最早于1870年引入。苹果株高3~5 m,根系分布于地下约4~6 m,花序有花3~7 朵,梨果。分布于最冷月平均气温-10~10℃地区。世界有8000多个品种,经济栽培品种约100个。苹果是世界上栽培最普遍、产量最多的果树之一。除供鲜食,还可加工果酒、果干。贮藏期长,便于远途运输。栽培的苹果又称西洋苹果,很多从国外引入,近年中国也选育出一批优良品种。同属植物供食用的有花红,又称沙果、林檎,果扁圆,果柄长。新疆野苹果,果实类型很多。海棠果果实圆或扁圆,北方用作鲜食或作糖葫芦等。同属植物山荆子是苹果优良砧木。海棠花、西府海棠、垂丝海棠等是重要园林绿化观赏树种。 苹果 苹果pingguoMaluspumila蔷薇科,苹果属。落叶乔木,幼枝、叶片、冬芽均有茸毛。伞房花序,具花3~7朵,集生于小枝顶端,花淡红或淡紫色。大多数品种自花不孕,需要种植授粉树。果实是梨果,由子房和花托共同发育而成。果呈圆、扁圆、长圆、椭圆等,形状大小随品种不同而差异甚大。果皮黄色、红色或青色,萼片存留。因品种或地区不同,可自夏季陆续采收至秋末。喜光,较耐寒。主要用嫁接方法繁殖。“中国苹果”原产于我国,“西洋苹果”多引自美国、日本,而非来自原产地欧洲。品种极多,如国光、红玉、元帅、青香蕉等品种。辽宁、山东、河北、陕西、甘肃、江淮地区广为栽培,为最普遍的水果之一。果供生食外,可制成多种加工品,如果脯、罐头等。 ☚ 柑桔 黄瓜 ☛ 苹果 苹果Pingguo蔷薇科。落叶乔木。叶互生,椭圆形、卵形至宽椭圆形,长4.5-10厘米,有圆钝锯齿,叶柄长1.5-3厘米。伞房花序有花3-7朵,花梗长1-2. 5厘米;花白色或带粉红色,直径3-4厘米;萼5裂;花瓣5;雄蕊多数;心皮5合生,花柱5,子房下位,5室。果实扁球形,两端凹陷,萼裂片宿存。原产欧洲及亚洲中部。1870年前后,由美国传教士J. L.Navius由美国输入西洋苹果苗木至山东烟台,现在我国苹果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最著名。品种极多,达1 000余个。著名品种有红玉、国光、白龙、元帅、香蕉、富士、红星等。果生食或加工成果酱、果干、酿酒。早期栽培的中国苹果不耐储藏,经久质变,俗称绵苹果,现在已极少栽培。 ☚ 十姐妹 枇杷 ☛ 苹果 苹果辽东半岛土特产。本世纪初,由国外引入,经过八十多年的培植发展,目前辽南漫山遍野都是成片的苹果园,成为我国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早熟的品种有甜黄魁、辽伏等,每年7月即可上市;中熟的品种有祝光、伏锦、迎秋,于八、九月上市;晚熟的品种有国光、富士、金冠、锦红等,可贮存。近年有新品种问世,如著名的红元帅、黄元帅、白龙、印度苹果,清甜香脆,滋味各异。畅销国内外。 ☚ 对虾 老边饺子 ☛ 苹果 苹果Maluspumila双子叶植物,蔷薇科。为落叶果树中栽培面积最广、产量最多的一种。全国苹果的产量,占各种水果总产量的1/3强。现在我国各地栽培的苹果,如国光、红玉、青香蕉(白龙)、红香蕉(元帅)等品种,约在1870年后由美国传教士把苗木先带入烟台栽培,后推广到大连、青岛、昌黎等地。这些品种不仅产量高,果肉青脆香甜,而且营养价值也高,含有大量糖、有机酸、多种维生素和铁、磷、钾等矿物质。有些苹果果实的见光面在成熟过程中,容易着色变红,但成熟的青香蕉果皮青绿色,黄香蕉的果皮黄色,见光面也不会变红。适于鲜吃,也可加工制成果酱、蜜饯、果脯等。老年人患有严重水肿,在服用利尿药时,多食用苹果可以补充体内缺钾的现象,也可减缓药剂的副作用。此外,苹果还有治疗腹泻功效。 ☚ 瓜果 梨 ☛ 苹果 苹果常用的高级水果。新鲜苹果香脆可口,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营养丰富,在水果中居上品,老年体虚,营养不良及病人、小孩经常服用,有增加营养,健身益寿之效。 ☚ 橘子 大枣 ☛ 苹果 苹果蔷薇科。落叶乔木。果实呈扁圆,长圆、椭圆等形状,顶端凹陷。果皮青、黄、红色,果肉脆黄白,味甜或甜酸。甘肃栽培最广的是西洋苹果,20世纪40年代初始引进。有美洲品种群的元帅、红星、金冠、印度、青香蕉、国光等。有欧洲品种群的秋里蒙、夏里蒙、冬里蒙等。有日本品种群的富士、红富士、王林、东光等。有我国新培育的秦冠、胜利、优锦和本省培育的兰州1号、榆中115号、张掖70—217、天水4号、天水高坪红星7号、天水高坪红星9号、庆阳峰玉香、武威赤阳3号、兰州红甘露等。苹果的主产县(市、区)有秦城、北道、清水、甘谷、会宁、宁县、庆阳、镇原、平凉、泾川、礼县、张掖、酒泉、漳县、永登和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等。全省苹果的生产量增长迅速,1949年38. 1万斤,1956年 157.5 万斤, 1965 年 700 多万斤, 1977 年8 843.74万斤, 1985年1.97亿斤。1955年, 全省苹果园面积296.71万亩, 总产量为9.05亿斤。1965年,我省的苹果首次试销香港4.4万斤。此后,外销量不断增加, 1975年51.8万斤, 1980年263.6万斤。后因质量下降, 外销减少, 1983年为185.4万斤。 ☚ 果树 梨 ☛ 苹果apple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