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苴Jū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❶《姓氏考略》 注引 《路史》 云: “太岳后有苴氏。”太岳,相传为炎帝之后,此当系出姜姓。
❷ 《中国姓氏大全》 注云: “传说周代蜀王封其弟葭萌于苴 (今四川广元西南),其后以地名为氏。”
❸郑樵注云:“司马穰苴之后。” 穰苴本田姓,相传为齐景公时人,官司马,因称司马穰苴,其后或以祖辈名为氏。
一音qiě,亦为姓。
唐氏有苴嵩; 又有苴那时; 宋代有苴尅。


苴Qiě

罕见姓氏。《姓氏词典》、《中文大字典》俱收并注此音。其引 《集韵》 注云: “苴,姓也。汉有苴氏。”
一音jū,亦姓。

苴jū

❶麻。揚雄《蜀都賦》:“水貢其獲,苴竹浮流。”
❷通“咀”,細嚼,含味。枚乘《梁王菟園賦》:“選擇純熟,挈取含苴。”

(一)jū ❶麻子。《豳风·七月》六章:“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毛《传》:“壶,瓠也。叔,拾也。苴,麻子也。”孔《疏》:“苴,麻实,可食。”《本草纲目》李时珍〔集解〕:“大麻即今火麻。剥麻收子。有雌有雄:雄者为枲,雌者为苴。” (二)chá
❷水中浮草。《大雅·召旻》四章:“草不溃茂,如彼栖苴。”毛《传》:“溃,遂也。苴,水中浮草也。”孔《疏》:“苴是草之枯槁逐水流者,栖息于水上也。”

☚ 茂草   苗 ☛

读音zh·a(ˇ),为a韵目,属a—ia—ua韵部。侧下切,上,马韵。
❶[土苴]犹土渣,比喻极轻贱的事物。
❷粪草;糟粕。

上一条: 𦉆 下一条: 䀹

读音ch·a(ˊ),为a韵目,属a—ia—ua韵部。锄加切,平,麻韵。
❶水中浮草。《广韵》:“苴,水中浮草也。”
❷枯草。

上一条: 下一条: ">

读音zh·a(-),为a韵目,属a—ia—ua韵部。锄加切,平,麻韵。
❶粪草。
❷木名,通“柤”,山楂。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j·ü(-),为ü韵目,属u—ü韵部。子余切,平,鱼韵。
❶[苴麻]大麻的雌株,开花后结实,也叫“种麻”。
❷麻的子实。
❸粗劣;粗恶。
❹补;填塞。
❺鞋中草垫。
❻生草的沼泽。
❼姓。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z·u(-),为u韵目,属u—ü韵部。子鱼切,平,鱼韵。
❶同“菹”,多水草的沼泽地带。

上一条: 下一条:

苴接jiě

菜坏。例:~!把这么多的菜都涹~坏了!
❍ 菜坏~得不像样子了,全脓了!
《集韵》:“苴,菜坏也。”

织物不精密,粗糙。

苴tsa53za53

差劲。《墨子·兼爱下》: “昔者晋文公好苴服。”孙诒让间诂:“苴、粗字通,犹中篇云 ‘恶衣’。” “苴服” 即粗劣的衣服。《荀子·礼论》: “齐衰苴杖,居庐食粥,席薪枕块,所以为至痛饰也。”杨惊注: “苴杖,谓以苴恶色竹为之杖。”章炳麟《新方言·释器》:“李颐云: ‘土苴,糟魄也。’ 苴,亦借沮为之。《说文》: ‘揟,取水沮也。’今人谓糟滓为苴,作侧加反。俗字作 ‘渣’,乃沮之形变也。”今谓质量差、手艺不好为“苴”。

苴《广韵》子魚·魚;zû‖jū

鞋中草垫。 亦泛指衬垫:鞋~wézû(鞋垫)
❍ 草~cǎozû(草垫)
❍ 尿~liôzû(尿布)
❍ 沙发~sāhuāt zû(沙发垫)。 《玉篇·艸部》:“苴,履中薦也。”《仪礼·士虞礼》:“苴刌茅,長五寸束之,實于篚。”郑玄注:“苴,猶藉也。”《汉书·贾谊传》:“履雖鮮不加以枕,冠雖敝不以苴履。”颜师古注:“苴者,履中之藉也。”(按:据反切应定为zū,此处读为zû)。

◇ zû 动词。 衬托;垫(在底下或铺在上面):~鞋zû wé(垫鞋)
❍ ~眠床zû bbíncng(垫床铺)。

ㄐㄩ3150水中泥草。江淮官话。江苏盐城。1936年《盐城县志》:「水中枯草曰~,今谓水中泥草曰~。」次,差,劣。粤语。广东广州佢个人好~嘅啫他这个人品质可坏着哪‖~货。补漏。西南官话。四川宜宾。明李宾《蜀语》:「补漏曰~。」赣语。湖南常宁。清唐训方《里语徵实》:「韩愈文:『补~罅漏。』」湘语。萧继宗《湘乡方言・下篇・动作》:「《新序・刺奢》:『衣弊不补,履决不~。』」

苴jū

(1次) 此指枯草。草~比而不芳《章·悲》
另见ju


苴chá

枯草。《悲回风》:“鸟兽鸣以号群兮,草苴比而不芳。”朱熹集注:“言秋冬向寒,鸟兽鸣号,以求群类。则草已枯矣,虽比而合之,亦不能有芬芳之气。”汪瑗集解:“生曰草,枯曰苴,若单言则彼此可通,而对举亦当分也。”

❶猶“藉” 也。《儀禮·士虞禮》:“苴刌茅,長五寸束之。” 鄭玄注: “苴,猶藉也。”
❷主道也。《儀禮·士虞禮》:“佐食許諾,鉤袒,取黍稷祭於苴三。” 鄭玄注: “或曰苴,主道也。”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穀部 > 九穀 > 苴
苴  jū

麻之子實。古人亦用以指結實的雌麻,或用爲麻之通名。《詩·豳風·七月》:“九月叔苴。”毛傳:“苴,麻子也。”孔穎達疏:“苴,麻之有實者也。叔苴,謂拾取麻實以供食也。”《左傳·襄公十七年》:“齊晏桓子卒,晏嬰粗縗斬,苴絰帶,杖,菅屨。”杜預注:“苴,麻之有子者。”《爾雅翼·釋草》:“麻之屬總曰麻,别而言之,則有實者别名苴,無實者别名枲。”

苴chá

枯草。《楚辞·九章·悲回风》:“鸟兽鸣以号群兮,草~比而不芳。”(比:并列,挨着。)
另见291页jū。


苴jū

❶ 麻的籽。《诗经·豳风·七月》:“九月叔~,采荼薪樗。”(叔:拾取。)
❷ 结籽的麻。《庄子·让王》:“阎阖守陋闾,~布之衣,而自饭牛。”
❸ 垫鞋的草,也指垫鞋。《汉书·贾谊传》:“履虽鲜不加于枕,冠虽敝不以~履。”
❹ 填充,修补。韩愈《进学解》:“补~罅漏,张皇幽眇。”(罅xià:裂缝。)
❺ 包裹。《礼记·内则》:“实枣于其腹中,编萑以~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锡君玄土,~以白茅。”(锡:赐,赏赐。)
另见53页chá。

*

DCDA
(一)jū❶[苴麻]jūmá植物名。也称“种麻”、“子麻”。大麻的雌株,开花后结实。
❷〈文〉大麻的子实;也泛指麻。
❸<文>与“粗”同。粗劣,粗糙。
(二)cha〈文〉干枯的草。
(三)bao古代民族名。巴人的一支。

各种状况的草

各种状况的草

蔓生或爬藤的草:蔓草
带露的蔓草:露蔓
丛生的草:
茂盛的草:长苞
红色的草:红草
有臭味的草:臭草
臭草名:
蓬乱的草:艿(~草更生) 芿 乱草 蓬草 蓬科
蓬草和蒿草:蓬蒿
飘飞的蓬草:飘蓬
枯萎的蓬草:衰蓬
沾露的草:露草
隔年的草:宿草 陈根
枯萎的草:苴 菹 衰草 枯草 寒草 霜草 玄草 衰莽 黄蒿 黄芜
寒天的枯草:寒蓬
干枯或腐朽的草:败草
晒干的草:干草
切碎的草:莝(~豆)
有毒的草:毒草
终年不死的草:宿莽

☚ 各种用途的草   青草 ☛

植物

植物

对某些植物的美称:灵草
泛指植物:株(山童无~)
草本植物:草木
地面所生的植物:
初生的植物:葱青
幼嫩的植物:子(~姜)
秋令叶红的植物:枫(~叶荻花)
用种子繁殖的植物:种子植物 显花植物
用孢子繁殖的植物:孢子植物 隐花植物
藻类植物:藻(水~;蓝~)
蕨类植物:
能真正开花的植物:被子植物 有花植物
能结子的植物:母(~麻)
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高等植物 有胚植物
无根茎叶分化的植物:低等植物 无胚植物
再生或孽生植物:孙(~枝;稻~;竹~)
古籍上说的一种植物:棫 萩
成长的植物体:株(植~;劣~;病~)
粟的幼株:
大麻的雌株:苴(~麻)
大麻的雄株:枲(~麻)
植物的株数:
植株的大小:棵儿
植物的地下部分:茹(拔茅连~)
植物表皮上所生的丝状物:
(生物的一大类:植物)

另见:种植 树木 草 花

☚ 植物   菌类植物 ☛

鞋的各部

鞋的各部

鞋的着地部分:鞋底
古代鞋中的木底:
布鞋底的原坯:鞋底板
钉或缝在鞋底前后的补钉:鞋掌
不外露的屐齿:阴卯
鞋的两侧面:鞋帮 鞋面
没有缝的鞋帮:鞋扇
鞋帮的上缘:鞋口
靴帮足尖处的凸出部分:靴鼻
鞋帮上用以系扣的物件:鞋襻
鞋的前部:鞋头 鞋尖
鞋的前部和上部:鞔 鞋脸 鞋面
靴筒:靿(靴靿;鞋靿)
鞋袜的后部:鞋跟
鞋后跟:
旧式鞋子后跟上的襻子:靸拔
缝附在鞋跟上的布耳朵:鞋拽靶儿
鞋带:綦(步~) 履组 履系 鞵带 鞋鞓
皮制的鞋带:
草鞋上系绳的前纽:屩鼻
鞋底的草垫:
破鞋垫:敝苴
木底鞋的齿:屐齿 履齿

☚ 各种人穿的鞋   袜子 ☛

苴jū

衬垫在鞋内的干草,引申为鞋垫的代称。《说文解字·草部》:“苴,履中草。”《尔雅·释草》:“蓾籚。”晋郭璞注:“作履苴草。”宋邢昺疏:“一名籚,即蒯类也。中作履底。《字苑》云:‘苴履底’,故云作履苴草也。”汉贾谊《陈政事疏》:“履,虽鲜不加于枕;冠,虽敝不以苴履。”

苴ju居

乌星一作 “乌星”或“苴那时”。唐时*东蛮两林部首领。其辖地在*勿邓部南七十里,今四川普雄、洪溪一带。在东蛮三部(即勿邓、两林、丰巴三部)中,势力最强,被推选为*“都大鬼主”。与唐关系密切。数度与唐联合出兵, 与*吐蕃战于北谷(今四川冕宁北部)、昆明(今四川盐源)及诺济 (在今四川金矿与木里之间)等地。贞元四年(788),偕东蛮其他部首领*骠傍、*苴梦冲等入朝,受封为“顺政王”。所辖“有十低三姓, 阿屯二姓,亏望三姓”(《新唐书·南蛮传》),皆系彝族的先民。

见“麻”。

☚ 蕡   稻 ☛

苴chá

[书] ❶ (浮草) floating grass on water
❷ (枯草) withered grass
另见 see also jū;zhǎ。


苴jū

Ⅰ [书] ❶ (鞋底的草垫) pad in shoe
❷ (大麻的子实) seed of hemp
❸ (苴麻,大麻的雌株) the female plant of the hemp
❹ (姓氏) a surname Ⅱ (构词成分): ~ 𦱅 [- jū] a kind of grass


苴qiě

(姓氏) a surname: ~ 梦冲 Qie Meng ̄ chong
另见 see also jū。

古族名、侯国名。据《史记·张仪传》《索隐》称:苴,音巴。即巴,或巴人的一支。《华阳国志》云:昔蜀王封其弟于汉中,号曰苴侯,因命之邑曰葭萌(在今四川昭化一带)。秦惠王(前399—前387)时,苴与蜀为仇,遭蜀攻,求救于秦,秦灭蜀,苴地入秦。其民椎髻、行船棺葬。

苴jū


❷ 苞公行

❸ 裂土

金文; 篆jū

[艸(草,意符)+且(聲符)→苴(《説文》:“苴,履中艸。從艸,且聲。” 苴,大麻的雌珠,開花後能結果實; 鞋裏墊的草。)]
《詩經·豳風·七月》:“八月斷壺,九月叔苴。”(八月葫蘆全摘光,九月苴籽好收藏。)

苴jū

8画 艹部 
(1) 〈书〉 大麻的籽实。
(2) 苴麻。大麻的雌株,所生的花都是雌花,开花后结实。也叫种(zhǒng)麻。

苴()


甲骨文合集36965,殷
□□卜, 在, 貞……(苴)方,余从……王曰: 大吉。
按: 从艸𠭯聲。

甲骨文合集36966,殷
乙亥王卜……眔(苴)方……妥余一人……自上下于……告于大邑商……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西漢
執(蟄)蟲發聲,草苴復榮。

漢印文字徵
苴晏私印。

元悰墓誌,東魏
簡通賓客,獨隔囂塵,苞苴弗行,請託自息。

崔宜之墓誌,唐
名襲苴茅,擬萬石之榮業。
《説文》:“苴,履中艸。从艸且聲。”
甲骨文“苴”从艸𠭯聲, 用爲方國名, 與後世“苴”字形義均有差異。
戰國楚簡假 “ ”爲 “苴”。 仰天湖楚遣策: “一新智(鞮)縷(屨), 一(舊)智(鞮)縷(屨), 皆又(有)(苴)疋縷。 ”

☚ 若   茵 ☛
0000026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9: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