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验论和大陆唯理论
16——18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哲学。
经验论产生于英国,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这个时期,英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中心。由于海外贸易、掠夺殖民地和国内血腥的圈地运动,资产阶级经济力量迅速壮大,从1640年开始了夺取政权的斗争,经几十年的曲折斗争,1688年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新兴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需要新的思想武器,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自然科学也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数学和力学。新的自然科学成果为新哲学的产生提供了材料和依据。中世纪的唯名论在英国有很深的传统。这一切就使英国成了近代唯物论的诞生地和主要阵地。
英国经验论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发展,也经历了相应的变化。革命准备时期,培根创立了唯物论;革命进行过程中,霍布斯提出了系统的机械唯物论和资产阶级国家学说;革命以妥协结束时,出现了不彻底的洛克哲学;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巩固了统治之后,资产阶级哲学就从唯物论变成唯心论,出现了贝克莱的主观唯心论和休谟的不可知论。
大陆唯理论是近代资产阶级主要哲学流派之一,由于主要产生并传播于欧洲大陆法国、荷兰、德国等国家,与经验论相对立,偏重人类理性研究,故名。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和自然科学的发展,适应时代的要求,近代资产阶级哲学把认识论问题提到首位。在英国经验论强调经验,注重归纳法的同时,大陆各国哲学家则强调理性,注重演绎法的研究。认识论上的这两大派别,各执一偏,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它们在许多问题上,又互相影响,互相浸透,互相贯通。它们都把斗争的锋芒指向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都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哲学思潮,只是在斗争的彻底性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而已。
由于各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程度不同,资产阶级力量强弱不一,所以唯理论内部又形成了两派:较先进的荷兰出现斯宾诺莎的披着神学外衣的唯物论的唯理论;落后的法国和德国出现了笛卡尔和莱布尼茨的唯心论的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