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英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英国UnitedKingdom国名。又译英吉利。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或大不列颠。中国清朝史籍译称英机黎、𠸄咭利。在今欧洲西部的不列颠群岛上。原为操凯尔特语民族的居住地。公元1世纪被罗马人征服。5~6世纪盎格鲁撒克逊人移入,基督教传入。 7世纪形成封建制度。 8~9世纪北欧海盗不断入侵。1066年被诺曼底的威廉征服。16世纪下半叶开始殖民扩张。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88年建立君主立宪制度。1707年正式形成大不列颠王国。18世纪60年代产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1801年建立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1年爱尔兰自由邦脱离,北爱尔兰6个郡留在联合王国内)。19世纪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体系瓦解。首都伦敦。 德庇时/理雅各/阿连璧/克莱默—宾/《阿瑟·韦理》/霍克斯 ☚ ·研究家· 德庇时 ☛ 英国 鸦片战争以后孔子思想的研究在英国有所发展,但发展的过程相当缓慢。在华多年对儒家思想颇有研究并大力向西方介绍的英国传教士理雅各,于1873年回到英国后,竭力提倡为了贸易和传教必须加强对中国特别是儒家思想的研究,可见英国的汉学此时带有明显的文化侵略性质。1861年雷祈着手翻译“四书”、“五经”,用了二十一年方始完成。剑桥大学教授吉尔斯为研究儒学不仅译有儒家名著,而且对反儒家的名著也作了翻译。理雅各本人英译了《十三经》中的十种经书,且理氏译本皆附有注释和序论。这样一来,大部分儒家经典都有了英译本。除了翻译儒家经典外,在大学里还开设了儒学科目的讲座,1876年牛津大学正式设置汉学讲座,理雅各为第一任汉学教授。在理雅各的倡导之下,其他传教士和一些学术界人士也着力于儒家思想的研究。牛津大学硕士休中诚两度来华,力图通过自己的研究向英国和整个西方全面系统地介绍儒家思想的发展历史、著名儒学家和主要儒家经典。在其所著《中国古代哲学》一书中,对孔子及其孙子子思、孔门诸儒及孟子、苟子、董仲舒、班固、王充等后儒及其思想都做了介绍,还介绍了《论语》、《孟子》、《大学》、《孝经》、《易经》、《白虎通义》等儒家经典。牛津大学教授、英国哲学家马克思·缪勒(1823—1900)也曾著书《儒教与道教》,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了中国儒家的性格和生活条件。在孔子思想西传英国的过程中,游学英国的中国学人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总的来说,孔子思想在英国的研究水平远远落后于欧洲大陆之法国、德国,主要原因是他们带着民族歧视心理,傲慢自大,蔑视东方文化以及殖民活动的有限需要等。另外,学术界认为以毕生精力去研究中国学问实属不必要,儒家的伦理道德不合英国的国情与民族习惯。如1934年任香港大学文学院院长的福斯德教授,在其所著《中国之新文化》第二章《中国之道德问题》及第六章《儒家教化与西方体系》中,对比了东西方伦理之不同,认为孔子的观念与西方不大相同,在西方根本行不通,因此儒家之道于西方全然无用。这种思想在英国带有一定的代表性。当时在英国研究汉学受到歧视,从事汉学研究的学生人数也少得可怜。汉学师资素质也很差,也没有教学经验。并且英国人对汉学人才的培养此时只注重商业上翻译。故从十九世纪初直到二战的百余年间,英国始终未能做出对儒家思想卓有成效的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各大学攻读汉语的学生人数剧减。战时东方与非洲研究院的重点任务是举办短训班,为军队培训急需的东方语言(主要为日语和汉语)人才。战后英国政府深感战争期间由于缺乏有关亚洲各国的文化历史知识而遇到许多困难,因而改变态度,开始重视起来。为此还进行了情况调查。1944年的斯卡布勒报告和1959年的海特报告对战后英国大学东方研究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使英国的汉学研究出现了突破和发展。1957年英国研究汉学的学生增至百人,大学里的汉学教师数量增加很快。他们不仅研究中国通史、断代史,也研究中国哲学史、文学史、科技史等专史,并学习现代和古代汉语,翻译和研究儒家经典,不过内容上受欧洲传统汉学的影响,研究偏于唐宋以前。牛津大学偏重于古典文献的研究和讲授,公共必修科目有《左传》、《孟子》中的篇章,选修科为《孝经》及唐宋传奇等,诗则主要讲《诗经》。剑桥大学课程亦偏重古典,有中国史、中国文化史、中国古代史、中国文学史等,里面都有关于孔子及儒学的内容。专著的讲授有《孟子》、《荀子》、《史记》、《汉书》等儒家经典及一些贯穿儒家思想的文史著作。伦敦大学的课程虽较注意近现代,但也有古文和古文英译及中国哲学史课,所用课本有《孟子》、《史记》、《颜氏家训》等。著名学者有大翻译家威利,他先后翻译了《诗经》、《论语》、李白的诗等。其他如主持牛津大学汉学研究的霍克思教援、主持伦敦大学汉学研究的崔采德教授、剑桥大学的浦利波兰克教授,对儒学都有所研究。而李约瑟博士的《中国科技史》一书中对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也提出不少独到见解。英国另一自然科学史专家梅森也认为儒家思想虽为官僚士大夫的正统哲学,但却并不排斥自然科学,他以朱熹为例,指出《朱子语类》卷一和卷二中记载了朱子的天文理论。 近几年来,英国的汉学研究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英国对当代中国问题的研究日趋加强,如牛津大学已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但剑桥大学还在保持着旧有的传统。英美学者之间汉学交流越来越多。《新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关于“儒学”的长篇论述可作为英国学者儒学观的代表,而这也是英美学者合作的一个结果。 翟理斯 ☚ 谢列布里亚科夫 苏联汉学家叶·亚·谢列布里亚科夫 翟理斯 ☛ 英国yīng guó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1822年马礼逊《华英字典·Part Ⅲ》:“ENGLISH nation,英吉利国 yin keih le kwo. In the Chinese manner, the name may be abbreviated by using only the first word,and thus Great Britain be rendered by大英国 ta ying kwo. Englishman is made by putting人jin, man, at the end of Ying-keih-le。”1833年爱汉者等编纂《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道光癸巳年六月《土耳叽国事》:“将军为人聪明,终不徒执己见,作等好战船,学大英国的操演武艺,故征不过战十余合,常获全胜。”1854年9月《遐迩贯珍》第九号:“北洋白海有俄船,英国现已派调师船驶往其处,可以绕抵俄罗斯之北境。” 外国 外国外(外域) 番(番邦;番地;外番) 边国 异国 异域 异邦 异地 异乡 异族 异方 海邦 海表 洋邦 殊域 另见:国家 世界各地 ☚ 中国 各种状态的国家 ☛ 英国欧洲西部岛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或“英国”。1649年5月19日宣布为共和国。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1921年爱尔兰南部26郡脱离英国,建立“爱尔兰自由邦”,北部6郡仍归英国。目前英在海外仍有13块领地。国土面积242000km2,人口约5900万(1997)。首都伦敦。1954年6月17日与中国建交。国土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及附近许多小岛组成。大不列颠岛北部和中西部主要为山区,东南部为平原。格兰扁山脉主峰本内维斯山海拔1344m,为大不列颠群岛最高点。主要河流有塞文河,长354km;泰晤士河,长346km。海岸线长11450km。典型海洋性气候,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4~7℃,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3~17℃。年均降水量在大不列颠群岛西部为1000mm以上,其他地区500~1000mm。是西方第5大工业和贸易国,是世界第2大对外投资和吸收外资国。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13623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3160美元。1998年汇率:1英镑=1.647美元。英国是世界第9大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国。1992年生产原油9278.9万t。1997年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5%,从业人员400万,占总就业人口的18%。建筑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就业人口80万。1997年农业产值75.63亿英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全国约53.1万人从事农业,占总就业人口的2%,耕地面积占全部土地的74%,森林占11%。英国是世界第5大旅游国,是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1997年旅游业产值达530亿英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占世界旅游收入的4.7%。从业人员1170万。1997年到英国的外国游客2600万人次。铁路、公路、水运、空运均较发达。1994年英法海底隧道贯通,将英国铁路系统与欧洲大陆的铁路系统连接起来。铁路总长3200km。1997~1998年客运量6.95亿人次,货运量1.05亿t。1997年公路总长36.99万km,其中高速公路3250km。1996年公路总运输量约4489亿t·km。内河航线总长3200km。1997年商船总数612艘,总吨位1060万t。海运承担95%的外贸货运量。1997年海外运输收入达39.48亿英镑。共有大小港口300多个。1997年总吞吐量达5.59亿t。吞吐量超过1000万t的港口有伦敦等10个港口。1992年有民用飞机800架。国际航线总长4.6亿km。1997年客运量5600万人次,货运量170万t。年客流量在100万人次以上的国际机场有12个。实行5~16岁义务教育制度。公立学校免交学费。1996/1997学年有公立小学23306所,在校学生538万人;公立中学4438所,在校学生370.9万人;私立学校2526所,学生61万人;特殊学校1532所,学生11.6万人。1995/1996年度有高等院校108所;学生174.8万人,教师72510人。英国2004年人口5955.4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0661亿英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3.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006英镑。通货膨胀率1.6%。失业率4.8%。2003年工业、农业、服务业产值各占经济总附加值的16%、0.8%、73%。 英国 英国Yingguo大西洋东北部的岛国,领土包括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的北部及周围岛屿。面积24. 4万平方公里。大不列颠岛又分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三部分,因此有“英伦三岛”之称。人口5 700多万,英格兰人是主要民族,占全国人口的85%;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为少数民族。英语是英格兰人的语言,也是英国的国语。随着英国人向外移民,英语已传播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并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地处欧洲西北,隔英吉利海峡(拉芒什海峡)和多佛尔海峡(加来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是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国家通往大西洋的必经之地,海峡往来船只频繁,是世界最繁忙的海峡。为了加强与欧洲大陆的联系,英、法两国正着手修建多佛尔海峡的海底隧道。境内多低山和丘陵。大不列颠岛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北苏格兰高原,中部为低矮山地,东南为平原,西南为丘陵。北爱尔兰为一浅盆地。全境多短小河流,各河间分水岭不高,多凿有运河相通。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降水丰沛。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可达1 000毫米以上,西部沿海迎风坡可达1 500毫米;英格兰东南部降水最少,亦可达750毫米。崎岖的地形和温凉多雨的气候,使全境牧草茂盛,草场面积广阔,适宜畜牧业的发展。种植业多集中在英格兰东南部,这里降水适中,日照充足,是小麦和甜菜的主要产区。农业生产已高度现代化,小麦的单产居世界前列。但农业和农业人口比重均很低,农产品严重依赖进口。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国。17世纪中叶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后期发生工业革命。在掠夺殖民地原料和向殖民地倾销工业品,以及开发本国煤铁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了钢铁、造船、纺织等工业部门,工业迅速发展。19世纪30年代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当时其工业在世界居垄断地位,工业产值曾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2/5、煤产量的3/4、对外贸易的1/5以上,有“世界工厂”之称。曼彻斯特、伯明翰是主要工业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殖民统治已彻底瓦解,原有工业部门设备陈旧落后,工业发展缓慢。近些年,机械、电器电子、仪器制造、化学工业一,特别是飞机制造、汽车制造等工业发展较快。新建工业大多数集中在首都伦敦和伯明翰等城市,电子工业以苏格兰中部和太晤士河沿岸较集中。70年代后,北海大陆架海底石油大规模开采,使英国从石油进口国一跃为出口国。1986年产原油1.23亿吨,居世界第五位。以石油开采业为基础的炼油、石油化工、石油机械等工业迅速发展,形成了沿海的石油工业中心。原有的采煤、钢铁等老工业部门多已关闭、调整和改造。英格兰是全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以首都伦敦为中心的东南部地区是英国经济的核心区。从太晤士河口至伦敦间的河流两岸,汽车制造、宇航、电器电子、炼油等工厂林立。中部的伯明翰是汽车制造、金属加工、电器、化工等多种工业中心。 英国 ☚ 欧洲经济共同体 伦敦 ☛ 英国 英国各国手册丛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编写,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出版。32开,306页。 ☚ 意大利 美国手册 ☛ 英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Northern Ireland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或“大不列颠”。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的不列颠群岛上。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及周围5500多个小岛组成。西临大西洋,东滨北海,南隔多佛尔海峡和英吉利海峡同欧洲大陆相望。面积24.4万平方公里。人口5640万(1987年),80%以上是英格兰人,余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爱尔兰人等。英语为国语。首都伦敦。大不列颠岛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和西部多山地和丘陵,苏格兰东南部平原、丘陵相向分布。中西部主要是山地,包括奔宁山地、威尔士山地和康沃尔丘陵。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多阴天与雾日。河流水量充足,河网密度大,主要是塞汶河、泰晤士河。富煤、铁、石油、天然气等矿藏。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8世纪中叶开始产业革命。19世纪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二次大战后殖民体系瓦解。工业发达,传统工业有纺织、采煤、冶金、造船等。新兴工业有航空、汽车、化学、电子、石油等。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但现代化水平较高。乳肉用畜牧业为主,并产麦类、马铃薯、甜菜、水果和蔬菜。海运发达。旅游业亦盛。北大西洋公约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 英国西欧岛国。位于不列颠群岛上。扼西北欧国家通向大西洋的出口和欧洲与北美的海上交通要冲。面积24.41万平方千米, 人口5723.7万(1990年),兵力30.01万(1991年)。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共同体成员国。1954年6月17日同中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72年3月13日升格为大使级。1984年12月19日同中国正式签署关于《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85年5月27日生效。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 理雅各/翟理思/阿瑟·韦理 ☚ 戴密微 理雅各 ☛ 英国 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位于欧洲西部。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和周围小岛组成。面积244,110平方公里。人口5661.8万 (1985年)。80%以上是英吉利人,余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爱尔兰人等。通用英语。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首都伦敦。全境分英格兰南平原、中西部山区、苏格兰山区、北爱尔兰高原和平原区四部分。主要山脉有奔宁山和格兰扁山,本·尼维斯峰海拔1,343米为最高点。塞文河、泰晤士河为主要河流。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冬暖夏凉,1月平均气温4~7℃,7月13~17℃。全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多阴、雾。富石油、天然气、煤、铁等矿藏。其他资源贪乏。森林面积210万公顷,覆盖率9%。工业发达,有纺织、采煤、冶金、机械、造船、航空、电子、化工、炼油、汽车等部门。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畜牧业为主要部门。产小麦、大麦、马铃薯和甜菜等; 畜养牛、羊业甚盛;果树园艺、蔬菜栽培和渔业也较重要。进口工业原料的90%、粮食的40%、肉类的30%; 出口航空、石油和化工产品及汽车、电器设备、纺织品等。货币为英镑。陆、海、空运输发达。伦敦、利物浦、南开普敦等为重要港口。旅游业兴盛。公元前大不列颠岛上主要居住凯尔特人。公元5~6世纪盎格鲁撒克逊人开始移入。7世纪形成封建制度,由许多小国并成7个王国,争雄达200年之久,即“盎格鲁—撒克逊时期”。11~15世纪诺曼底人入境建立了封建王朝。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49年5月19日宣布为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88年确立君主立宪制。经过18世纪60年代的产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19世纪末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侵占了比本土大111倍的殖民地,自称“日不落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衰落,殖民体系开始动摇。第二次世界大战遭重大损失。战后殖民地纷纷独立,英帝国殖民体系土崩瓦解。目前还有10多块小海外属地。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1954年6月17日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 奈良 英吉利海峡 ☛ 英国United Kingdom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为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属于发达的公、私营混合型的市场经济。其国土面积24.5万平方公里(1996年),人口5900万(1998年年中估计数),首都伦敦,货币名称英镑。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9751.5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6 100美元。英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先驱,也是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和工业化的完成,使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为“世界工厂”和最大的殖民帝国。然而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鼎盛时期之后,从20世纪初开始,日趋势微。战后,经济虽然进一步衰落,但仍不失为西方第五经济大国。垄断资本仍有相当雄厚的实力。1991年私人对外直接投资累积额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同年,西方500家最大工业公司中,英国公司数仅次于美国、日本,居第3位。伦敦城依然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战后以来,英国经济长期处于“停停走走”的局面,增长率低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1951~1979年仅2.6%。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战前仅次于美国,1955年被原联邦德国超过,1964、1965年又分别被法国和日本超过。1979年保守党执政后,为扭转经济“滞胀”局面,改变了战后历届政府奉行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实行货币主义经济政策。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削减公共开支、限制工资涨幅等措施降低通货膨胀率;同时鼓励企业自由竞争,加速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并通过税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等手段刺激经济增长。经过10余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1)1982~1988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3.6%。(2)零售物价上涨率由1979年的13.4%下降到1988年的4.9%。(3)财政收支由长期赤字到1987~1988财政年度扭亏为盈,1989~1990财政年度的盈余高达70亿英镑。(4)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使高技术产业得到扶持和迅速发展,传统产业也得到改造。1989年形势发生逆转。生产下降,破产倒闭的企业增加,通货膨胀加剧,贸易逆差扩大,国际收支不断恶化。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1950~1990年,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5.7%下降到1.3%;第二产业由48.1%下降到29.8%;只有第三产业呈上升趋势,由46.6%上升到68.9%。工业生产发展缓慢,1950~1991年,平均增长率只有2%。工业各部门发展很不平衡,石油、电子、航空等新兴工业发展较快,煤炭、纺织、造船等传统部门发展较慢。战前,农业比较落后,食品和农业原料主要依靠进口,战后从备战、劳动就业和国民经济平衡发展考虑,重视发展农业。目前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都位于西欧国家前列。对外贸易是英国的生命线,90%以上的工业原料和1/3的食品依靠进口。1991年进、出口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23.9%和21.1%。主要贸易对象是欧洲共同体,占进、出口贸易总额53%和50%;其次是北美,占13%和15%。1998年其商品出口总额2726.92亿美元,进口额3160.77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12 638亿美元,世界排名第5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1 400美元,世界排名第22位;国际储备总额为388.3亿美元。 英国Britain(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