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莲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莲子 中药名。 见《本草经集注》。别名:藕水实,水芝丹,莲实,泽芝,莲蓬子。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果实或种子。多年生水生草本。 根茎肥厚横走,外皮黄白色,节部缢缩,生有鳞叶与不定根,节间膨大,内白色,中空而有许多条纵行的管。叶片圆循形,高出水面,直径30~90厘米,全缘,稍呈波状,光滑,具白粉,下面淡绿色;叶柄著生于叶背中央,圆柱形,中空,高达1~2米,表面散生刺毛。 花梗与叶柄等高或略高;花大,单一,顶生,直径12~23厘米,粉红色或白色,芳香;萼片4或5,绿色,小形,早落;花瓣多数,长圆状椭圆形至倒卵形,先端钝,由外向内逐渐变小;雄蕊多数,早落,花药线形,黄色,药隔先端顾一棒状附属物,花细丝长,著生于花托下;心皮多数,埋藏于花托内,花托倒圆锥形,顶部平,有小孔20~30个,每个小孔内有一椭圆形子房,花柱很短,果期时花托逐渐增大,内呈海绵状,俗称“莲蓬”,长约宽约5~10厘米。坚果椭圆形或卵形,长1.5~2.5厘米,果皮坚硬、革质;内有种子1枚,俗称“莲子”。 花期7~8月,果期9~10月。自生或栽培于池溏内。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本植物的瘦根茎(藕蔤)、肥厚的根茎(藕)、根茎的节部(藕节),叶(荷叶),叶的基部(荷叶蒂),叶柄或花柄(荷梗),花蕾(莲花),花托(莲房)、雄蕊(莲须),种皮(莲衣)、胚芽(莲子心)等亦供药用。 秋末冬初割取莲房,取出果实,晒干;或收集坠入水中,沉于泥内的果实,洗净,晒干。或除去果壳后晒干。经霜老熟而带有灰黑色果壳的称为“石莲子”;除去果壳的种子称为“莲肉”。石莲子:呈圆形或椭圆形,两头略尖,长1.5~2厘米,直径0.8~1.2厘米,表面灰棕色或灰黑色,被灰白色粉霜,除去后略有光泽,可见密生的浅色小点;顶端有小圆孔,基部有短果柄,果柄旁有圆形棕色小突起。 质坚硬,不易裂开;果皮厚约1毫米,内表面红棕色。内种子一颗,即莲肉。 气无,味涩微甘。以黑色、饱满、质量坚硬者为佳。 莲肉:呈椭圆形,长1.2~1.7厘米,直径0.7~1.2厘米。外皮红棕色或黄棕色,有纵纹,紧贴于种仁上,不易剥离;一端有深红棕色有乳状突起,多有裂口。有的种子已除去外皮,表面黄白色,种仁2片,肥厚、质坚硬,有粉性,中央有大形空隙,内有绿色胚芽(莲心)。气无,味甘淡微涩。 以个大、饱满,整齐者为佳。拣净杂质,或砸碎,去皮、去心用。或将石莲子置锅内水煮后,切开,去皮,晒干。味甘涩,性平。入心、脾、肾经。养心,益肾,补脾,涩肠。治夜寐多梦,遗精,淋浊,久痢,虚泻,妇人崩漏带下。石莲子并能止呕、开胃,常用治噤口痢。 内服:煎汤,6~12克;或入丸、散。中满痞胀及大便燥结者忌服。 ❶ 治久痢不止:老莲子60克(去心),为末。每服3克,陈米汤调下(《世医得效方》)。 ❷ 治下痢饮食不入,俗名噤口痢:鲜莲肉30克,黄连15克,人参15克。水煎浓,细细与呷(《本草经疏》)。 细末。 每服6克,灯心煎汤调下(《仁斋直指方》)。 上为细末。每服6克,空心用清米饮调下(《奇效良方》)。 ❺ 补虚益损:莲实(去皮)不以多少,用好酒浸1宿,入大猪肚内,用水煮熟,取出焙干。上为极细末,酒糊为丸,如鸡头大。 每服50~70丸,食前温酒送下(《医学发明》水芝丸)。 每用30克左右,白汤送下(《士材三书》)。 用姜汤或米汤调下,日3服(《妇人良方》石莲散)。莲子主要多量的淀粉和棉子糖。 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磷、铁等。子荚含荷叶碱、N-去甲基荷叶碱、氧化黄心树宁碱和N-去甲亚美罂粟碱。 氧化黄心树宁碱有抑制鼻咽癌的能力。 见《药膳偏方》。莲子20克,百合、核桃仁、鲜慈菇各15克,扁豆、蜜枣、蜜樱桃、瓜片各10克,玫瑰3克,肥儿粉50克,面粉80克,白糖100克,化猪油125克。 鲜慈菇去皮、切片,莲子去皮、芯,扁豆去壳,加百合装碗,上笼蒸熟。核桃仁水发后去皮、炸酥,研碎。 蜜樱桃切开,瓜片、蜜枣切丁,上述药料混匀。猪油50克,烧热,加面粉炒散,加水继炒,加白糖稍炒,放进药料,继续炒至均匀,最后投入玫瑰花和化猪油,稍炒即成。 单食或佐餐食。功能养心安神,健脾开胃。 主治心脾两虚之精神萎靡、纳少心悸、记忆力减退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