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苦竹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蔬實部 > 菜 > 苦竹筍 苦竹筍 kǔzhúsǔn 禾本科植物苦竹之幼芽。主治消渴,面目黄,脚氣。唐·陳藏器《本草拾遺·本草解紛·苦竹筍》:“主不睡,去面目並舌上熱黄,消渴,明目,解酒毒,除熱氣,健人。”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二·竹筍》:“苦竹筍,乾者燒研入鹽,擦牙疳。” 苦竹笋药名。出 《本草拾遗》。又名苦笋。为禾本科植物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 (keng)keng f.的嫩苗。苦,寒。清热除烦,除湿,利水,止渴。治烦热,消渴,脚气,面目黄,小便不利,解酒毒。煎汤: 60~70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