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苗沛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苗沛霖?—1863

清末地方团练头目。字雨三,安徽凤台人。秀才出身,曾当过塾师。咸丰六年(1856年)在寿州(今寿县)办团练,与捻军对抗,又截留清政府两淮地区的粮款税收和厘金,控制了周围数十州县,拥众三十余万。次年投清将胜保,受清廷官职。后配合袁甲三部清军攻捻,被清廷授为道员。1861年,图谋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将袁甲三等部清军赶出安徽,举兵反清,被太平天国封为奏王。次年又暗投清钦差大臣胜保,时太平军英王陈玉成在庐州失守后,率军北上,他将陈诱捕,送至胜保处邀功,并收陈部下。未几胜保死,他又举兵反清。同治二年(1863年)在安徽蒙城被清军僧格林沁部击败后,为陈玉成旧部所杀。

苗沛霖

 安徽凤台人。字雨三。1856年(咸丰六年)在乡组织团练,与捻军作战。次年,投靠清将胜保。后被授道员衔,控制皖北团练,独霸一方。1860年乘英法联军入侵北京之机,联络捻军,举兵反清。次年被太平天国封为奏王。1862年(同治元年)再次暗投胜保,诱俘英王陈玉成献于清军。胜保死后,又举兵叛清,1863年为陈玉成旧部所杀。

苗沛霖? —1863

清朝地主团练头目。字雨三,安徽凤台人。秀才出身,任过师塾。咸丰六年(1856年)曾在家乡办团练,抵抗捻军和太平军,势力渐强,控制凤台周围数十州县,人数发展到三十余万。次年投靠清将胜保。咸丰八年官至道员。咸丰十年企图借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赶走袁甲三等在安徽势力。次年举兵反清,被太平军封为奏王,但与清军暗中勾结。安庆失守后再降清。同治元年(1862年),诱执英王陈玉成献胜保。胜保死后,又起兵反清。次年,在安徽蒙城被僧格林沁击败。旋为陈玉成部下所杀。

苗沛霖?—1863

清末割据安徽的军阀。安徽凤台人。曾据寿州(今安徽寿县)组织团练。后投机革命,参加太平天国军队、捻军,1862年诱捕英王陈玉成,降清。

苗沛霖?~1863

清朝地主团练头目。字雨三,安徽凤台人。咸丰六年(1856年)曾在家乡办团练,抵抗捻军和太平军,势力渐渐强大,控制了凤台周围数十州县,人数发展到30余万。后举兵反清,被太平军封为奏王,但暗中又与清军勾结。安庆失守后再降清。同治元年(1862年),诱执英王陈玉成献清将胜保。胜保死后,又起兵反清。次年,在安徽蒙城被僧格林沁击败,旋为陈玉成部下所杀。

苗沛霖

苗沛霖?~1863

字雨三。秀才出身。1856年在家乡办团练,1857年底,投胜保,随其攻捻军,曾击败尹韬和韩奇峰两支捻军,杀死捻首葛苍龙、李大喜、任乾等。擢川北道道员,督办安徽全省团练事宜。1861年,因不满清廷封赐,督练数开反清,被太平天国封为“奏王”。十月,攻破寿州,囚禁安徽巡抚翁同书。次年在胜保诱降下,于3月8日投清,并配合清军夹攻捻军。同年5月,在寿州诱执太平军英王陈玉成,献给胜保。1863年清廷令其“散练归农”,遂再度举兵反清,连续攻占凤台、怀远、颍上,重围寿州和蒙城。11月,被僧格林沁部击溃于蒙城,在突围时被杀死于乱军中。

☚ 徐立壮   李敦 ☛

苗沛霖?—1863

太平天国内奸。安徽凤台人。秀才出身。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在寿州(今安徽寿县)办团练,受清朝官职,割据一方,后投捻军。1861年被封奏王。次年,太平军失守安庆,他暗投清将胜保,出卖英王陈玉成。后为陈玉成旧部所杀。

苗沛霖?—1863

清安徽凤台人。字雨三。秀才出身。原为塾师。咸丰六年(1856),在家乡督办团练,实行割据,人数扩至三十余万。后投清将胜保,升为道员。十一年投奔太平天国,封为奏王。次年,又降清,诱执英王陈玉成献胜保。胜保死后,他举兵叛清。同治二年(1863),在安徽蒙城被清僧格林沁部击败后,为部下所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