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苏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苏黄

苏黄

北宋文学家苏轼、黄庭坚之并称。《宋史·黄庭坚传》:“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二人诗歌俱重学问,好议论,因有贬之者,如张戒《岁寒堂诗话》: “(诗)坏于苏黄。”然风格并不相同,苏诗旷放爽健,黄诗则奇拗硬涩。二人又俱擅长书法,推崇者亦以苏黄并称。

☚ 三苏   苏门六君子 ☛
苏黄

苏黄

北宋诗人苏轼和黄庭坚的并称。黄本出自苏轼之门,后诗自具一格,成为江西诗派之祖师,其地位与影响追配苏轼,二人是元祐时代的最大诗人。后人论诗,常以“苏黄”并提。宋刘克庄云:“元祐后,诗人迭起,一种则波澜富而句律疏,一种则锻炼精而情性远,要之,不出苏黄二体而已。”(《后村诗话》)《宋史·黄庭坚传》云:“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二人诗皆以意取胜,富于理性色彩和个性特征,用事奥博,造语奇警,以散文笔法入诗,以议论为诗,为奠定宋诗特色的代表作家。宋严羽曰:“至东坡、山谷始出己意以为诗,唐人之风变矣。”(《沧浪诗话·诗辨》)对二人诗,褒扬者有之,清赵翼曰:“北宋诗推苏、黄两家,盖才力雄厚,书卷繁富,实旗鼓相当。”(《瓯北诗话》卷一一)刘熙载曰:“无一意一事不可入诗者,唐则子美,宋则苏、黄。要其胸中具有炉锤,不是金银铁强令混合也。”(《艺概·诗概》)贬抑者亦有之,宋张戒曰:“自汉魏以来,诗妙于子建,成于李、杜,而坏于苏、黄。”(《岁寒堂诗话》卷上)金元好问曰:“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论诗绝句》)其说均有一定片面性,然由此亦可见出苏黄诗之成就与不足及其影响之大。二人诗又有不同,苏诗题材广泛,境界阔大,风格清雄旷放,挥洒自如,黄诗相对而言内容较窄,气度偏狭,风格奇崛拗折,瘦硬劲峭。黄庭坚自作诗云:“我诗如曹郐,浅陃不成邦。公如大国楚,吞五湖三江。”(《子瞻诗句妙一世,乃云效庭坚体……故以韵道之》)赵翼亦曾比较其优劣曰:“东坡随物赋形,信笔挥洒,不拘一格,故虽澜翻不穷,而不见有矜心作意之处。山谷则专以拗峭避俗,不肯作一寻常语,而无从容游泳之趣。且坡使事处,随其意之所之,自有书卷供其驱驾,故无捃摭痕迹。山谷则书卷比坡更多数倍,几于无一字无来历;然专以选材庀料为主,宁不工而不肯不典,宁不切而不肯不奥,故往往意为词累,而性情反为所掩。”(《瓯北诗话》卷一一)总体成就,黄不及苏。

☚ 山谷体   韩苏 ☛

苏黄

北宋文学家苏轼、黄庭坚的合称。《宋史·文苑·黄庭坚传》:“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论书法者亦常以‘苏黄’并称。

苏黄su huang

Su and Huang(poets Su Shi and Huang Tingjian of the Song Dynast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0: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