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渔阳鼙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渔阳鼙鼓 渔阳鼙鼓yúyánɡpíɡǔ━━━┃ 喻战事发生。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 惊烟 揭竿 ☛ 战乱 战乱风尘 风埃 烟氛 烟埃 烽尘 烽燧 烽警 烽驿 刀火 兵难 兵燧 甲兵 氛埃 氛秽 氛雾 鸣镝 浊烟尘 ☚ 变乱 动乱 ☛ 渔阳鼙鼓成语。渔阳郡发生了战乱。原指唐代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渔阳:地名(今河北蓟县),唐节度使安禄山管辖的地域。鼙鼓: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比喻战事,战乱。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宋·文天祥《过平原作》诗:“一朝渔阳动鼙鼓,大河以北无坚城。” 渔阳鼙鼓渔阳郡发生了战乱。原指唐代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引申比喻为发生了战乱战事。渔阳:地名(今北京密云),唐节度使安禄山管辖的地域。鼙鼓: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唐代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渔阳鼙鼓yú yáng pí gǔwar-drums booming an outbreak of war 渔阳鼙鼓yúyánɡ-píɡǔ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渔阳:地名,唐天宝年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于此起兵作乱。鼙鼓:军中小鼓。后以“渔阳鼙鼓”指安禄山反叛之事。也泛指战事战乱。 渔阳鼙鼓yú yánɡ pí ɡǔ❶ 原指公元755年安禄山在渔阳举兵叛唐之事。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鼙鼓: 骑兵用的小鼓。 渔阳鼙鼓yu yang pi gu渔阳:地名,即今天津蓟县。鼙鼓:古代军中所用的小鼓。渔阳响起了战鼓。原指唐朝安禄山举兵反叛。后泛指战事发生。语本唐·白居易《长恨歌》:“~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渔阳鼙鼓yúyáng-pígǔ见“渔阳鞞鼓”。宋·辛弃疾《杏花天·嘲牡丹》:“~边风急,人在沉香亭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