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苏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林木部 > 灌木 > 鐵樹 > 蘇鐵
蘇鐵  sūtiě

即鐵樹。

苏铁sago cycas

Cycas revoluta,别名铁树、铁甲松等。苏铁科苏铁属常绿灌木。珍贵的古生孑遗植物。染色体数2n=2x=22。苏铁类植物最早出现于二亿多年前的古生代早二叠纪,中生代晚三叠纪至早白垩纪最为繁盛,晚白垩纪渐衰。现代苏铁类植物仅存1科11属约148种,中国有1属14种。中国栽培历史较久,古人将苏铁栽植于寺庙中,既供观赏,又添清雅气氛。现在城市绿化中普通应用。
形态特征、分布及习性 高达8m,树干圆柱形,多不分枝。叶着生于干端,呈棕榈状树型。羽状叶大,小羽片厚革质,条形,缘向下反卷, 达100对以上,上面深绿色而有光泽。雌雄异株。种子红褐色,被绒毛。花期5~8月,9~10月种子成熟。主产中国南部,在福建连江县均有自然分布。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多作露地栽培,其他各地多行盆栽。日本南部、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喜温暖湿润环境,能耐0℃左右短暂低温。喜光,不耐暴晒,可耐半阴。根肉质,不耐涝。在华南及四川、云南能露地过冬,并能开花结籽。在长江流域及北方因积温不足,开花不易,偶有开花结籽者。喜通风良好。土壤一般不拘,而以肥沃、微酸性砂质壤土为好。生长慢,寿命长约200年。


繁殖栽培 可用播种、分蘖法繁殖,后者应用较多。早春3~4月将萌蘖割下,栽在潮润的粗沙中,放半阴处养护,约2个月后陆续长出新根。根部有发达的珊瑚状根瘤菌,固氮能力强,一般可不施肥。高温干旱天气,叶面经常喷水,可防日灼。在冬寒地区,要及时移入温室。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叶斑病、干腐病、根腐病;虫害有苏铁肾圆盾蚧(Aionidiella spp.)、红腊蚧(Cero-plastes ceriferus)、苏铁牡蛎蚧(Lepidosaphes cycadicola)等多种蚧类。叶斑病可用抗菌类农药防治;干腐病清除腐烂部位后,涂刷多菌灵于患部;根腐病可导致全株死亡,要注意土壤排水,剪除腐烂根、换土。蚧虫蔓延很快,应及时刷除后再喷杀虫药。
园林应用 树形古朴秀丽,花大而奇特,是很好的盆栽材料,可用于布置庭院、大型厅堂、会场及居室等。叶片还是很好的插花装饰材料。此外,花、叶、种子俱入药。
同属中供观赏栽培种尚有:叉叶苏铁(C. mi-cholitzii),别名龙口苏铁,高达60cm,羽状叶长达3m,小叶呈叉状2回羽状深裂。产中国广西龙州。喜温暖。拳叶苏铁(C. circinalis),别名刺叶苏铁。羽状叶长达2m,大孢子叶厚而窄,常形不成雌花球。产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越南、印度及马达加斯加等地。中国南部有栽培。宽叶苏铁(C. balansae),树干矮,羽状叶长2.5m,小裂片边缘常波状。种子黄褐色,近卵圆形,喜温暖、半阴。产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及思茅、潞西等地;泰国、缅甸、越南有分布。四川苏铁(C.szechuanensis),树干易分叉,羽状叶长达3m,叶轴直立性强。中国四川成都及其附近地区有栽培。攀枝花苏铁(C. panzhihuaensis),高达2.5m,羽状叶长1.5m,种子橘红色,近圆球形。主产中国四川攀枝花市及附近金沙江干热河谷,喜阳,耐旱。海南苏铁(C. haina-nensis),羽状叶长2m,叶柄两侧之刺密生;大孢子顶生,裂片特宽大。产中国海南万宁县及海口等地。篦齿苏铁(C. pectinata),高达3m,上部常分枝。大孢子叶顶片篦齿状深裂,种子较大,卵圆形。产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等地,昆明一带常有栽培。印度、尼泊尔、锡金及中南半岛诸国也有分布。台湾苏铁(C. taiwani-ana),叶边缘扁平或稍反曲。高达3.5m,羽状叶长1.8m。主产中国台湾东部,海南也有分布。贵州苏铁(C. guizhouensis),高可达1m,羽状叶长达1.6m。产中国贵州兴义及云南东南部。

苏铁

苏铁,又称铁树和凤尾松,为苏铁科常绿棕榈状灌木或乔木,树干圆柱形且粗壮,不分枝,皮粗糙,呈暗褐色,周身密被宿存的叶基和叶痕,鳞片三角状卵形,树顶丛生一根根羽状的翠绿大叶,宛如那凤凰的尾巴随风翩翩飞舞,熠熠生辉。“凤尾蕉”、“凤尾松” 的别名,即由此而得。花果奇特: 单性花,雌雄异株,雌球花是由许多羽状叶片 (大孢子叶) 组成的,夏季在树顶开花,雄球花则是由许多鳞片状叶 (小孢子叶) 组成,象纺锤形的果实。其实,它们都不是真正的花和果,而是“似花非花,似果非果”。开花时节,苏铁的雌株花球上生有金褐色茸毛的羽片正“含苞待放”,似鸟巢,里面露出数十粒均匀圆润的红橙色种子,光彩夺目,其名 “凤凰蛋”。它的根,其上长满了珊瑚状的菌根,有强大的固氮能力,用以维持苏铁在石山中生存。
苏铁的故乡在南洋和我国的闽广等地,海南省汉族和黎族各地已普遍引种。性喜温暖、湿润,适生性强,在崎岖的山路、难走的泥石滩和怪石嶙峋中,它们星罗棋布,有的丛生石间,有的交掩成林,有的老态龙钟,有的铁骨铮铮,体态各有风采,真有些使人目不暇接。
苏铁是一类古老珍稀植物,是珍贵的森林类型,宝贵的植物基因库,如今有少数种类残存下来,成了著名的孑遗植物,这不但对植物和林木引种驯化有较大的参考价值,而且为研究古气候、古地理的变迁,为探索我国植物和森林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苏铁的用途极广。《本草纲目拾遗》记载: “凤凰蛋”有消食宽中之功,可除痰止嗽,益气润颜……。其茎髓富含淀粉,入药可止泻。嫩叶供食用,并取它茎髓部的淀粉,制成“西米”食品,味甘美。苏铁舒叶展凤尾,颇有古朴高雅的风姿,是南国庭园或古庙寺院观赏树种和林荫道树种的珍品。但由于利用过度,已处于渐危状态,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苏铁sago

Cycas revoluta Thunb.,又称铁树。苏铁科,苏铁属。常绿观赏木本。原产福建、台湾、广东等地;日本南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树干通常高约2 m,圆柱形,粗壮,极少分枝。叶集生树杆顶端,大型,坚硬,羽状分裂,裂片多达100对以上,线型,边缘向下反卷,有一中肋。花亦顶生,雌雄异株,雄球花圆柱形,雌球花扁圆。种子微扁、朱红色。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严寒,生长慢,寿命长,原产地10年生以上的树每年开花结实,但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由于日照较长,积温不足,难于开花。常用播种和分株繁殖,冬季气温低于0℃的地区必须盆栽室内越冬。适用于中心花坛和广场等公共场所摆设。种子可供药用,有治痢疾、止咳和止血之效。同属观赏种还有华南苏铁、攀枝花苏铁、四川苏铁、云南苏铁和贵州苏铁等。

苏铁

苏铁科常绿植物。又称铁树、辟火蕉、凤尾蕉。在中生代属全球性分布的大类树种。有人估计,每3棵树就有1棵属苏铁类。最早出现于二叠纪(2.5亿年前),中生代晚期(6500万年前)逐渐衰退。现在热带和亚热带还有分布,尚存有铁树等10个属。树干圆柱形,直立,密被宿存的木质叶基,高2~8 m,径粗50 cm。羽状叶数10片从茎的顶部生出,上层斜向上,下层向下弯,叶长75~200 cm,组成圆伞树冠。每个叶片羽状裂片达100对以上,条形、厚革质、坚硬,长9~18 cm,宽4~6 mm,边缘反转,先端渐窄有刺状尖头。上面深绿有光泽。雌雄异株,雄球花圆柱形,长30~70 cm,径8~15 cm,有短梗,小孢子叶窄楔形,长3.5~6 cm,花药常3个聚生。大孢子叶扁平,生于树干顶部羽状叶与鳞叶之间,常不形成球花或形成疏松的雌球花。大孢子叶中下部狭窄,两侧着生2~10枚胚珠。外种皮肉质,成熟时深橘红色,内种皮膜质。留土子叶2。苏铁是庭院树和盆栽观赏。干髓有淀粉可供食用。嫩叶和种子外种皮可食。大孢子叶和种子药用。苏铁属约60种,分布于亚洲、大洋洲、非洲东部。中国产17种。

苏铁

苏铁Cycas revoluta

又名“铁树”、“凤尾树”、“避火蕉”。裸子植物。苏铁科苏铁属常绿棕榈状树木。极少分枝,高2~4米,树干圆柱形,暗棕褐色,密被宿存的叶基和叶痕。大型羽状叶,着生于树干顶端,春季萌发新叶时,从顶部萌生出几十枚鲜绿大型羽状叶。叶轴略呈四方状圆形,靠柄处两侧有齿状刺,羽状裂片100对以上,条形,质坚硬,先端锐尖,边缘向下卷曲,暗绿色而有光泽。苏铁是雌雄异株植物,雄花球圆柱形。雌花球扁圆,直径25~40厘米。开花5~6月,种子成熟10~11月。铁树四季常绿,叶片挺直坚硬,开花和展叶时节,姿色更美。北方喜欢作盆花种植,十分雅致,大株布置庭园或公园入口两侧。西南各省多地栽于庭园。在华南植物园、深圳仙湖植物园,引种区成片种植。北方盆栽冬季放0℃以上冷室过冬,春季结合换盆或施肥,剪除下部的老叶或病残叶,使之树干整齐,树姿优美。

☚ 仙人掌   夹竹桃 ☛

苏铁

sago palm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