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桑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桑黄

中药名。

出《药性论》。别名:桑臣、桑耳、胡孙眼、桑黄菇。

为多孔菌科植物针层孔Phellinus igniarius(L.ex Fr.)Quél的子实体。味甘辛,无毒。治血崩,血淋,脱肛泻血,带下,经闭。内服:煎汤,3~6克;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
❶ 治血淋,脐腹及阴茎涩痛:岗谷树根皮45克,桑黄45克(微炙)。

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9克,以水一中盏,煎,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❷ 治脱肛泻血不止:香附30克(焙),桑黄30克(微炙)。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于食前,以粥饮下29丸。
❸ 治妇人劳损,月水不断,血竭暂止,小劳辄剧:桑黄捣罗为末,每于食前,以热酒调下6克。

(❶ 方以下出《圣惠方》)。含落叶松蕈酸(菌丝体不含落叶松蕈酸),脂肪酸(主要为C22、C24的饱和脂肪酸)、C23、C25的饱和烃、氨基酸(主要为甘氨酸、天门冬氨酸)、草酸、三萜酸、芳香酸、麦角甾醇,以及木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酯酶、蔗糖酶、麦芽糖酶、乳糖酶、纤维素酶等多种酶。

落叶松蕈酸有抑制汗腺分泌的作用,国外曾用于治盗汗,作用于数小时内开始,可持续24小时,剂量不能超过30毫克/次或100毫克/天,一般需连续用1~5天后方见较好疗效,无甚副作用。其作用机理虽经较多研究,但未完全阐明,与植物神经系统似无关系。

它并不抑制唾液腺的分泌。对局部有刺激性,口服大量可引起吐、泻,也不能作皮下注射。

有人报道,它有洋地黄样作用,低浓度能兴奋平滑肌,大剂量则发生抑制作用,中毒量可引起延脑中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先兴奋而后麻痹。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