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桑蠹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桑蠹虫 【名称出处】:《别录》 【概况】: 异名 蝤蛴(《诗经》),蝎、桑蠹、蛣虫屈(《尔雅》),桑蝎(《千金方》),桑虫(《图经本草》),蛀虫(《纲目》),桑蚕(《景岳全书》),铁炮虫(《动物学大辞典》),老母虫(《四川中药志》)。 基源 为天牛科刺肩天牛属昆虫桑天牛及星天牛属昆虫星天牛等近缘昆虫的幼虫干燥体。刺肩天牛属中国约3种、星天牛属中国约8种。其幼虫皆入药。 原动物 桑天牛Apriona germari(Hope).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Forster)。 桔褐天牛Nadezhidiela cantori(Hope) 余项参见“天牛”条。 。【生药】: 采集 冬季在桑、柳、柑橘等树干中捕取。 捕后用酒醉死,晒干或烘干。主产于四川。 鉴别 虫体呈长筒形而略扁,乳白色或淡黄色。嘴部色深,呈黄褐至黑褐色。 胸部3节,前胸较膨大,无足。腹部10节。 虫体外表多较粗糙,折断面呈黄白色。以粗壮、干燥、完整者为佳。 加工炮制 拣净杂质,和糯米入锅同炒,至米焦黑为度。 取出,筛去米,放凉即可。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药性】: 性味 甘,平。 有毒。 ❶ 《别录》:“味甘。” 归经 ❶ 《玉楸药解》:“入手少阴心、足厥阴肝经。” 功效 活血,祛瘀,通经。 主治 劳伤瘀血,血滞经闭,腰脊疼痛,崩漏,带下。 ❶ 《别录》:“主心暴痛,金疮肉生不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❶ 《千金方》:“治崩中漏下赤白:桑蝎(即桑蠹虫)烧灰,温酒服6g,日二。” 【医药家论述】: ❶ 张介宾《景岳全书·痘疹诠》:“桑虫用以发痘,尝遍考《本草》、痘疹诸书,皆所不载,及审其性质,不过为阴寒湿毒之虫耳。惟其有毒,所以亦能发痘;惟其寒湿,所以最能败脾。且发痘者,不从血气而从毒药,痘虽起而中则败矣,此与揠苗者何异。 矧以湿毒侵脾,稚弱何堪,故每见多服桑虫者,毒发则唇肤俱裂,脾败则泄泻不止。前之既覆,后可见矣。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