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蚕饲养summer and autumn mul-berry silkworm rearing夏秋季养蚕的技术措施。夏秋蚕是夏蚕、早秋蚕、中秋蚕及晚秋蚕的总称。饲养时间和饲养次数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别,中国的长江流域从6月中下旬开始,陆续饲养到10月中下旬。在6月到7月饲养的称夏蚕;7月到8月饲养的称早秋蚕;8月到9月饲养的称中秋蚕;9月到10月饲养的称晚秋蚕。夏秋季养蚕,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气候 整个夏秋季变化较大,前期高温、闷热,后期有低温、多湿、干燥、日夜温差大等多种复杂情况。例如中秋蚕,云南、山西、陕西、河北等省的气候适宜,江苏、浙江等省较差,广东、福建等地更差。一般说中国在7月份温度最高,但有的地区8月份上中旬气温仍很高。雨量的分布更不均匀,有的地区雨水以6~7月为多,黄河流域以7~8月为多,多雨遇到高温成为闷热,对养蚕是不利的。但干旱地区,适当的多雨,影响温度下降,同时对桑叶的生长有利。因此夏秋季养蚕必需根据当地的气候情况,慎重选择有利时机。 桑叶 夏秋季的桑叶,与春期不同。春期的桑和蚕的生长,基本上齐头并进,桑叶和蚕相适应,适熟叶容易采,夏秋期桑叶早已生长在树上,长得比春期快,适熟叶选采较难。夏蚕用叶,由于桑树夏伐后,新梢生长时间短,叶肉薄,桑叶往往偏嫩;早秋用叶,叶肉厚,叶质充实; 中秋及晚秋用叶,桑叶老硬,水分不足,虫口叶及病害叶多。 病虫害 夏秋期随着养蚕次数的增加,蚕室、蚕具重复使用的次数增多,在高温多湿条件下,病原微生物繁殖速度快,病原新鲜,毒性强,数量多,扩散面广;桑园病虫多,有些害虫的疾病可以传染给桑蚕。又夏秋期是农业生产重要时期,使用农药多,容易引起蚕的农药中毒。此外多化性蚕蛆蝇也较春蚕时多。 夏秋蚕饲养技术及安排如下: 合理安排蚕期 各地应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特点、桑叶生长情况、劳力及设备等条件,选择有利时机安排夏秋各期的养蚕。中国江、浙地区,夏蚕主要利用夏伐后的疏芽叶及秋条基部叶,夏期采叶量不宜过多,否则影响当年秋期和来年春期的桑叶产量,小蚕期可在春伐条上选采适熟叶,大蚕期结合删芽采叶,注意多留少删。秋蚕根据夏伐后枝条不断伸长、叶片不断增加、叶质不断成熟和硬化的特点,可分早秋、中秋、晚秋3期饲养。早秋蚕主要利用秋条基部成熟叶,以不超过枝条着叶数的50%为适当。中秋用叶应经常保留枝条顶端7~8叶,以利光合作用积累养分,充实枝条;晚秋蚕根据余叶多少来决定饲养量。广东地区夏季长,温度高,雨季长,雨量多,经常有台风侵袭;6~7月是芒种大暑季节,养第4~5造;8~9月是立秋处暑季节,养第6造;9~10月是白露至秋分季节,养第7造; 10~11月是寒露至立冬的季节,养第8造;由于气候特殊和桑树生长茂盛,一年养蚕次数多。河北等省夏蚕饲养在6~7月间,秋蚕是在8~9月间,由于秋期气温前高后低,有利于养好秋蚕。 选用蚕种 夏秋蚕期各期的环境条件不同,选用蚕种应有区别,如环境条件较差的蚕期,例如早秋蚕,宜选用体质强健、抗逆性、抗病性强的蚕品种,以利获得较稳定的产量。如环境条件较好的蚕期,例如中晚秋蚕可选养茧质好丝量多的春用蚕品种,以利于提高蚕茧产量及质量。 精心饲养和管理 夏秋蚕由于致病因素较多,需要重视消毒防病工作,做到每次蚕的事前、期中和事后都消毒,对病蚕严密隔离,重视蚕体蚕座消毒,防止病原扩散污染,小蚕期实行“三专一远”(三专:专室、专具<蚕具>专人;一远:小蚕室远离大蚕室、上蔟室)制度。发种、领种在夜间气温低时进行,温度避免超过29℃。认真做好补催青及收蚁工作,夏秋期气温高,蚕卵孵化早,蚁蚕行动活泼,容易饥饿疲劳,一定要在上午8时前收好蚁,做到当天孵化当天收蚁。为了增强蚕的体质,做到良桑饱食,为确保小蚕期叶质优良,宜选择能灌、能排、肥培管理好以及生长势旺的桑园作为小蚕专用桑园。桑叶在夏秋期高温下发散水分多,桑叶含水率低,采叶宜在早晨露水未干时进行,可采全天用叶量的70%,其余可在傍晚时采,傍晚采叶尽量推迟,日中不采叶。第1~2龄选采叶色嫩绿、手触柔软的桑叶,第3龄选采绿色叶,大蚕期由下向上采,摘叶留柄,保护腋芽,切不可一把捋下,做到吃多少桑采多少叶,缩短贮藏时间,贮放在低温多湿的场所、保证桑叶新鲜。小蚕用炕床、炕房饲养,每日给桑3~4次,经常检查温湿度并及时进行调节,遇温高时适当减少一定容积的饲养量,少开炕门,以减少外温对炕内温度的影响。小蚕桑叶保持新鲜,避免㯩沙堆积,注意眠起处理中的止桑和饷食。大蚕在夏秋各期的温度差别大,夏蚕和早秋蚕温高,中秋蚕温高或适宜,晚秋蚕温低。温高时选择宽敞荫凉便于通风换气的房屋养蚕,可在屋面盖柴草、屋前屋后搭凉棚、门窗外面挂草帘等等,白天气温高时,可在凉棚,草帘上喷井水,利用风扇增强气流,降低蚕室温度和换气,降温工作要在外温上升之前进行。在早晚气温低时,打开门窗换气纳凉。在闷热天气,蚕食桑不旺,宜采用多回薄饲、补给桑等方法,使蚕吃饱;在高温干燥的天气,白天可酌情吃湿叶,在早、晚气温适宜时适当增加给桑量,以补足白天高温时的食桑不足。在高温下,蚕生长发育快,要做到超前扩座,于各龄盛食期前扩足面积,确保蚕充分饱食,多撒隔沙材料,勤除沙,养蚕要做到三稀,即“蚕室内蚕架放得稀,蚕架上蚕匾放得稀,蚕匾内蚕头放得稀”。夏秋期有时客观环境条件较差,容易造成食桑不足而饿眠,或眠起不齐,致使蚕体虚弱,应加强处理及时提青,分批饲养,对不健康的迟眠蚕及时淘汰。晚秋在大蚕后期及上蔟时,注意防止温度低于20℃以下,低温时必须加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