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望江南 超然台作》·苏轼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密州(今山东诸城)北城墙上原有旧台,年久破败。苏轼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由杭州调任密州,第二年,将旧台“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并由在济南作官的弟弟苏辙命名曰“超然台”,苏轼因之作有著名的散文《超然台记》。这首词是他在熙宁九年(1076)清明节前一天登超然台时所作。苏轼是一位有卓越政见的思想家,他面对积贫积弱的宋王朝,心存君国,常忧黎元。作为太守的苏轼,他透过眼前自然界的阳春美景,看到了民间的疾苦和国家的祸患。所以词中“烟雨暗千家”的“暗”字,就不单是烟雨笼罩的自然情景,而是包含了作者心底深处忧国忧民的忧思暗影。他的“咨嗟”也就不光是对景怀乡之叹,而是掺和着密州民众的苦难“咨嗟”。他词中所谓“休对故人思”,实则不能不思的“故国”,也就不单指蜀中家园,也必然包括、甚至主要指的是京都所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