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巴尔干战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巴尔干战争

 ①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巴尔干同盟反对土耳其的战争。1912年10月,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四国组成的巴尔干同盟反对土耳其的战争开始。以保军为主力的同盟军在人数、装备上均占优势,土军节节败退。1913年双方签订《伦敦条约》,土耳其丧失除伊斯坦布尔和一小部分色雷斯以外的全部欧洲领土。保加利亚分得的领土最多。阿尔巴尼亚于1912年11月取得独立。这场战争结束了土耳其在巴尔干半岛的长期封建统治。②第二次巴尔干战争:这是一场争夺领土的非正义战争。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和土耳其对保加利亚的战争,于1913年爆发。保加利亚战败,签订《布加勒斯特和约》,保加利亚让出一部分土地,土耳其重新取得亚得里亚堡。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个帝国主义集团一直插手其间,使半岛各国关系更加复杂。这两次战争实际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奏。

巴尔干战争

❶巴尔干同盟反对土耳其的战争。1912年10月,因土耳其拒绝马其顿、色雷斯自治,门的内哥罗向土宣战。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先后参加反土战争。土耳其战败,放弃在巴尔干半岛的统治。
❷巴尔干各国之间的战争。1913年6月塞尔维亚与希腊订立反保联盟。保加利亚在德、奥支持下,对塞、希发动进攻。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和土耳其参战反保,保加利亚于同年7月投降。这次战争加剧了上述国家的矛盾,是第次世界大战的前奏。

巴尔干战争

❶巴尔干同盟(由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组成)对奥斯曼土耳其的战争。1912年10月9日,因土拒绝给马其顿和色雷斯以自治权,门的内哥罗对土宣战。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相继参战,盟军占有兵力兵器优势,土军节节败退,12月达成停火协议。土拒绝对方议和条件,次年2月3日战火再起。土战败,5月30日签订《伦敦和约》,土耳其欧洲部分除保留伊斯坦布尔及其附近的一小块土地外,其余全部割让给巴尔干4同盟国。
❷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因巴尔干同盟各国瓜分领土和协约国、同盟国的挑拨而引起。1913年6月29日保加利亚进攻希腊和塞尔维亚。随后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和土耳其对保宣战。保四面受敌,全线溃败,7月29日投降,8月10日签订《布加勒斯特和约》,丧失大片土地。巴尔干战争导致国际关系进一步恶化,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中,火炮和机枪火力进一步加强,步兵开始采用疏散队形。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