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虎蒙古旧部名。亦作巴尔呼。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前居巴儿忽真河流域之巴儿忽部。清初为漠北外喀尔喀蒙古之属部。有陈巴尔虎和新巴尔虎之分。康熙年间,其一部附清,编十五佐,附牧察哈尔,后迁呼伦贝尔,编入驻防旗分,不隶理藩院,称陈巴尔虎。又乾隆年间,另一部附清,由外兴安岭南迁呼伦县东南伊敏河沿岸,新编入旗,有二十四佐,称新巴尔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建有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 巴尔虎蒙古部名。亦作巴尔呼。居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有谓源出《蒙古秘史》所记居于巴尔忽真河流域之巴儿忽部。清代有陈巴尔虎和新巴尔虎之分。阵巴尔虎原有十五佐,康熙(1662——1722)中,附牧察哈尔,后迁隶布特哈八旗。雍正十年(1732),复自其中抽调275人迁驻呼伦贝尔草原。民国八年(1919),与自索伦左翼分出之陈巴尔虎合编为今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原有24佐,雍正十二年(1734),由外兴安岭南迁呼伦贝尔,编为新巴尔虎左翼四旗,驻牧哈拉哈河、乌尔逊河、呼伦湖东岸,及主新巴尔虎右翼四旗,驻牧乌尔逊河、呼伦湖西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