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苎麻施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苎麻施肥fertilization of ramie

根据苎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结合土壤的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而采取的施肥技术。
需肥特性
苎麻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通常用地下茎繁殖。地下茎为根状茎,各处长出不定根。一部分膨大成肉质根(萝卜根),其主要作用是贮存养分。萝卜根与其它形状的地下茎,如跑马根、龙头根、扁担根、汇集成强大麻蔸。麻蔸每季萌发出地上茎,长成麻株。苎麻的生物学产量很高,每生产100千克原麻一般需氮(N)10.0~15.6千克、磷(P2O5)2.6~3.8千克、钾(K2O)13.6~19.4千克,N:P2O5:K2O约为1:0.3:1。由于苎麻一年收三季,三季麻所处的生长条件(光照、气温、雨量、土壤供肥性能)不同,所以,每季麻的生育特性及需肥特性彼此均不相同。此外,苎麻又是多年生作物,幼龄、壮龄及老龄麻的生长与生产能力也各不相同。各季麻所吸收的氮、磷、钾因生育期而异。其数量见下表。
苗期 苎麻苗期的延续时间长短不一,头麻苗期长,约需30天左右。二麻、三麻苗期较短,均在10天以内,而且上、下季紧密衔接,上季麻收获时,下季麻幼芽已开始出土。幼苗萌发出土及健壮生长,主要决定于地下肉质根中贮藏物质贮存量以及外部营养条件和气象条件。头麻苗期空气湿度较大,气温较低,幼苗生长速度慢,从而使苗期拖长。二麻苗期气温及湿度适宜,幼苗一开始就迅速生长,到第二个星期即可转入旺长期。三麻苗期正是南方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干旱季节,如果遇上1~2次雨,第一个星期即开始迅速生长。由于三苎麻不同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的吸收量季麻之间存在上述差别,所以,苗期对养分的吸收也就有所不同。头麻苗期吸收的氮、磷、钾最多,其次为二麻,以三麻为最少。这与各季麻的干物质积累量是一致的。麻株中的养分含量以苗期为最高,以后随着生育期的延续而逐渐降低。与中、后期相比,麻株苗期的吸肥量毕竟是较少的。由于前期麻株养分的相对含量高,但吸肥量少,分株生长稳健。

生育期季别占全生育期总量的比例(%)
干物质NP2O5K2O
出苗至齐苗头麻
二麻
三麻
9.1
11.5
9.9
17.2
20.1
16.3
17.8
25.1
24.1
20.3
12.6
10.2
齐苗至封行头麻
二麻
三麻
15.4
20.3
23.2
16.4
22.5
28.7
16.9
25.7
27.5
17.2
15.3
24.8
封行至黑脚头麻
二麻
三麻
42.2
27.3
31.0
42.4
37.1
26.9
37.3
27.1
40.1
32.6
25.1
17.3
黑脚至成熟头麻
二麻
三麻
33.3
40.9
35.9
24.0
20.3
28.1
28.0
22.1
8.0
29.9
47.0
47.7

注:表中头麻产量每公顷882千克,二麻产量为每公顷1828千克,三麻产量为每公顷778.5千克,三季麻总产为每公顷2688.5千克
封行期 齐苗至封行。麻株齐苗后生长开始加快,不久即可封行。封行期三季麻的干物质积累量比苗期明显增加,其中以三麻为最多,依次为二麻,头麻。从氮、磷、钾的吸收量来看,到封行时,头麻对养分的吸收较为均衡: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为各自总量的33.6%、34.7%、37.5%,而二麻和三麻则不同,二麻的氮、磷、钾吸收量分别为42.6%、50.8%和27.9%,三麻的氮、磷、钾吸收量分别为 45.0%、51.6%和35.0%,二者有相似之处。这与各季麻的生长特点有关。头麻一生的生长是由慢到快再转慢的过程,二麻、三麻的生长是由快到慢,尔后接近停止。此外,麻株地上部的生长与地下部的生长是交替进行的。例如,头麻前期地上部生长较慢,地下部的生长较快,地下部的生长所需的氮、磷、钾量比地上部要少。头麻前期地下部的快速生长,不但有利于头麻的后期生长,而且还有助于二麻、三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以及营养物质在地下茎中的贮存,为三季麻的增产打下基础。
黑脚期 从封行到黑脚(黑秆1/3)。此期,三季麻均旺盛生长,所以又称为旺长期。该期麻株所积累的干物质,如按每公顷的千克数计算,以头麻最多,二、三麻尚不足头麻的1/2;可是按占总干重的百分数计,头、二、三麻分别为各自总量的2/5、1/4和1/3左右。三季麻对养分的吸收与干物质积累大体上是相适应的,但是,营养元素种类不同,吸收的养分也有差别。到黑脚时,头、二、三麻所积累的氮分别达76.0%、79.7%和71.9%,磷分别为72.0%、77.9%和91.7%,钾分别为70.1%、53.0%和52.3%。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三麻积累磷的数量较多。这是因为三麻在本生育期内气温高,干物质积累速度快,迫切需要较多的磷用来促进细胞分裂,增强呼吸作用,维持正常的能量代谢。封行到黑脚期,是高产麻株吸收氮、磷、钾的高峰期,也是头麻氮、磷营养的最大效率期。可是二、三麻前期生长较快,封行早,所以,这两季麻的氮、磷营养最大效率期在齐苗至黑脚期。在这个时期重施氮追肥效果最好。
纤维成熟期 从黑脚(黑秆1/3)到黑秆离梢部30厘米左右时。在麻株生长期间,前、中期茎高和茎重增加快,中、后期麻皮厚度增加较快。麻皮干物质积累高峰,头、二麻在封行到黑秆始期,三麻在黑秆始期至成熟期。纤维成熟期期间,麻株体内的代谢过程已由旺长期碳、氮代谢并盛的阶段转为以碳素代谢为主的阶段,光合产物向麻皮中大量运输,用以形成韧皮细胞,继而在其中合成纤维。为此,需要大量的钾及一部分磷。磷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转化,钾能加速碳水化合物的运输、纤维素的积累和细胞壁的加厚,从而提高纤维品质。成熟期是各季麻的钾营养最大效率期,二麻、三麻在该期所吸收的钾分别达总量的47.0%和47.7%。在成熟期,当地上部分生长减退后,光合产物除用于纤维的合成外,还有一部分转移到地下部以淀粉的形态贮存在萝卜根和地下茎中,用于下季麻幼芽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所以,各季麻成熟期的营养水平不宜过高。
施肥技术
苎麻的施肥技术因麻龄而有所不同。苎麻栽后的麻蔸可持续生长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栽后的1~2年,苎麻田为新麻园,从第三年起,每蔸麻的有效茎数、麻茎高度和纤维产量即可接近或达到常年的水平,为壮龄麻园。生长多年后,麻蔸拥挤,麻株长势减退,生长矮小,产量低,就成了老龄麻园。麻龄不同,施肥技术也不一样。
新麻园 新麻栽植前应结合深耕重施有机肥作基肥,用量为土杂肥每公顷75吨以上,人粪尿10吨左右,饼肥1.5吨左右,化肥磷(P2O5)70~100千克,钾(K2O)75~110千克。苗高20厘米时,每公顷施人畜粪3吨,或化肥氮(N)8~10千克作提苗肥。苗高40厘米左右时,结合深中耕每公顷施人畜粪9吨(或化肥氮20千克),促进发蔸。苗高50厘米左右时,合理追施壮秆肥,每公顷施化肥氮70~105千克,撒施(趁雨)或结合中耕浅覆土。春栽的新麻到平常二麻收获的季节,苗高1.2米以上、黑秆2/3以上时,便可破秆收麻(第一次收麻)。破秆时间过早时麻蔸未能贮存足够的营养物质,发芽少而弱,以后几年都会减产。收麻后,应及时追肥,每公顷施人畜粪9000千克,或化肥氮20~30千克,使下季麻快速生长,到平常三麻的收获节,当年还可再收一季麻。新麻园的冬季培蔸和翌年二龄新麻的施肥技术,基本与壮龄麻园相同。
壮龄麻园 苎麻的冬培是保证苎麻高产、稳产和三季麻平衡增产的关键性措施,而重施冬肥则是冬培的主要内容之一。苎麻冬肥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冬肥中的迟效性有机肥施入土中之后为土壤微生物提供能源物质,促进微生物的活动,增强有机肥及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分解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能适当地提高地温。释放出的速效养分能被苎麻根系所吸收,并贮存在萝卜根和地下茎中,供来年春季新芽萌发时及时利用,有利于孕芽,壮芽,出壮苗。冬肥又是来年三季麻的基肥。由于一年三收,消耗养分较多,所以,增施基肥对苎麻增产尤为重要。此外,苎麻栽后在同一地方生长多年,有机肥的改土作用也比种其他一年生作物时更大。冬肥一般用土杂肥,配合一定数量的氮肥和磷、钾肥。土杂肥用量为每公顷75吨以上。磷、钾肥的施用依土壤速效磷、钾含量而定。土壤速效磷(P2O5)含量高于45毫克/千克,增施磷肥增产效果不显著。土壤速效钾高于175毫克/千克,钾肥无效。土壤速效磷、钾含量如果明显低于上述指标,应酌情施用磷、钾肥,用量为每公顷P2O5 35~55千克,K2O 150千克。冬肥施用时期一般在霜后雪前,施用方法为穴施或条施,施肥深度约15厘米。土杂肥施后深锄10多厘米,然后浅覆土,效果更好,作基肥用的磷、钾肥尽量与土杂肥混合在一起施用,以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苎麻适宜的土壤pH值为5.5~7.5。酸性较强的土壤(pH值<5.0)种苎麻时,应每隔2~3年在冬季施用一次适量的石灰,以调节酸度和补充钙营养。壮龄麻园全年三季麻追肥的原则是头麻前轻中重后补,二、三麻前重后轻。据试验,在每公顷施人畜粪30吨的基础上,三季麻氮素追肥的总用量为每公顷175~240千克。追肥的上述用量只能说明追肥的氮素水平。在苎麻生产中往往是用多种肥料作追肥。南方历来用人畜粪尿对水作追肥。饼肥也用作追肥。这些肥料除提供较多的氮素外,还能提供磷、钾等其他营养元素。头麻生长期长,一般追肥三次。第一次叫提苗肥。出苗后立即施用,每公顷施对水的人畜粪尿7500千克左右。第二次是壮苗肥。苗高30厘米时施用,每公顷施化肥氮50~70千克,或饼肥750~900千克。饼肥不但能加速头麻的生长,对二麻的生长也有促进作用。齐苗前施用的这两次肥能增加有效分株数,使麻株稳健生长。第三次肥为壮秆肥。在麻株封行时施用,每公顷施化肥氮35~45千克,以满足头麻旺长期对养分的大量需求。此时,南方麻区土壤水热条件已有明显好转,土壤本身的潜在养分及有机肥的有效化过程加快,释放出的养分也能供头麻吸收和利用。二麻生长期短,分株出土后长势较猛,齐苗后即进入旺长期,因此,头麻收获后应及早重施追肥。一般是早、晚收头麻,下午二麻追肥,一次追足,每公顷施对水的人畜粪尿12吨,或结合喷水,施化肥氮70~100千克。到封行前再根据生长情况施一次追肥,长势正常时也可不施。三麻生长期虽然比二麻长,但生长期内气温是逐渐下降的,而且在出苗后一个月能长到1~2米高才好。为了充分利用前期较好的水、热等自然条件,促进麻株生长,三麻苗期追肥既要早(不能晚于8月23日)又要狠,每公顷施对水的人畜粪尿12吨,掺化肥氮20~25千克。追肥应与中耕松土相结合,效果更好。
老龄麻园
老龄麻已趋向衰老,应及时更新、复壮。一般正常的更新期,在丘陵山区为三四十年,在滨湖麻区为一二十年。对老龄麻园的三季麻除按壮龄麻那样追肥外,还应重施暖性冬肥。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