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银行Huā qí yín hángС ти банк花旗银行美国大商业银行。1955年由纽约花旗银行和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合并组成,取名纽约第一花旗银行。1962年改名第一花旗银行。1976年3月改称现名。在国内外设有许多分支机构。是第1家在国外开设分行的美国银行。总行在纽约。 花旗银行Citi Corp.美国和世界最大的跨国银行之一。总管理处设在纽约。1812年6月16日由纽约一些商人创办,当时名叫纽约城市银行,初创时,经营与拉丁美洲贸易有关的金融业务。1865年7月改名为纽约国民城市银行。1976年3月改名城市银行。由于旧中国称其为花旗银行,故沿用至今。在香港称其为万国宝通银行。该行是美国最先在国外设立分行的银行,也是美国最早向消费者提供贷款的银行。1897年该行设立对外贸易部,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外汇买卖和其他与贸易有关的金融业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向美国和世界各国消费者提供贷款、证券买卖、信用卡、旅行支票等。80年代中期以前,一直列世界大银行前茅。花旗银行在美国的40个州及93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600余家分行、办事处和分支机构。1991年年底拥有资本68.13亿美元,列世界第29位;资产总额2153.55亿美元,税前利润为2.21亿美元。1998年,拥有资产总额6686.41亿美元,销售额为764.31亿美元,利润额为58.07亿美元。在美国《财富》杂志评出的1998年世界500家大企业中,名列第16位。 花旗银行 花旗银行美资在华主要银行。在香港称万国宝通银行。总行在纽约,创设于1901年。1902年在上海设立分行,是美国政府指定的在华国库代理人,赋予中国庚子赔款利息支付的管理权。又在广州、北京、汉口、天津、哈尔滨、大连等地设有分行,而以上海分行为管辖行。20世纪初,参与“四国银行团”对清政府的湖广铁路借款和“六国银行团”(后退出)对北洋政府的借款。1934年,由于美国的白银政策,导致中国白银外流,上海花旗银行运出的白银达数千万两。1935年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向美国出售白银7500万盎斯,花旗银行和大通银行受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委托,代理执行装运白银任务。1941年4月,中英美平准基金委员会成立,指定花旗银行、大通银行为美金结汇银行。太平洋战争时,被日军指定三菱银行接管。日本投降后复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行于1950年12月23日宣布停业。中国改革开放后,在一些大城市设立分行或代表处。 ☚ 通济隆公司 美丰银行 ☛ 花旗银行 花旗银行The 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亦称“万国宝通银行”,创立于1812年。总行设美国纽约。上海、天津、汉口等地设有分行,该行是美国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工具。 ☚ 住友银行 荷兰银行 ☛ 花旗银行 花旗银行Citicorp或First National City Bank美国金融业垄断组织。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私营商业银行。第一花旗(持股) 公司的主要企业。第一花旗财团的金融中心。联邦储备系统及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成员。前身是纽约市民银行,创立于1812年,由洛克菲勒家族与斯提耳曼家族控制。1865年成为联邦立案银行,改名为纽约市国民银行,曾在美国银行界中独占鳌头。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银行遭受了沉重打击,业务剧减,逐渐脱离洛克菲勒财团,曾在金融活动方面依附于摩根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战和50年代,业务得到恢复和扩充,在竞争中活跃。1955年兼并了纽约第一国民银行,改名为纽约第一花旗银行。1962年更名为第一花旗银行 (Fir-st National City Bank),1976年3月改称现名。70年代始,该行广泛经营各种金融业务,包括消费信贷、投资银行业务、股票证券、信托、计算机服务等。在美国各大银行中发展很快,到1980年跃居世界第一大银行。总行设在纽约,同美国一些大公司关系密切,与该行互任董事的有150多家大公司。该行十分注意吸收个人存款,大力发展信托业务,是纽约市吸收中小额存款最多的银行,在美国银行中信托部业务规模最大。此外该行还经营租赁业务,设有租赁部和国内国际租赁公司各一家,所拥有的波音747飞机仅次于泛美航空公司。在一些重大的金融活动中,该行一般先于他人走在前面。60年代末带头成立单一银行持股公司,首先使用名目繁多的吸收存款新项目,在历次金融危机中多次带头提高或降低利率。该行一贯注重扩充分支机构,1983年拥有国内分支机构200多个,并在9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1,300多个海外分支机构,是美国第一家在海外开设分行的银行。解放前曾在中国北京、天津、上海、汉口、大连、广州、哈尔滨等地设有分行,并发行过钞票,是美国对中国扩张经济势力的主要金融机构。解放后,设在中国的机构清理结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实行,从1983年始,该行先后在北京、深圳、上海等地设立办事处或代表处。该行1980年海外存款占存款总额的72%,国际业务利润在美国银行中最高。1984年末资产总额1,427.32亿美元,存款903.49亿美元,股本64.26亿美元,净利息收入43.19亿美元,从业人员7.1万人。资产总额和股本均为资本主义世界各大银行之首。 ☚ 山一证券公司 美洲银行 ☛ 花旗银行 花旗银行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Citibank美国大商业银行。花旗公司的主要企业。1955年由纽约花旗银行和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合并为纽约第一花旗银行。1962年改为第一花旗银行,1976年3月1日改称现名。70年代以来实力增长最快,控制了不少军火、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等大工业公司及几十家公司的股票.租赁业务发展很快,设有租赁部,还有国内外租赁分公司各一家。它在美国率先发放消费信贷,最早在美国推行万能记账卡和可流通的大额存单,也是第一个在外国设分行的美国银行。在国内有分支机构200多家,在9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1300多个海外分支机构。国际业务在美国商业银行中居首位。主要资金来源是吸收国内外存款。资金运用主要是发放国内外贷款和进行证券投资。1984年持股公司资产额1505.9亿美元,在世界大银行中居于首位。1988年资产额2076.66亿美元,存款额1569.61亿美元,近年来,由于日本大银行发展很快,它退居第10位。总行设在纽约。 ☚ 美国的银行控股公司 美洲银行公司 ☛ 花旗银行 花旗银行美国大商业银行。花旗公司 (1968年建立) 的主要企业。1955年由纽约花旗银行(1812年建立) 和纽约第一国民银行 (1863年建立) 合并而成,取名“纽约第一花旗银行”。1962年更名为“第一花旗银行”,1976年3月改为现名。纽约花旗银行的前身是纽约城市银行,1812年由斯提耳曼家族创立,经营与拉丁美洲贸易有关的金融业务。它是美国金融中心华尔街最老的银行之一,1865年该行取得国民银行执照,改为纽约花旗银行。19世纪末20世纪初,斯提尔曼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牢牢地控制了该行,将它作为美孚石油系统的金融调度中心。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后,该行脱离洛克菲勒财团,自成系统,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并趁50年代的企业兼并浪潮之机兼并了纽约第一国民银行。为克服花旗银行在国内业务上所受的地理限制,同时加强其在国内和世界市场的竞争地位,该行于1967年制定了新的业务战略,做出了三项重要决定: (1) 建立银行持股公司; (2) 加强全球性金融业务; (3) 面向客户,根据客户需要办理各种业务。1968年10月,建立了单一银行持股公司——美国花旗公司。该行的业务从服务对象上分,主要有: 对各种机构的银行业务,主要是对国内外企业,政府及政府机构提供全面的银行业务; 对个人服务的银行业务,主要是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消费者提供全面的业务服务。从资金运用上看,该行主要是发放国内外贷款。贷款净额一般占资产总额的2/3,其中,海外贷款占贷款总额的1/2以上。贷款项目有工商业贷款,抵押贷款,不动产贷款,金融机构、政府及官方机构贷款,消费信贷 (如个人贷款、汽车贷款、住宅改善贷款) 等; 此外还有一部分证券投资、租赁信贷等业务。该行国内分支机构有300多个,在94个国家和地区有1 500多个海外分支机构,是第一家在海外开设分行的美国银行,总行在纽约。该行1902年在我国上海开设分行,中文译名为“万国宝通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撤销,1987年又在深圳重设分行。1987年资产总额达198 388百万美元,居世界500家大商业银行第8位。 ☚ 农业信贷系统 美洲银行 ☛ 花旗银行美国对近代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金融机构。1812年成立,总行设纽约。1902年起, 相继在上海、天津、汉口、北京、哈尔滨、大连、广州等地设分行。1907年起在中国发行纸币,因中国人民拒用,被迫于1934年陆续收回,停止流通。抗日战争初期,该行在敌占区与日伪勾结,照常营业。1941年后被日军接管。抗战胜利后,由国民党政府发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