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油药名。出 《日华子诸家本草》。又名蕉油、芭蕉汁、芭蕉树水。为芭蕉科植物芭蕉Musa basjoo Sieb. et Zucc. 近根部茎中的液汁。甘,寒。疏风,清热,止渴,解毒。 ❶治风热头痛,烦渴,红丝疔。内服: 50~250毫升。 ❷治风痫病,晕闷欲倒。服后取吐。 ❸治痈疽肿毒,烫伤,外涂患处; 中耳炎,滴入耳内。 芭蕉油bā jiāo yóu《本草纲目》草部第15卷甘蕉(4)。药名。 【基原】为芭蕉科植物芭蕉Musa basjoo Sieb.et Zucc.茎叶的液汁。 【别名】芭蕉汁(《卫生杂兴》),芭蕉树水。(《中级医刊》(5):57,1959)。 【性味】 ❶《日华子本草》:“冷,无毒。” ❷《本草纲目》:“甘,冷,无毒。” 【功用主治】清热,止渴,解毒。治热病烦渴,惊风,癫痫,高血压头痛,疔疮痈疽,烫火伤。 ❶《日华子本草》:“治头风热并女人发落,止烦渴及烫火疮。” ❷《本草图经》:“治暗风病,涎作暑闷欲倒者,饮之得吐便瘥。” ❸《岭南采药录》:“外涂痈疽,结核热。” ❹《贵州民间方药集》:“治中耳炎。” ❺《四川中药志》:“内服一小碗治红丝疔疮;外擦脑顶,治高血压头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