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节节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节节高 节节高高明 《琵琶记》 ![]() 全曲十句:5△,3△,7△。3△,3△,3△。7△,7△。7△,7△。曲中仄声韵多用去声为宜。末四句可俱作平起,如《浣纱记·同盟》:“群邦谁似姬家盛,定看海宇扬名姓。离筵一散各回营,辕门火速传飞令。”末句作拗句者极少,如有些曲谱在引用《琵琶记》此曲时,将原句改为“暗中不惜流年换”。《玉玦记·交兵》、《玉簪记·谈经》,皆减第八句。〔节节高〕主要用在〔梁州新郎〕或〔贺新郎〕之后联接成套,但〔梁州新郎〕与〔贺新郎〕不可同时并用。亦偶可用在〔南吕〕其他曲牌之后,如《玉玦记·交兵》用〔柰子花〕二支、〔金钱花〕二支、〔节节高〕三支,《投梭记·逆节》用〔琐窗郎〕二支、〔节节高〕二支。亦有单用者,如《明珠记·激乱》叠用〔节节高〕二支。一名〔生姜芽〕。出《张协状元》,但已有很大发展。与北〔黄钟〕不同。以〔节节高〕为主的集曲有:〔节节令〕、〔节节金莲〕,见《南词简谱》。 ☚ 贺新郎 一江风 ☛ ![]() ![]() ![]() ![]() 节节高〈彩〉江南地区指腊月廿四祭灶时的甘蔗。 节节高旧时民俗。在农历每年正月初一插芝麻梗于屋檐头,以祈日日上进,称之为“节节高”。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二十《熙朝盛事》:“正月朔曰……插芝麻梗于檐头,谓之‘节节高’。” 芝麻开花——节节高芝麻: 油料作物,每一开花,就往上长一节。比喻日子越过越好,或事物不断发展、提高,情况越来越好。 节节高jié jié gāo〈名〉 芝麻开花——节节高喻越来越好,或一天比一天进步,地位逐渐提高。 淌了二水的高粱——节节高见“芝麻开花——节节高”。 芝麻开花——节节高芝麻:一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油料作物。芝麻每开一层花,就往高长一节。高:双关,本指芝麻花高,转指生活幸福、优越。 拔节的高粱节节高;节节上升 笋子变竹子越来越高;节节高 雨后的竹笋节节高;节节上升 惊蛰后的竹笋节节高 芝麻开花节节高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下) > 節慶部 > 春 > 節節高 節節高 jiéjiégāo 江南舊俗,每年元旦家家在房檐頭插冬青枝和芝蔴梗,或以甘蔗竿支門,取年勝年之意,故稱。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熙朝樂事》:“正月朔日……插芝麻梗於簷頭,謂之節節高。”《古今圖書集成·歲功典》卷二十二引《江南志書·嘉定縣》:“正月元旦以炒虚豆與人,謂之有投……插冬青枝、芝蔴萁於簷頭,謂之節節高。”清光緒二十四年《杭州府志·風俗三》:“今俗元旦開門,以蔗竿支門,曰節節高。” 节节高jié jié gāo旧时医药业谓金石斛。《切口·药行业》:“节节高: 金石斛也。” 节节高 节节高曲牌名。北曲属黄钟宫。字数定格及韵式据清·周祥钰《九宫大成谱》,作四、四、四、四、三、三、三、六(八句)。北曲 〔村里迓鼓〕、南曲 〔生姜芽〕也都叫“节节高”。戏曲中亦有同名伴奏乐曲,亦名 〔柳摇金合头〕。取自南曲 〔柳摇金〕的末四句。以笛或唢呐演奏,多用以伴奏礼仪动作。如京剧《草桥关》姚期同马武等交接印信时所用。也可用为剧中演奏乐器时的“效果”,如京剧《鱼肠剑》伍子胥的吹箫。又京剧反二黄唱腔中的一种特殊曲调,亦名“节节高,”如《宇宙锋》中“一声来唤”后所使用的长腔即是。 ☚ 哭相思 懒画眉 ☛ 节节高 俗语说“芝麻开花节节高”。用于祝颂一个人有好运道。 字数:28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专肃奉恳,即请勋安 良辰吉日 ☛ 向某个方向发展 向某个方向发展向前发展:进(进动;上进;前进) 向上 ☚ 发展 进展 ☛ 节节高 节节高农历正月初一,插芝麻梗,以示“芝麻开花节节高”,期望家道隆盛。 ☚ 客来敬茶 抛绣球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