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节能减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节能减排jié nénɡ jiǎn páiэконóмия энергоресýрсов и уменьшéние вбросов

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jiénéng-jiǎnpái

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气体排放量。
 ❍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 节能灯   节奴 ☛

节能减排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reduction

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

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 (包括三废和噪声等) 的排放。包括节能和减排两大技术领域,二者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节能必定减排,而减排却未必节能,减排项目必须加强节能技术的应用,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衡,以避免因片面追求减排结果而造成的能耗激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所称节约能源 (简称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我国快速增长的能源消耗和过高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促使政府在2006年年初提出,希望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两成、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一成。这两个指标结合在一起,就是 “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 出自于我国 “十一五” 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 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根据这两个指标,如中国GDP年均增长一成,五年内就需要节能6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硫620多万吨、化学需氧量570多万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 《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和总体要求。主要目标是: 到201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十一五” 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549万吨减少到2295万吨,化学需氧量(COD) 由1414万吨减少到1273万吨; 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国家 “十二五规划” 明确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即到201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 单位GDP能耗下降16%;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3.1%,从8.3%到11.4%;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10%的目标。此外,“十二五” 规划中还明确了主要污染物控制总类,在 “十一五” 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碳这两个类别基础上,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两个类别的污染物控制指标。“十二五” 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更加明确了国家节能减排的决心。
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是:
❶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结构。继续严把土地、信贷 “两个闸门” 和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必须满足的土地、环保、节能等 “六项必要条件”,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制定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❷强化污染防治,全面实施重点工程。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水资源节约项目,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推动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多渠道筹措节能减排资金。
❸创新模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深化循环经济试点,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全面推进清洁生产。组织编制重点行业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制定和发布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国债资金支持一批循环经济项目。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对节能减排目标未完成的企业,加大实行清洁生产审核的力度,限期实施清洁生产改造方案。
❹依靠科技,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加快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强节能环保电力调度,加快培育节能技术服务体系,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化发展。

☚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   节能减排潜力 ☛

节能减排

conserve energy and reduce emission;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3: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