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锢之祸
东汉后期曾出现两次一批正直官僚、士人因反对宦官专政而被禁锢甚至处死的事件。 第一次党锢之祸发生于公元166年。汉桓帝时,宦官专政,政治腐败,引起严重社会危机。当时在一些官僚、士人的支持下,京都洛阳的太学生讨论政治、抨击宦官,造成“清议”的风气。司隶校尉李膺,不避权贵,裁冶不法,很受“清议”推崇。 他捕杀宦官党羽张朔,与宦官结仇。宦官集团乃使人诬告李膺等人“诽讪朝廷,疑乱风俗”。李膺、陈实等200多人被下狱严讯。后虽被赦归乡里,但还要禁锢本地,终身不许作官。 第二次党锢之祸发生于灵帝时期,延续10年之久。 除著名党人李膺、杜密、范滂等百余人被捕后死于狱中外,其他被诬为“党人”而死、徙、废、禁的士人达六七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