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师古乐官名。《周礼·舞师》:“舞师掌教兵舞,帅而舞山川之祭祀。” 《左传·襄公十年》:“宋公享晋侯于楚丘,请以桑林……舞师题以旌夏,晋侯惧而退,入于房。”杜预注:“师,乐师也。”孔颖达疏:“舞师,乐人之师,主陈设乐事者也。谓舞初入之时,舞师建旌夏以引舞人而入,以题识其舞人之首。” 舞师古乐官名。掌礼仪中的舞蹈。《周礼·地官·舞师》:“~掌教兵舞,帅而舞山川之祭祀。” 舞师 舞师官名。西周时期置。掌教兵舞蹈。《周礼·地官司徒》: “舞师: 下士2人,胥4人,舞徒40人。” “舞师,掌教兵舞。” ☚ 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副都指挥使 仵作 ☛ 舞师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有舞师,掌教学舞者,于祭祀时舞之。春秋时宋设国置此官,《左传·襄公十年》:“舞师题以旌夏。”疏:“舞初入之时,舞师建旌夏以引舞人而入。” 舞师乐工名,隶大晟府,文、武二舞舞人。按登歌之制,文舞六十四人,执籥翟;武舞六十四人,执干戚,各为八佾。宣和二年八月定员编制为一百五十人。参赴登歌演出时,每日特支食钱二百文(《宋会要·职官》22之26、《宋会要 ·乐》5之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