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天津地区草甸植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天津地区草甸植被分布在宝坻一带,由洼地失水干涸后形成,即由洼地沼泽植被演替而来,昔日“水乡泽国”的景色已被干旱草地植被所代替,土壤干旱龟裂,仅有耐旱植物,如白茅、狗尾草、虎尾草等生长。由于种类成分混杂,并且受放牧、垦殖、放荒的影响,植物群落无明显优势种,群落外貌不整齐,多呈斑块状不均匀分布,且不稳定。随水分的变化而变化,在大水淹没的情况下,可立即还原成芦苇沼泽植被。群落总盖度为70%。群落高度平均30厘米左右,层次不明显,外貌不整齐,除此以外,荒苇的生长频度较大,达80%,但生长发育不良,仅有20厘米高,且分散分布,其它成分如牛鞭草、虎尾草、阿尔泰狗娃花等,均呈团块状镶嵌分布。此外,还有苦荬菜、雅葱、野西瓜苗、车前、马唐、蛇床、鹅绒藤、黄芪、山绿石、碱苑、刺儿菜、茼麻、苣荬菜等,均属杂草成分。在群落中分散分布,覆盖度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