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直流电疗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直流电疗法galvanism

又称贾伐尼(Galvani)电流疗法。应用低电压的平稳直流电,通过畜体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治疗作用主要在阴极,可消除炎症,加速再生,使疤痕组织软化,黏连松解和消散。治疗时根据需要用对置或并置法,安置两个电极。小电极为主电极,连接阴极;大电极为辅助电极,连接阳极。电极与皮肤之间衬以常水浸湿的约1 cm厚的绒布垫,周边比电极板大1~1.5 cm。电流密度的配量为0.3~0.5 mA/cm2。每次通电15~25 min,每日或隔日一次,10~20次为一疗程。适用于亚急性或慢性炎症等,如神经炎、腱炎、腱鞘炎、黏液囊炎、肌炎、关节炎、关节周围炎、术后黏连、面神经麻痹、周围神经损伤等。禁忌症为恶病质、湿疹、有出血倾向及不能耐受直流电的病畜。

直流电疗法direct current electrotherapy

系利用直流电疗机通过一定的电流强度,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方法。多用于神经衰弱、神经炎、神经痛、周围神经麻痹、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头痛、关节炎、肌炎等。对直流电敏感及恶性肿瘤等禁用。

直流电疗法direct current therapy

是应用直流电作用于机体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直流电通过人体可改变组织的兴奋性与渗透性,加速新陈代谢,亦可通过节段反射治疗深部脏器的疾病。直流电疗法能促进神经再生、骨折愈合和治疗静脉血栓等疾病。

直流电疗法

直流电疗法

直流电疗法是将直流电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自18世纪80年代意大利学者Galvani利用电流引起蛙肌收缩,随后其他学者发明化学电池以来,不少人对直流电的生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进行了较深入的观察研究。目前,除单独应用直流电外,还常利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导入体内或将直流电与其他物理因子联合应用。
理化基础 当导体两端存在电位差时,带电粒子在导体中按一定方向移动,就产生电流。直流电是一种方向固定且强度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电流,所以又称恒流电或稳恒直流电。若以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电流强度,稳恒直流电的波形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直流电疗法应用的就是稳恒直流电。
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向异名电极移动,于电极上获得或失去电子而变为中性原子或原子团。这些原子或原子团可以直接析出,或和溶媒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产物。以上过程称为电解。人体中含有大量氯化钠,直流电通过时在阴极下产生氢氧化钠和氢气; 在阳极下产生盐酸和氧气,从而影响组织的酸碱度和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直流电通过胶体溶液时,分散质向一极移动,称为电; 分散媒向另一极移动, 称为电渗。 因为人体内体液偏碱性,蛋白质中的羧基释出氢离子而带负电荷,所以在直流电作用下,蛋白质向阳极移动,水向阴极移动。由于电泳和电渗的结果,使阳极和阴极下的胶体密度、细胞膜通透性等发生变化。
生理作用 直流电通过人体时,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反应,其主要作用如下:
离子浓度的变化 人体中含有碳、氢、氧、氮、硫、磷、氯、钠、钾、钙、镁、铁等元素。其中许多元素是以离子状态存在于体内。在直流电作用下,电场内组织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向异名电极移动,引起离子浓度的变化,这是直流电生理作用的主要基础。离子移动的速度与离子的化合价、水化膜厚度、溶媒性质等有关。离子的化合价愈大,水化膜愈厚,则移动速度愈慢。例如二价的Ca++、Mg++移动速度要比一价的K+、Na+慢得多。溶媒的粘度愈大,离子移动的阻力也愈大。在生物体内,细胞膜对离子移动有较大阻力,一部分阳离子滞留在靠近阳极侧的细胞膜外,而一部分阴离子则聚集在靠近阴极侧的细胞膜外,因此在细胞膜与组织液交界处形成离子的堆积,阻碍阳离子继续向阴极移动和阴离子向阳极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极化。由于极化而产生与外加直流电相反方向的电位差(极化电动势),使直流电的通过受到一定的阻力。随着通电时间的延长,在细胞膜上聚集的离子愈多,极化电动势愈大。因此,进行直流电疗一般每次不超过30分钟。直流电所致的电解作用使阳极下产生酸性电解产物,阴极下形成碱性电解产物。不同电极下H+与OH-浓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局部组织的pH值,后者的改变可引起蛋白质胶体结构、细胞膜功能等的变化。
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细胞膜的通透性与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状态、局部pH值变化、水分含量等密切相关。膜蛋白和人体中许多蛋白质一样,多带负电,其等电点偏酸。在正常情况下,膜蛋白为一层水化膜所包围,蛋白分子间互相排斥,保持一定的分散度。如果膜蛋白的负电荷被中和,分子间的斥力将消失,蛋白分子即易于聚结,而当水化膜被破坏时,聚结的蛋白质就能凝集沉淀。在直流电阳极的作用下,正电荷抵销了膜蛋白的负电性,因此使膜蛋白分子易于聚结,同时由于电渗的作用,阳极下水分减少,蛋白分子的水化减弱,也促使蛋白质聚结,致使细胞膜变得致密,通透性降低。在直流电阴极的作用下,由于负电荷多,使膜蛋白的负电性加强,蛋白分子间的斥力增加,同时因电渗的作用使水分增加,所以膜蛋白的分散度增加,不易聚结,表现为细胞膜疏松,通透性增高。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可直接影响到膜内外的物质交换,细胞的新陈代谢以及组织兴奋性等变化。
对组织兴奋性的影响 弱或中等强度的直流电通过机体时,阳极下组织的兴奋性降低,阴极下兴奋性升高。但是如果电流强度较大和通电时间较长,则阳极下组织的兴奋性先降低,以后逐步恢复到接近正常的水平; 而阴极下则兴奋性先升高,然后逐渐降低,甚至完全消失,称为阴极抑制。直流电场内组织兴奋性的变化与电极下离子浓度、细胞膜电位、膜通透性的变化等因素有关。在正常情况下,体内的一价与二价金属离子浓度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与K+、Na+、Ca++、Mg++的比例密切相关。如果K+、Na+增多或Ca++、Mg++减少,组织的兴奋性增高; 反之,则兴奋性降低。通直流电时,由于一价离子的移动速度大于二价离子,结果阴极下K+、Na+聚集较多,而在阳极下Ca++、Mg++浓度相对地较高,因此在阴极区兴奋性升高,阳极区兴奋性降低。此外,K+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含量相对地增加,组织的兴奋性升高;而Ca++能增强胆碱酯酶的活性,促使乙酰胆碱分解,表现为兴奋性降低。细胞未受刺激时,膜内、外两侧存在一定的电位差,即静息电位或膜电位,膜外为正,膜内为负。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可使膜电位消除,产生去极化,就引起细胞的兴奋; 当极化状态增强,即产生超极化时,膜电位升高,就能引起细胞的抑制,在直流电阴极下,由于负电荷中和了膜外原有的正电荷,削弱了膜外的正电性,结果使膜电位下降甚至消除而产生去极化,因此引起兴奋。反之,在阳极下,正电荷加强了膜外的正电性,使膜电位升高,形成超极化状态,所以兴奋性下降。细胞膜内外Na+、K+等离子的浓度不同,膜外的Na+浓度比膜内高得多,而膜内的K+和有机负离子的浓度远比膜外高。细胞膜能使K+自由通过,而对Na+、有机离子等有阻挡作用。膜电位的大小,取决于膜内外K+的浓度差和K+的弥散。在直流电阴极下,细胞膜的通透性增高,离子转移较前容易,极化过程减弱或消除,因而使兴奋性升高。但当通电时间过长,电流强度过大时,膜结构更加疏松,通透性过度增加,就失去了对离子的选择性阻挡作用,因此不能维持膜电位,丧失了兴奋的基本条件,表现为阴极抑制。在阳极下,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阻碍离子的转运,不利于去极化,因而兴奋性降低。但通电时间较长,Ca++受阳极排斥而逐渐减少,细胞膜的致密程度下降,组织兴奋性转为正常。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直流电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时,因电极位置、极性、电流强度等不同可引起不同的反应。例如给因士的年中毒而正在抽搐的动物通直流电,当阳极置于延脑部位,阴极置于下颌时,抽搐立即减轻甚至消失; 若将电极极性变换,抽搐反而加重。于脊髓部通下行直流电(阳极置于项部,阴极置于腰骶部),可使膝反射减弱; 而上行电流 (阳极置于腰骶部,阴极置于项部)则使反射亢进。对患风湿性舞蹈病的儿童通下行直流电,不自主运动迅速消失; 而上行直流电能使不随意动作再现或加剧。以稳恒直流电刺激运动神经,不能使其所支配的肌肉收缩,而断续直流电则能使运动神经兴奋,引起肌肉收缩。由于运动神经兴奋的基础是局部离子浓度的变化,变化愈大,反应愈显著,如果直流电强度不变或缓慢地发生变化,离子因扩散而不能积聚到足以引起神经兴奋的浓度,就不出现肌肉收缩反应。直流电通过人体时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引起一定的感觉。当电流强度较低时,有蚁行感,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加,可有针刺、刺痛、灼痛等感觉。急骤增加或减弱电流强度,可引起明显疼痛;缓慢地增减电流强度,疼痛感不明显。随着通电时间的延长,直流电所引起的刺激感逐渐减弱。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对直流电所引起的感觉反应并不完全相同,这与各部位的皮肤电阻及神经末梢的分布不同有关。当直流电通过眼球或其附近时,可引起视觉反应,通常为闪光感或看到不同颜色的圆环。将一电极置于耳屏前,另一电极置于项部,接通直流电,对健康人不引起听觉反应,而当有颅内病变或听神经周围组织水肿、充血等使导电性增强时,则通电后可听到噪音。因前庭器官对直流电较敏感,在耳部通电时可引起前庭反应。若将一电极置于耳屏接阴极,另一电极置枕部接阳极,健康人在电流强度达2~10mA时,开始发生眩晕。电流强度增至5~20mA时,可出现眼球水平震颤。上述反应亢进或减弱,提示前庭器官有病理变化。以直流电刺激舌体,可引起明显的味觉反应,感到有金属味,这是由于直流电本身以及唾液电解后的产物刺激味觉神经末梢所致。将电极置于口腔粘膜、颊部等区域,通电时口内亦可有金属味。 应用直流电刺激皮肤或粘膜感受器, 可通过植物神经反射引起相应部位器官和组织的血液循环、营养状态、生理功能等方面的反应。大面积皮肤受刺激时,神经冲动还可向上传至视丘和视丘下中枢,并影响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从而引起全身性反应。
治疗作用 可有以下几个方面。
调整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功能 在直流电作用下,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得到调整,植物神经功能趋于平衡。临床上常应用直流电领区反射疗法,以治疗多种疾病。因领区皮肤由脊髓下颈段、上胸段的神经根所支配,从这些脊髓节段的侧索发出的节前纤维达交感神经干的胸1~4交感节,并构成颈上、颈中、颈下神经节,所以直流电作用于领区时,可通过反射途径影响颅内中枢神经、颈部、上肢、头部以及胸腔器官的血液循环、营养和功能状态。在乳腺区通直流电,可通过反射作用治疗妇女盆腔器官炎症、子宫功能性出血等。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在直流电作用下,局部皮肤充血,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尤以阴极区为明显。充血反应并不限于局部皮肤,深层组织的毛细血管网亦舒张。直流电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电流刺激皮肤,通过神经反射途径使毛细血管舒张,另外与组胺及血管活性肽物质的释放有关。组胺可直接使微动脉舒张,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加宽,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直流电除引起局部充血外,还可通过节段反射使相应部位器官和组织的血液循环加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改善组织营养和代谢 由于直流电能使血管舒张,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因此组织的血液供应和营养得到改善。此外,直流电阴极下膜蛋白的分散度增加,细胞膜变疏松,通透性增高,物质经膜的交换增快,代谢加强,从而有利于提高组织细胞的生活力,加速病理产物的清除。因此,直流电可用于治疗慢性炎症、营养不良性溃疡,促进神经再生等。直流电疗时出现的镇痛作用,也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和缺氧状态,减少致痛化学介质等有关。
其他作用 由于电渗作用,阴极下水分增多,阳极下水分减少,临床上常利用直流电阴极促使瘢痕软化,阳极促使局部皮肤干燥以治疗多汗症。直流电对静脉内形成的血栓有一定作用,血栓先从阳极侧松脱,然后向阴极侧退缩,最后血栓机化,血管重新开放。此外,利用电解作用可进行拔毛和去除寻常疣、掌跖疣等。近年发现,在微量直流电阴极作用下,骨折的愈合过程加快。治疗设备 医用直流电疗机的原理是利用电子管或晶体管将交流电经全波整流变成脉动直流电,再经滤波和稳压装置而获得稳恒直流电,输出电压不超过100V,电流强度不超过100mA。进行直流电疗时应用的金属电极板通常为铅质薄片。在通电过程中,电极下产生的电解产物可引起化学性灼伤,因此在金属电极板与皮肤之间必需放置一个以常水浸湿的布衬垫。衬垫的厚度约为1cm,周边比电极板大1~1.5cm。治疗时常用两个大小不同的电极,其中面积较小的电极板上的电流密度 (单位面积的电流强度) 大,称为主电极; 面积较大的电极板上的电流密度小,称为辅电极。为防止湿布衬垫沾湿衣物,可用防水织物、塑料布等覆盖。此外,还需配备导线、夹子以及沙袋、绷带或尼龙搭扣等固定电极用品。
治疗方法 根据治疗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极板和衬垫。先将衬垫用温水浸湿,紧贴在治疗部位的皮肤上,然后在衬垫上放置电极板与防湿的塑料布,并适当固定。用金属夹子将电极板与导线联接,导线与直流电疗机的输出端相联。安置及联接妥当后,即可通电治疗。治疗时的电流密度一般指主电极衬垫上每平方厘米的电流强度,成人常用0.03~0.1mA/cm2,儿童为0.02~0.08mA/cm2。进行面、颈等部位治疗以及反射疗法时,电流密度可适当降低。通电时间一般为15~25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10~20次为一疗程。直流电疗的方法繁多,以下列举几种较常用的方法:
局部直流电疗法 电极放置的方法有两种,即对置法与并置法。行对置法治疗时,将一个电极放在躯干或肢体的一侧,另一电极放在躯干或该肢体的对侧面,这种方法适用于局部和较深的病灶。行并置法治疗时,将两个电极放在治疗部位的同一侧,适用于范围较广或较表浅的病灶。
领区直流电疗法 一个披肩形电极 (面积约为800~1,000cm2)置于上背部、肩和锁骨上区, 接阳极; 另一个面积400~600cm2的电极置于腰骶部,接阴极。电流强度6mA,通电时间6分钟,每隔一次递增2mA、2分钟至16mA、16分钟为止。
直流电鼻粘膜反射疗法 将浸湿的棉条塞入鼻腔与鼻粘膜贴紧,在露出鼻孔外的棉条下放置一个1×3cm的电极板; 或用棉条包绕末端裸露的导线,浸湿后塞入鼻腔作为主电极。辅电极7×10cm,置于枕部。电流强度1~2mA,每次10~20分钟。
眼-枕部直流电疗法 两个直径为3~4cm的圆形电极置于闭合的眼上睑,用分叉导线与治疗机的一极相联;辅电极7×10cm,置于枕部,与另一极相联。电流强度2~4mA,每次10~20分钟。
穴位直流电疗法 将直径1.5cm左右的小圆形电极置于穴位上进行治疗。一般每次取穴2~4个,选穴的方法可参照针灸治疗用穴。
主要适应证 神经炎、神经痛、周围神经损伤、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失调、高血压病、溃疡病、慢性胃炎、关节炎、术后瘢疤粘连、血栓性静脉炎、过敏性鼻炎、前列腺炎、慢性附件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禁忌证 高热、恶病质、心力衰竭、急性湿疹、有出血倾向等。

☚ 电疗法   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 ☛
0001548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