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Jiù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晋大夫舅犯之后也。姬姓,狐氏。晋惠公、文公皆狐氏甥,故以犯为舅,因以为氏。” 《中国姓氏大全》、《姓氏词典》 皆列有二源: ❶ “晋大夫狐偃,为文公重耳之舅,因以为氏。” 源于狐姓。 ❷ “晋大夫舅犯之后”源于姬姓。(按: 误矣。狐偃,字子犯。因为文公母舅,故或称 “舅犯”。狐偃、舅犯,实同一个人,不当分为二源。) 舅 舅jiù❶古时天子对异姓诸侯或诸侯对异姓大夫的称呼。《小雅·伐木》二章: “既有肥羜,以速诸舅。”孔《疏》:“既有肥羜之牡,以召诸舅而食之。”王先谦《集疏》:“礼:天子谓同姓诸侯、诸侯谓同姓大夫皆曰父,异姓则称舅,故曰诸父、诸舅也。愚案: 诗是周公所作,故依文王尊为天子后称之曰父舅。” ❷舅父。对母亲兄弟的称呼。 《小雅·弁》三章: “岂伊异人,兄弟甥舅。”郑《笺》:“岂有异人疏远者乎?谓吾舅者,吾谓之甥。”朱熹《集传》: “甥舅,谓母姑姊妹妻族也。” 《大雅·崧高》五章: “往䢋王舅, 南土是保”孔《疏》: “既赐其物又叹而送之往去已,此王之舅也,当于南方之土于是安居之矣。” ☚ 鼠 舅氏 ☛ 舅读音j·iu(ˋ),为iu韵目,属ou—iu韵部。其九切,上,有韵。 ❶母亲的弟兄,叫舅舅。 ❷妻的弟兄,叫舅子。 ❸古代称丈夫的父亲,叫舅姑。 上一条: 桕 下一条: 旧 舅〔jiu〕 qeut bix; ghobjongx. 舅表兄弟 〔jiu biao xiong di〕bud dex. 舅父 〔jiu fu〕 ghob jongx;ab nel. 舅妈 〔jiu ma〕 gioub niangl. 舅母 〔jiu mu〕gioub niangl. 舅子 〔jiu·zi〕 goud nel; budqub. 舅《广韵》其九·有;gû‖jiù见下。 舅{}五6613①名郎。粤语。广西合浦。《合浦民歌》:「未嫁~时~讲天,嫁到~门断火烟。」②名母亲的姐妹。西南官话。四川南川。1931年《南川县志》:「称母之姊妹亦曰姨娘或曰~,与母之兄弟同称也。」   舅jiù❶母亲的兄弟(dì) △ 母~∣~父。 ❷妻子的兄弟(dì) △ 妻~|大~子。 ★舅舅 舅妈 舅母 舅爷 舅❶母亲的弟兄:~~︱~父︱~母。 ❷妻的弟兄:妻~。 ❸丈夫的父亲:~姑。 舅jiù❶ 母亲的弟兄:舅父│舅舅│大舅。 ❷ 妻子的弟兄:妻舅│小舅子。 ❸ 丈夫的父亲:舅姑。 ❹ 姓。 舅jiù
舅jiù舅夫之父曰舅。《禮記·檀弓下》: “昔者吾舅死於虎。” 鄭玄注: “夫之父曰舅。”《禮記·坊記》: “子云: 昏禮,壻親迎,見於舅姑,舅姑承子以授壻,恐事之違也。” 鄭玄注: “舅姑,妻之父母也。妻之父爲外舅,妻之母爲外姑。” 甥←→舅shēng ← → jiù甥:外甥。 舅:舅父。 【例】 韩侯取妻,汾王之甥,蹶父之子。(《诗经·大雅·韩奕》)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诗经·秦风·渭阳》)
舅←→姑jiù ← → gū舅:妻子的弟兄。 姑:丈夫的姐妹。 【例】 [杨行密]妻,延寿姐也。行密泣曰: “吾丧明,诸子幼,得舅代我,无忧矣。”(北宋·欧阳修 宋祁:《新唐书·朱延寿传》) 何况我们女子,婆媳、妯娌、姑嫂团在一处,第一件要紧的是和气,其次就要大家取乐了。(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舅jiù〖名词〗 母亲的兄或弟(3)。《子革对灵王》:齐,王舅也。——齐君是天子的舅父。《陈情表》: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到了四岁的时候,舅父又强行改变了母亲守节的志愿。《柳子厚墓志铭》:葬子厚于万年之墓者,舅弟卢遵。——安葬柳子厚在万年县墓地的人,是他的舅弟卢遵。 舅jiù❶ 舅舅,母亲的兄或弟。李密《陈情表》:“行年四岁,~夺母志。”(舅夺母志:舅父强迫母亲改嫁。)王安石《伤仲永》:“还自扬州,复到~家。” ❷ 丈夫的父亲。《礼记·檀弓下》:“昔者吾~死于虎,吾夫又死焉。”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姑。”(姑:丈夫的母亲。) ❸ 妻子的父亲。《礼记·坊礼》:“昏礼,婿亲迎,见于~姑。”《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献帝~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 舅*jiuBECB ❶舅父,母亲的弟或兄:大~/三~。 ❷妻子的弟或兄,也称“舅子”:妻~/大~子/小~子。 ❸<文>丈夫的父亲(见《尔雅》)。 ❹<文>妻子的父亲(见《礼记》)。 男性家属 男性家属与祖父同辈的人:祖(~父;~母) 父亲的伯父:伯公 伯祖 祖父母和父亲:重亲 父的兄:伯(伯伯;伯父;大伯;阿伯) 世父 大爷 父亲的堂兄:从伯 父亲的兄弟:从父 诸父 父的弟:叔(叔叔;叔父;叔郎;阿叔) 季父 对人称自己的叔父:家叔 伯父,叔父:阿父 堂房叔父:从叔 最小的叔父:季父 夫的父母:公婆 公姥 姑妐 翁姑 姑嫜 公公婆婆 阿家阿翁 称夫之父母:舅姑 对丈夫的父母或对别人的公婆的敬称:尊嫜 尊章 夫的父:公(公公) 妐 嫜 舅 翁 兄弟的儿子:侄(侄子;侄儿;小侄;阿侄;子侄) 犹子 从子 阿咸 小阮 犹儿 比儿 同族兄弟之子:族子 能光耀门庭的子侄:谢玉 谢家树 谢家宝树 谢庭兰玉 谢兰燕娃 依庭玉树 玉树盈阶 玉树芝兰 玉树芳兰 庭下兰玉 庭阶兰玉 庭前玉树 ☚ 家属 女性亲属 ☛
称妻方亲属 称妻方亲属夫称妻父母:岳 公姥 妻的父:妻公 妇公 外父 夫称妻父:舅 翁(冰翁;妇翁;岳翁;乐翁) 岳父 岳公 岳丈 丈人泰山 冰叟 乐冰 岳父和女婿:翁婿 冰玉 甥舅 岳父和女婿的美称:冰清玉润 冰玉清润 夫称妻母:岳母 丈母(丈母娘) 泰水 婆母 儿称母父:外祖(外祖父) 外公 家公 大父 儿称母的母亲:姥(姥姥) 外婆 外祖母 妻的弟兄:舅(舅子;妻舅;舅父;舅氏;舅舅) 妻弟:内弟 小舅子 妻子的哥哥:内兄 妻的姊妹:姨(~姨;大~) 母的兄或弟:渭阳 大舅:长舅 元舅 母的兄弟媳:妗(妗妗;妗娘) 舅母 舅妈 母的姐或妹:姨(姨妈;姨母;姨娘;阿姨) 从母 母亲的姐妹夫:姨父 姨夫 姨丈 ☚ 家族中的人 亲族 ☛ 舅 舅❶指“舅父”,即母之兄或弟。 ❷指夫之父或妻之父。参见“舅姑”。 ❸旧时对妻之兄或弟之称谓。《新唐书·朱延寿传》: “杨行密妻,延寿姊也。行密泣曰:‘吾丧明,诸子幼,得舅代我,无忧矣。’” ☚ 婶 舅父 ☛ 舅jiù❶称母亲的弟兄。如:大舅,小舅。 ❷称妻的弟兄。如:妻舅,小舅子。 舅jiù❶ (舅父,母亲的兄弟) mother's brother;uncle ❷ (妻子的弟兄) wife's brother;brother-in-law ❸ [书] (丈夫的父亲) husband's father ❹ (姓氏) a surname: ~ 犯 Jiu Fan ◆舅父 mother's brother;uncle; 舅舅 [口] mother's brother;uncle; 舅妈 [口] wife of mother's brother;aunt; 舅母 wife of mother's brother;aunt; 舅子 [口] wife's brother ;brother-in-law 舅(1)对母亲兄弟的称呼。《尔雅·释亲》:“母之昆弟为舅,母之从父昆弟为从舅。”《说文》:“母之兄弟为舅,妻之父为外舅。”舅与甥为对称,《尔雅·释亲》:“谓我舅者,吾谓之甥也。”《左传》文公二年:“凡君即位,好舅甥,修昏姻,娶元妃以奉粢盛,孝也。”《战国策·楚策四》:“李园不治国,王之舅也。”李园为考烈王之妻兄,称舅者,从王子之称也。(2)天子称异姓诸侯,诸侯称异姓大夫,多因婚姻关系而称舅。《诗经·小雅·伐木》:“既有肥牡,以速诸舅。”毛传:“人子谓同姓诸侯,诸侯谓同姓大夫皆曰父,异姓则称舅。” 舅jiù(13画)
  【提示】上面的臼,中间是两短横,不要错连成一横。下面是田和力,不要错写成中间一撇上下贯通。中间的田,第一个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右两边相离。 *舅jiù13画 臼部 (1) 〈书〉 丈夫的父亲: ~姑(公婆)。 (2) 母亲的兄或弟: ~父|~母|大~|二~。 (3) 妻子的兄或弟: 妻~|大~子|小~子。 舅 ☚ 男 力部 ☛ 舅jiù古代形声字。从男,臼声。小篆、隶书的结构是左臼右男,横列。宋代以前才作臼上男下,到现在。指母亲的弟兄。古代又指妻的父亲,又称丈夫的父亲。如:舅姑。就是公婆。约战国以后,对妻的弟兄也称舅。如:妻舅|小舅子。 舅★常◎常
jiù形声,从男,臼声,本义为母亲的兄或弟,引申为妻子的兄或弟、丈夫的父亲等。舅 篆 隶jiù【析形】形声字。古文字形从男,臼声。楷书字形改左右结构为上下结构。 【释义】《说文》:“母之兄弟为舅,妻之父为外舅。”本义指母亲的兄弟,即舅父。又指丈夫的父亲,与“姑”(丈夫的母亲)相对。与之对应的,妻子的父亲称为[外舅]。舅兼表母亲的兄弟和丈夫的父亲,与古代姑表兄妹结合的婚俗有关,女子嫁给母亲的兄弟(舅舅)的儿子,则舅舅与公公实为一人。妻子的兄弟即子女的舅父,故后又指妻子的兄弟,如[小舅子]。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In ancient character the meaningful part is男(nán,male)and the phonetic component is臼(jiù). 【original meaning】 The mother's broth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