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脉病
本病系指黑脉出现粗隆肿痛为特征的病症,又称 “黑痹”。此病在临床上多表现为热症,寒症偶见。正如《蒙医金匮》所云:“黑脉者,血之处也,希拉赖血以存,是故黑脉病当属热症。”其发病多由血、希拉偏盛,以热势灼伤黑脉壁,或巴达干粘液增多,滞留于黑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局部失养所致。过度劳累,长期站立,跌扑外伤,汗出当风冒寒,或久卧寒湿之地等均为诱发本病之因素。主要表现为患脉粗隆肿胀,僵滞麻木,酸楚刺痛,或长脉疮。治宜调理三根,通脉活血为原则。药物宜投三子十七味汤主之。本病又分寒热两症型,随症施治。
热盛型 黑脉坚硬肿赤,局部灼痛,脉象数而大,小便黄。治宜以清热为主,药物主剂加银硃二十五味散或冬青十八味散交替服。同时配合放血外治。病在上身者取射后脉,病在下身者取踝脉或腓肠肌脉。
寒盛型 症见患脉色白、麻木、僵滞痹痛,局部有冷感,脉象缓弱,尿灰白。治宜以祛寒为主,药物主剂与清浊五味散或英雄十八味散交替用白酒冲服。若肩背刺痛明显则用甘草、龙胆草共熬成之膏剂加红花四味散内服,能缓解疼痛。并酌情配合温泉、热罨等外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