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舂榔争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舂榔争蛙 舂榔争蛙产生于明末清初。是一种带有祭礼性质的体育活动。每年的初一、初二举行,每次活动10天左右。舂榔争蛙由若干队参加,各队选派一名评判员。各队自备铜鼓4个,皮鼓一个,叉一付,4根长木棍,4根短木棍,棺材形木榔一个,场地中央立一根高约3丈的竹杆,杆顶挂4只青蛙。比赛时,各队按节奏击鼓打叉,运动员用长、短棍有节奏地对打、敲击木榔。舂榔节奏大体分为“一巴郎、二巴郎”直至“九巴郎”。当击到第三巴郎时,各队派一名爬杆技术较高的运动员,手执一只用竹子编成的蝴蝶,爬上本方竹杆,挂上蝴蝶,取下一只青蛙,跑回自己的队伍,来回4次,直至把杆顶上的青蛙取光。然后再爬上场中的大竹杆,挂上蝴蝶,取下杆上的大青蛙,跑回自己的队伍,先者为胜。 ☚ 特朗 打陀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