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自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自得zì dé

(字)应傃,宋代人,绍兴进士,官至文林郎。


自得zì dé

(字)熊梦祥,又叫蒙祥,晚号松云道人,元代人,工画。

自得

自得

与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在其理论发展中变化形成多层含义。首先,它是指对感官享受的审美超越,语见《淮南子·原道训》:“吾所谓乐者,人得其得者。夫得其得者,不以奢为乐,不以廉为悲,与阴俱闭,与阳俱开。……圣人不以心役物,不以欲滑和。是故其为欢不忻忻,其为悲不惙惙。万方百变,消摇而无所定,吾独慷慨遗物,而与道同出,是故有以自得之也。乔木之下,空穴之中,足以适情,无以自得也。……是何则?不以内乐外,而以外乐内,乐作而喜,曲终而悲,悲喜转而相生,精神乱营,不得须臾平。察其所以不得其形,而日以伤生,失其得者也。”刘安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自得”,所论渊源于道家的宇宙论。他所谓“自得”,是不受外物引诱、超越世俗悲欢,即以“与道同出”的方式超越自我,超越外物。这又叫“以内乐外”。乐由内生,不由外得,故曰“自得”。所以,“自得”并非强调审美过程中的自我与个性,而是强调泯灭感性自我而复归于本体的大我,从人性与道的契合中获得了最高的审美感受,也就是道家所说的“无乐之乐”或曰“极乐”。其次,“自得”引入文艺创作,指作者从自己的独特人格和独特情思出发,而获得独特的审美发现和个性化的创作。语见唐独孤及《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其诗大略以古之比兴,就今之声律,……丽曲感动,逸思奔发,则天机独得,有非师资所奖。”其言“独得”,意同“自得”,指艺术风格方面的天才独创,师心自得。又如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云:“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于诗亦然。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所称“自得”,是说超越一切形迹和法度之外,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去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和审美发现。明袁宏道加以继承和发扬,又进一步强调“自我”的主体意识的张扬和艺术创作个性特征的表现。其《与张幼于》云:“仆求自得而已,他则何敢知? 近日湖上诸作,尤觉秽杂,去唐愈远,然愈自得意。”而清黄宗羲也以“自得”论诗,强调真情实感,偏于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并从中获得对审美规律的独特解悟。其《安邑马义云诗序》曰:“昔诚斋(杨万里)自序,始学江西,既学后山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晚乃学唐人绝句,后官荆溪,忽若有悟,遂谢去前学,而后涣然自得。”他称杨万里在创作中的“自得”,强调从生活中来,要求诗人自己去发现“诗材”,发现美,去进行独立的审美创造。后来贺贻孙在《与友人论文书》中,又深入了一层:“以吾之手,以吾之性,以吾之才……引而伸之,触类而通,……若夫言之所不能道,则在足下深思而自得者矣。”所论“自得”,是从创作者的独特审美悟性出发,着眼于对文艺创作规律的自觉把握。再次,“自得”又可引申指读者在欣赏作品时所获得的独特审美感受和独到的艺术见解。如宋张鎡《诗学规范》云:“苏尚书符,东坡先生之孙,尝与世人论诗,……大凡文字,须是自得自到,不可随人转也。”这是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强调“自得”的美学意义。这样,“自得”之义,理论上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促进了古代诗歌创作和欣赏的健康发展。

☚ 直寻   六义 ☛

自得zìdé

〈形〉自己感觉十分得意或舒适:洋洋自得│怡然自得。
【同义】踌躇│得意。
【反义】失意。

自得

自觉得意。语见《史记·晏婴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身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

自得zìdé

自己感到得意或舒适。形容人、样子、神气、行为、动作等。例如:
❶ 休假的时候,作歌谱曲,吹拉弹唱,十分自得。
❷ “这还不算完!”郭祥颇有一点自得的神气。(魏巍《东方》)
❸ “不,”文采仍然很自得地说,“同志,你别急嘛,当然不会这样,……”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❹ 他觉得胜利在望了,自得地点了点头。
“自得”可以跟有关形容词连用,例如:
❺ 看他那安闲自得的样子,你就知道他赢棋了!

自得

(1次) 悠然自得其乐;自有所得。澹无为而~《远》

自得zì dé

自得其乐。《远游》:“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蒋骥注:“自得,即恬愉之意。”

自得zì dé

自己感到得意:自己又念了一遍,自觉无挂碍,中心~,便上床睡了。(二二·497)秾歌艳舞不成欢,列阵挽戈为~。(七八·1950)

自得zì dé

自觉得意、快意(5)。《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意气扬扬,十分得意。《圬者王承福传》:其色若自得者。——他的神色好像很得意似的。《方山子传》:皆有自得之意。——都有自得其乐的神气。

自得

自己感到得意或舒适。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而无闷。”袁宏道《满井游记》:“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

心月同光/破荷不朽/叶落归根/聊备一格/赏心乐事/凡夫骨也仙/清琴入性灵/不知老之将至/琴为书室之雅乐/手谈胜与俗人言/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名茶美酒,自有真味/花为婢仆,鸟当笑谈/飞雪有声,唯在竹间最雅/细雨闲开卷,微风独弄琴/胸藏丘壑,城市不异山林/千载奇逢,无如好书相遇/春眠吾以当醉,鸟语吾以当歌/远景不可象描,适意常如披画/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书家得一好笔如壮士拾一宝刀/不设机关以待人,心安闲而体舒放/此身闲得易为家,业是吟诗与看花/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人生百病有已时,独有书癖不可医/莫道书生清苦意,比来食淡更精神/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 囊空如洗   心月同光 ☛
自得

自得

訑 适己 顾盻 矜矜 充盈
自得之意:震矜
自认为很好而高兴得意:沾沾自喜 沾沾自满 沾沾自好 沾沾自足 斐然自喜 奕奕自喜
骄傲浮夸,沾沾自喜:嘐嘐自喜
顺应外物而自得:鲵桓
身心自得:纵壑鱼
舒适自得:适志
从容自得:踌(踌躇)
自己表示很得意:矜持
自己感到非常得意或舒适:洋洋自得 扬扬自得 轩轩自得
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踌躇满志 满志踌躇
(自己感到得意或舒适:自得)

☚ 自得   自得其乐 ☛

自得/自得其乐/自得的样子

☚ 得意的样子   自得 ☛

自得

(一)古代儒家用语,指自己的体会。《孟子·离娄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 《礼记·中庸》:“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二)西晋郭象用语。其义有二。1.指以安于本性为满足。《庄子·逍遥游》注:“夫大小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份,逍遥一也。”宣扬一种安分自得的人生哲学。2.指一种无根据的变化,义近独化, 《庄子·大宗师》注:“然则凡得之者,外不资于道,内不由于己,掘然自得而独化也。”认为事物之所以有变化,是自身固有的性分决定的。

自得zì dé

自己感到舒适。《素问·上古天真论》:“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