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自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自律zìlǜ〈动〉 自己约束、管理、控制自己。 自律zìlǜ自己约束、调整自己。例如:“在山西师大,许多同学一有了委屈或惹了‘麻烦’,就立即想到这个‘学生民庭’:‘走,找自律委员会去。’”(《人民日报》1988.1.26)“这次会议原则上通过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被视作提高新闻队伍素质的一项基本建设,加强新闻工作者自律意识的重要措施。”(《法制日报》1991.1.20) 自律 自律zìlǜ自己约束、调整自己。与“他律”相对。 ☚ 自留地 自媒体 ☛ 自律 自律自绳 律己 束身 约身 律身 束景 约己 ☚ 约束 约束方法 ☛ 自律 自律zilu和他律相对的伦理原则。自律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评价发展的成熟阶段,它意味着,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计划而自我约束行为,根据自己的标准去评价别人的行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使用自律术语,其意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己主观的价值标准支配,标准具有主观性。据此,规则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儿童可以通过协商改变规则标准。自律是较大儿童才产生的,是儿童认识水平、判断能力发展的产物。儿童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运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去辨别真伪、美丑、善恶、是非, 标志着儿童进入了更高的程度和境界。 ☚ 他律 皮亚杰道德判断理论 ☛ 自律 自律zilu儿童的道德判断受自己主观的价值标准所支配。“他律”的对称是皮亚杰的重要术语。儿童随着社会性互相协作的进展以及相应的思维运算的发展,达到了相互尊敬的新的道德关系,表现为道德判断上的自律。儿童这时认为规则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是通过民主方式,取得协议的结果。公正的道德感越来越超过服从的道德感。 ☚ 自动 他律 ☛ 自律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己主观的价值标准(如平等、公道与否)所支配。由他律过渡到自律,标志着儿童道德判断水平趋于成熟。参见“伦理学”中的“自律”。 自律康德伦理学用语。与“他律”相对。指不受外界的约束、不为快乐、幸福、欲望等情感所支配,根据自己的“良心”、为追求道德本身的目的而制定道德原则。它是一切真正道德原则的源泉。 自律autonomy 自律autonomy;self-control 自律self-disciplin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