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自居作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自居作用

自居作用ziju zuoyong

又称认同作用。为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1935年提出的概念,是指把自己亲近的人或尊敬的人作为行为榜样进行模仿的过程。原指幼童在产生爱恋异性父或母的冲动时,将自己置身于同性父或母的地位,以他们自居,从而获得代替性满足。当儿童逐渐长大后,自居作用的范围也扩大到道德观等方面,成为儿童“超我”形成的重要机制。以后自居作用的对象又从父母扩大到亲属、师长、同伴、有成就的名人及理想人物等,其机制是认同、接受、暗示和模仿。自居作用过程是人格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对人格产生长久的影响。自居作用还有另一个意义,即合并另一个人的特征或价值观,以便增强自尊感或降低他人对个人自身的威胁。

☚ 自信训练   自我实现 ☛
自居作用

自居作用Ziju zuoyong

个体由于一定的动机驱使而有选择地模仿他人某些特点的现象。又称认同作用。它是弗洛伊德(S.Freud)精神分析学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原指儿童在产生恋父或恋母冲动时,将自己置身于同性父或母的地位,以他们自居,从而获得替代性满足。到青少年时期,这种自居作用的范围扩大了,其自居作用的对象也由父母扩展到老师、朋友、同学、有成就的名人或某个理想人物等。因此,自居作用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也有一些儿童的自居作用行为表现为对名人或理想人物的简单模仿,包括走路的姿态、说话的方式、着装的式样等等,并以谈论名人来显示自己的知识面广,博得别人的欣赏;或是在遇到失败、遭遇挫折时,幻想自己是某个取得卓越成就的成功者,这些都是儿童为了维护自尊心而表现出的自居作用行为。有时这类自居作用可能强烈到使人精神病态的地步,例如,有的精神病人就表现为总是以神仙、先知、伟人、贵人自居。任何个体都具有这种自居作用机制,若能把握好尺度,自居作用是有利于个体发展的。作为教育者,若能因势利导,把学生对名人或理想人物的崇拜、欣赏和模仿倾向转化为培养知识、技能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特点的内在力量,将会取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 态度   团体 ☛
自居作用

自居作用identification

参见“认同作用”。

☚ 自动平衡   自然恢复 ☛
0000064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4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