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ɡùdìnɡzīchǎn〈名〉公司用以生产经营的具有较长时间周期的有形资产。 固定资产gù dìng zī chǎn属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或者影响劳动对象的劳动资料(跟“流动资产”相对)。1947年陈福安《银行会计》第十三章:“固定资产之折旧,开办费之摊销及各项提存——银行营业用房产及器具之折旧,须依照税法规定为之。” 固定资产gù dìng zī chǎnосновн е срéдства (акт вы); основнóй фонд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的对称。国家机关、企业单位、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中,可供长期使用并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和其他物质资料。其特点为,固定资产的价值是随着磨损程度,逐渐地、部分地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为构成新产品的价值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建国后的较长一段时间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种类、数量是根据国家给它们规定的任务确定。它们对于主要的固定资产,非经主管机关的许可,无权擅自增减。固定资产一般依行政法规按行政程序调拨,不能按民事程序移转。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的自主权得以扩大,国营企业对多余的、闲置的固定资产,有权出卖或出租,但收入仍须用来添置必需的固定资产。在中国国民经济管理和核算中,一般使用年限为一年以上,单项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的物资视为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fixed assets固定资金的实物形态。主要指可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和消费资料,如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产畜、役畜等。中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一般应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❶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 ❷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但某些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如服装厂的缝纫机,单位价值虽低于上述标准,而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也列为固定资产。玻璃器皿、专用工卡具和临时性的简易仓棚,不论单位价值大小和使用年限长短,均不作为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90年4517.0亿元,1995年20019.26亿元,1997年24941.11亿元,1998年28406.17亿元,1998年比1997年增加3465.06亿元。国有工业生产企业固定资产1994年15608.18亿元,1995年20329.92亿元,1996年23350.25亿元,1997年26423.09亿元,1998年31648.42亿元。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guding zichan见“固定资金”。 ☚ 固定资金 流动资金 ☛ 固定资产见“财务管理”中的“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的对称。用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可供长期使用并基本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的劳动资料和其他物质资料。有些虽不同时具备以上条件,但属于企业主要劳动手段的,也可作为固定资产。有些虽具备以上条件,但由于容易损坏,经财政部门专门批准后,也可不作为固定资产。企业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房屋建筑物三大部分。 固定资产fixed assets指以实物形态存在,使用年限长,单价在规定标准以上的生产资料和其他物质资料。如X光机、心电图机等仪器设备和房屋、运输工具等。 固定资产Fixed Assets亦称“固定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主要劳动资料。它可反复多次地参加物质生产过程,供较长期使用,有的国家故称长期资产。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包括:机器、设备、工具、厂房、建筑物、运输工具以及职工宿舍等等。固定资产构成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它的合理配备、科学管理、改造更新、加强维修以及提高利用率是企业增加利润,提高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企业的固定资产可分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两种。有的国家把固定资产分成有形与无形的固定资产。有形固定资产指土地、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无形固定资产如商标、商誉、版权、专利权、租赁权、特许营业权等,属于不具有实物形态,但能对企业提供特殊权利或使企业获得较高收益的资产。 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的对称。固定资金的实物形态。建筑企业的固定资产包括企业的主要劳动资料和非生产用房屋设备等。劳动资料是用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劳动资料是传导劳动者行为的传导物,如施工机械、生产设备、生产工具等; 劳动资料还应包括施工生产的必要物质资料,如房屋建筑物、运输设备等。但只有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劳动资料,才是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不同,它在施工过程中能长期发挥其效能,参加多次生产过程。在施工过程中长久地保持着自己的实物形态,不是把其本身的物质加到工程物质中去,而仅随着使用时间和工作强度,逐渐地将它的价值转移到工程和产品成本中去。有些工具用具虽然也是劳动资料,但使用时间不长,或价值比较小,或很容易损坏,不把它们列作固定资产,也不用固定资金开支。在我国有关制度中,能列作固定资产的,必须同时具备下面两个条件: (1)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 (2)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一般按企业规模大小和性质分别规定为800元、500元或200元)。这样,固定资产就是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并用固定资金(基建拨款、投资借款或专项资金)建造或购置的劳动资料。 固定资产的实物量通常以原值计算反映;原值还反映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全部一次支出。固定在固定资产实物形式上的价值通常按净值反映。原值与净值的差额为折旧,差额较小反映固定资产较新,差额愈大则反映固定资产愈陈旧。固定资产折旧反映固定资产因使用磨损而发生的价值损耗,通常计入工程和产品成本。机关、事业单位因不计算成本,其固定资产一般不计提折旧。 建筑企业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封存固定资产和土地等六类。其中生产用固定资产,是指参加生产过程和直接服务于生产过程的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施工机械、运输设备、生产设备、仪器及试验设备、其他生产用固定资产等六个分类。非生产用固定资产,是指不直接服务于生产过程的固定资产,包括职工宿舍、招待所、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俱乐部、食堂、医院等单位使用的房屋和设备等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是指尚未使用的新增固定资产、调入尚待安装的固定资产、进行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以及经批准停用的固定资产。由于季节性施工生产、大修理等原因而停用的固定资产和在施工现场或车间替换使用的机器设备,都不应列入此类,而作为在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是指多余或不适合本企业需要,已经报请企业主管部门批准待调配处理的固定资产。封存固定资产,是指按规定程序报经企业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封存而不用的设备。土地,是指按照规定已经估价单独入帐的土地。对征用土地而发生的补偿费,一般都计入有关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内,不单独作为土地价值入帐。 建筑企业的固定资产,是施工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管好用好固定资产,是企业顺利地进行施工和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条件。今随着机械化施工程度的提高,固定资金在企业经营资金中的比重将日益增大。每个企业都要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确保固定资产的完整及其充分利用。 固定资产Fixed Asset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一项资产要作为固定资产核算,除符合固定资产定义外,还需要符合两个条件: ❶该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❷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固定资产按照经济用途分类,可以分为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经营用固定资产。按照使用情况分类,可以分为使用中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和不需用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有三种含义:(1) 在国民账户体系中,固定资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被重复或连续使用一年以上的生产资产。它分为有形固定资产和无形固定资产。(2) 在企业财务会计中,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较高的有形资产。(3) 从价值增值,而不是生产关系的角度出发,固定资产也称“固定资本”。 固定资产固定资金的物质形态。主要包括工厂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其作用是帮助劳动者改变劳动对象、形成新的使用价值。它本身并不构成新产品的实体,因而在一个生产过程结束之后,仍然保持着它进入生产过程时的独立完整的形态,并在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在多次生产过程中继续发挥作用。其价值则按照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逐渐地转移到产品的价值中去。在非物质生产领域中,凡能在使用过程中长期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如机关或事业单位的房屋、建筑和各项设备等,习惯上也称固定资产。我国曾规定固定资产一般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 (2)单项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不同时具备以上条件的称为低值易耗品。但企业的房屋建筑物和形成企业主要生产能力的生产设备如服装厂的缝纫机等,即使单项价值低于规定限额,仍应列为固定资产。 企业固定资产是企业提高生产能力、进行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科学地管理和使用固定资产,充分发挥已有固定资产的作用,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对于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增加盈利,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超过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固定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❶它是生产经营过程中必备的劳动资料。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它本身的实物形态不构成产品的实体,而是通过其对产品形成过程中不断作用,使其价值部分逐步地渗透到产品中去。这一点有别于实物形态存在的流动资产。 ❷它是以物质形态存在的一种资产,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并不是在产品的形态过程中使其物质形态发生变化,其物质形态是由固定资产本身的寿命周期来决定的。如工业企业和生产用的机器设备工具,生产用具以及房屋、建筑物、运输工具等,商业企业的门店,仓库以及一些配套设施,只要其使用未达寿命终点,就始终保持着原有的物质形态。固定资产还包括其他一些不属于劳动资料的物质资料,如职工宿舍、学校以及一些福利设施等使用的房屋、设备、器具等。国家机关以物质形态表现的一些资产也属固定资产的范围。这一点有别于无形资产、递延资产以及以货币资产形态存在的流动资产等资产。 ❸它具有物质形态存在的劳动资料的高额价值性。固定资产作为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劳动资料,其价值要达到规定的标准,工业企业的一些简单的生产工具,虽然是物质形态表现的劳动资料,但由于其单位价值很低,未能达到规定的数额,尽管其在生产过程中也可发挥重要作用,仍不能算作固定资产,只有单位价值超过规定数额的那部分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劳动资料,才可列为固定资产。这一点有别于低值易耗品。 ❹物质形态表现的资产在不断使用的过程中,其价值不断地转移。固定资产在生产经营不断的使用过程中,虽然其物质形态在一年以上的时间内不发生变化,但其价值却会随着固定资产的不断使用而发生转移和消耗。即生产经营性的企业,其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或商品中去。机关、事业单位其资产价值被消耗。这种固定资产价值的转移和消耗同固定资产的磨损或损耗呈正比例关系,直到这一物质形态存在的资产不能再用为止。 ❺固定资产的价值补偿和实物的更新是分别进行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其价值的转移,物质形态也不断的损耗,为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对固定资产的损耗价值要以价值补偿的方式进行实物形态的更新。其固定资产的价值补偿,是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价值的转移而逐步提取折旧基金的。固定资产的物质形态的更新是在固定资产达到其寿命终点时,以提取的折旧基金予以一次性更新。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fixed assets流动资产的对称。在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行政事业单位中可供长期使用并能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单位价值较高的物质资料。固定资产是从事生产经营和其他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在企业,如厂房、机器设备、仪表仪器、生产线、交通工具、道路、管线等都属于固定资产。中国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必须是: ❶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 ❷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不同时具备上述两个条件的,称为低值易耗品。 固定资产按其用途,可分为生产性固定资产、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按其使用状态可分为使用中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封存固定资产和租出固定资产。 ☚ 需求弹性 递延资产 ☛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通常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在较长时期内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为生产、流通服务和为人民生活服务的物质资料。社会主义国家的固定资产,是全民、集体和个体劳动者所拥有的劳动资料和供长期使用的生活资料。作为生产性固定资产的劳动资料,是构成社会生产力的物质技术基础。“劳动资料也只有在下面两个条件下才是固定资本:第一,生产过程一般地说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因而生产资料一般地说是资本,具有资本的经济规定性即社会性;第二,劳动资料以一种特殊方式把它们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252页)撇去资本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因素,马克思对固定资本所下的定义,对社会主义也是适用的。社会主义的固定资产必须具有资金的“经济规定性即社会性”,它必须是在生产流通过程中起作用的劳动资料。轮船工厂生产出的船舶,机器工厂生产出的机器,存放于物资和商业部门的设备装置等,它们都只是劳动产品而不是固定资产。只有当轮船被航运企业作为劳动资料投入运营时,当机器被工厂当作劳动手段投入生产时,轮船、机器才成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它的价值周转方式。它不是在使用形式上进行流通,只是在它的价值形式上进行流通。它的价值流通是随着它的损耗采用固定资产折旧方式逐步进行的,而它的使用价值的最终丧失却要到它“寿命”终结的时候。判断一个物品是不是固定资产,只能按照以上两条标准确定,而不能有另外的择定原则。例如,不能以物品的物理、化学性能来作出判别。物品的固定性不是固定资产的本质特征。如厂房、建筑物、铁路等是固定资产,具有相对的不移动性;但飞机、火车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对航空公司、铁路局来说,它们却是固定资产。 一部分劳动资料直接加入劳动过程,如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劳动者以此作为发挥力量的手段,通过它们机械的、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把自己有目的的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以生产加工预定的产品。这样一些劳动资料,可以说是工人“活动的器官,他把这种器官加到他身体的器官上,不顾圣经的训诫,延长了他的自然肢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3页)另一部分劳动资料则不直接加入劳动过程,如土地、厂房、建筑物、道路等。它们虽不是生产过程中的传导体,但却是劳动借以进行的必要的物质条件。它或者为劳动者提供活动的场所,或者为生产提供辅助手段,没有它们,生产便不能正常进行。从广义而言,这些物质条件也归属于劳动资料。劳动资料根据其存在形式和不同作用大致可分为:机器设备(包括运输设备);专用工具;房屋、建筑物;土地和其他为劳动过程提供条件的资料等。根据其用途不同,可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用固定资产。按其使用情况,可分为使用中的固定资产、未使用的固定资产和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为了简化管理,中国不是把所有在生产流通过程中起作用的劳动资料都作为固定资产,而是对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下,或单位价值在200元(小型企业)、500元(中型企业)、800元(大型企业)以下的物品,作为低值易耗品划入流动资产管理。 ☚ 投资 固定资产再生产 ☛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guding zichanfixed assets可供企事业单位长期使用并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在生产实践中,为了便于管理,通常只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作为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中国《企业财务通则》确定的原则,《工业企业财务制度》对固定资产标准作了具体规定,符合下列两个条件之一的劳动资料列为固定资产: ❶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及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和工具等; ❷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 固定资产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❶使用期限较长。它与流动资产中一次性消耗的各种原材料及燃料等和一年内转变为现金的其他流动资产不同,其使用期限一般在一年以上; ❷能够多次参加生产过程,而且实物形态不改变; ❸可以计算使用寿命。在使用寿命期限内,其价值随着资产的使用而逐渐转移和消失; ❹既可在生产经营中使用,也可以转让。 企业可以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和管理需要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固定资产分类方法,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❶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可分为经营性固定资产和非经营性固定资产; ❷按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可以分为使用中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和不需用的固定资产。在西方国家,固定资产还可分为有形固定资产和无形固定资产两大类。有形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土地、机器设备、工具、模型、运货设备、器具和装置等具有物质实体的资产;无形固定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但无实物形态的资产,它能使企业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包括商誉、专利权、版权、商标权、专营权和其他类似的权利。 ☚ 军品生产计划 固定资产折旧 ☛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流动资产的对称。指企事业单位中,可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主要劳动资料和其他物质资料,如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这些物质资料,由于它们在实物形态上连续地在许多生产周期中发挥作用,在价值形态上随着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渐转移到产品中去,通过折旧提成的形式来补偿它的损耗。虽然它在价值形态上是不断流动的,但在实物形态上却长期固定在生产过程中而不产生明显的改变,因此叫固定资产。这是它区别于流动资产的特点。确定一个物品是不是固定资产,不是看它的实物属性,而是根据它在劳动过程中执行职能的特殊方式。比如一部车床,作为机器制造厂的产品,放在成品库里,属于流动资产; 如果作为汽车制造厂的劳动资料用来加工零部件,就是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按其用途可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用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国家和企业的重要物质技术力量,是发展经济的物质基础。 ☚ 资金的周转速度 固定资产利稅率 ☛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开发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不属于开发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也应当作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在企业开发经营过程中能够多次参加周转使用且不改变其实物形态,而其价值逐渐地、部分地转化为收益期间的费用,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计入有关开发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中去。为了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要设置 “固定资产”科目进行核算。增加时记入该科目的借方,减少时记入该科目的贷方,余额表示固定资产的结存数。在 “固定资产”科目下,可按固定资产类别在 “固定资产登记簿”进行分类核算。固定资产按原值 (或重置完全价值、评估价值) 入账。企业对于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一方面以计提折旧的方式分期计入生产费用或商品流通费,同时要设置累计折旧科目,以记录历年计提的折旧,作为以原值计价的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 ☚ 委托贷款 固定资产残值 ☛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Fixed Estate固定资金的实物形态。主要指企业的劳动资料,包括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使用的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以及为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建筑物、运输工具等。 我国工业企业财务制度规定: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皿、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因此,凡称为固定资产的劳动资料,一般都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 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2) 单项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有些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例如,服装厂的缝纫机,单项价值虽然低于规定标准,也应列为固定资产。有些劳动资料单位价值虽然超过规定标准,但交换频繁、容易损坏的,可以不列作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价值通常按原始价值计算,包括全部建造成本或购进价,加使用前与此有关的费用,如运杂费和安装费等。固定资产按其用途可分为: 生产用固定资产 (如企业中的厂房、机器、设备) 和非生产用固定资产 (如机关、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中,可供长期使用并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按其使用状况可分为: 使用中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封存固定资产和租出固定资产。 60年代我国理论界曾就固定资产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固定资产的折旧、固定资产折旧的管理等问题发表过一些看法。80年代前后,为了改革我国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讨论。 1. 划分固定资产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标志 (1) 固定资产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标志,应当从原有固定资产的资金价值量来看,而不应当从劳动资料的使用价值量或实物量来看。所谓简单再生产,就是固定资金每经过一次循环,仅仅按照原有的价值量得到补偿; 所谓扩大再生产就是固定资金每经过一次循环,不仅原有的价值量得到了补偿,而且增加了固定资金的价值量。 (2) 划分固定资产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标志,应该是符合以社会需要的固定资产再生产能力或效益为基础,按相对稳定的一定时期不变价格计算的资金量。这样计算的资金量,既反映使用价值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固定资产再生产规模,又反映考核经济效果的固定资产再生产规模。 (3) 以使用价值作为判断再生产规模变化的尺度,并不意味着忽视考察社会垫支的物化劳动的经济效果的意义,也没有否定社会主义商品二重性,即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更没有否定要利用价值指标去考核企业的法定资金。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对社会主义企业来说,重要的是同生产能力相比较的固定资产价值量,而不是价值量本身。固定资产的生产能力超过它的价值量的增长,表明社会垫支在固定资产上面的物化劳动效果的提高,扩大再生产的速度可以加快。 2. 固定资产的折旧 (1) 折旧基金按其经济性质来说是补偿基金。提取折旧基金的目的,首先在于补偿固定资产的磨损,满足固定资产简单再生产所需的资金。但是,在一定条件下,折旧基金可以作为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来利用。 (2) 把折旧基金说成是积累基金或认为可以当作积累基金使用,是违背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的。生产的扩大,只能来源于剩余价值资本化。如果认为折旧基金也是积累基金或可以当作积累基金用于扩大再生产,那就等于说,资本家积累起来的资本,至少有一部分不是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即不是靠剥削工人而来的,而是靠固定资本折旧获得的。这样就会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实质,损害资本积累理论的革命性和科学性。 (3) 折旧基金具有补偿固定资产磨损的基金和积累基金两重性质。这两重性质,从根本上说是由固定资产的价值周转与实物周转的不一致性所造成的。从实物形态上看,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原来的物质形态,反复发挥作用,直到完全磨损不能继续使用为止。而其价值,则是按照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产品中去,随着产品的出售转化为货币资本,流回到投资者手中,以备固定资产更新之用。因此,在固定资产需要更新之前,已提取的折旧基金便会形成“货币沉淀”。这部分 “货币沉淀” 可以作积累之用,不仅可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而且还可用于流动资产的投资。 3. 固定资产折旧率高低的确定 (1) 固定资产折旧率不仅需要反映固定资产的物质消耗,而且也需要反映固定资产的精神消耗。由这两种磨损而带来的固定资产的损耗,也就是确定固定资产折旧费的界限。 (2) 我国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合理,首先在于折旧年限过长,折旧率偏低。为此,必须提高折旧率,缩短折旧年限。如果不能像工业化国家那样一下缩短到四五年左右,也不能落后于西方国家在19世纪已经达到的更新周期,即是说折旧年限不能超过10年。 (3) 应适当提高折旧率,同时把折旧全部交给企业。考虑到承包利润要和固定资产占用挂钩,因此,应通过提高折旧率来拉平企业占用固定资产多少的差距。 (4) 折旧率不能定得过低,这不仅会使企业缺少对报废过时的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的折旧基金,而且也会使一部分成本转到利润账上去,造成利润虚增以至虚盈实亏。在折旧率能够保证企业弥补固定资产的有形和无形磨损的前提下,为了加快固定资金的周转,还应将其适当提高。当然,折旧率也不能定得过高。对企业来说,折旧率的提高会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方面,会加快固定资金的周转速度,从而有可能使包括若干周转在内的较长时期的利润总量增大。另一方面,它会增大生产成本,削弱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影响产品销售额和企业收入,有可能使利润总量减少。因此,在提高折旧率以加快周转速度时,必须对这个方面的效应进行权衡,找出使包括若干次周转在内的较长时期的利润总量最大的折旧率,即最佳折旧率。 4. 固定资产折旧的管理 折旧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折旧基金是企业自有资金的主要源泉。加强固定资产折旧管理,可以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实现生产设备更新换代,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本世纪40年代以前,多按设备使用年限制定提取折旧的标准,即直线法。后来由于竞争激烈和技术迅速发展,生产设备无形损耗加速,各国都相继采用加速折旧法。美国企业计算折旧的方法主要有: (1) 按效用计算,即按产品产量和劳务量或工作小时数计算和分配折旧。(2)按使用年限计算,即按固定资产使用年限长短计算和分配,包括直接法、加速折旧法、余额递减法等。日本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则分为:(1) 无税折旧,允许记入成本,免交法人税。包括定额折旧法和定率折旧法。(2) 有税折旧,不能计入产品成本,应在计算企业利润,定税后再提折旧。折旧年限不能定得太长,以免增加修理费用,或难以迅速应用现代科技成果。 ☚ 财产 流动资产 ☛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fixed assets符合以下条件的有形资产: ❶企业所有的为了在生产或供应商品和劳务时使用、出租给他人,或为了管理的目的而持有; ❷为了连续使用而购置或建造的; ❸不打算在正常营业过程中出售。现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有些国家已不使用固定资产这一概念,一般用“不动产、厂房和设备”来代替,但其基本含义是一致的。 ☚ 投资 无形资产 ☛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的对称。固定资金的实物形态。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而不改变其原有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按其在社会再生产中作用的不同,固定资产可分为生产性固定资产和非生产性固定资产两大类。某种物资是否属于固定资产,不取决于它的物理属性,而取决于它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一台机器存放在机器制造厂的成品库里或商业机构的仓库里,它是工业产品; 当它被运输企业搬运、被建筑安装时,它是劳动对象; 当它被安装完备投入生产使用并转入企业财务帐目列入企业资金平衡表时,则是企业的固定资产。按我国现行制度规定,劳动资料是否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 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 (2) 单位价值在限额以上。具体限额由各部门自行规定。不同时具备上述两个条件的,不列为固定资产,而作为低值易耗品列入流动资产。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有些劳动资料的单位价值虽然低于规定的限额,由于是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使用年限较长,也应列入固定资产,如服装厂的缝纫机; 而有些容易损坏、更换频繁的物品,虽然具备固定资产的两个条件,从有利生产和便于管理考虑,也可列为低值易耗品,如玻璃器皿,工具性质的仪表、电表、七千瓦以下的电动机等。 ☚ 经济服务期 固定资产结构 ☛ 固定资产fixed assets
固定资产fixed assets
固定资产fixed assets
固定资产fixed assets 固定资产fixed assets ~产值率ratio of output value to fixed assets /~交付使用率rate of fixed assets available for use/~净值net fixed assets / 《~投资法》Fixed Assets Investment Law /~投资方向调节税fixed assets investment regulatory tax/~投资规模scale of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投资结构pattern of fixed assets investment/~折旧率depreciation rate for fixed assets/~周转率turnover rate of fixed asse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