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臂bì

人與動物之上肢。王延壽《夢賦》:“伸臂而舞手,意欲相引牽。”

读音b·i(ˋ),为i韵目,属i—er韵部。卑义切,去,寘韵。
❶胳膊;特指上臂。
❷弓把;弩柄。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b·ei(ˋ),为ei韵目,属i—ei—ui韵部。卑义切,去,寘韵。
❶胳臂;人体肩膀以下手腕以上的部位。
❷兽、虫等的前肢。
❸弓把;弩柄。

上一条: 下一条:

〔bi〕songd xib.

{}7378挑。闽语。广东潮州。《潮州民歌》:「四月四,水缸无水我来~。」

臂bèi

见262页“胳臂”。
另见46页bì。


臂bì

胳膊
 △ 振~一呼|~力。
另见36页bei。

○胳(ge)~(肩膀以下手腕以上的部分)。
另见 bi。


胳膊,从肩到腕的部分:~膀︱~力︱~章︱上~︱膀~︱奋~︱振~︱攘(rang)~︱螳~当车︱一~之力︱如~使指︱失之交~︱三头六~︱袒(tan)胸露~。
○~助((一)帮助。(二)助手)。
另见 bei。

臂bei

见169页“胳臂”。
另见27页bì。


臂bì

胳臂:双臂|振臂高呼。
另见22页bei。

(1次) 臂膊。九折~而成医兮《章·诵》
另见〔機臂〕

臂bì

臂膀。《玉篇·肉部》:“臂,手臂也。”《惜诵》:“九折臂而成医兮。”

臂bi

臂膀 臂膊 臂力 臂纱 臂腕 臂章 臂肘 臂助 膀臂 大臂 胳臂 前臂 攘臂 上臂 手臂 悬臂 摇臂 右臂 振臂 左臂螳臂当(dang)车 振臂高呼 三头六臂 失之交臂 袒胸露臂 弯肘伸臂 左膀右臂 臂板信号机 助一臂之力

臂(一)bì (二)bei

【辨形】 左上没一点,辛下一横短,下是冃,不写作月。17画。形声。
【辨义】 臂(一)bì
❶ 胳膊,从肩到腕的部分:臂膀|臂膊|臂力|臂跑|臂弯|臂腕|臂章|臂肘|膀臂|前臂|攘臂|上臂|振臂|左臂|割臂为盟|螳臂当车|一臂之力|振臂高呼|三头六臂|失之交臂|鼠肝虫臂|袒胸露臂|左膀右臂。
❷形状或作用像臂的: 力臂|悬臂|重臂。
〔臂助〕
❶ 帮助。
❷ 助手。
(二)bei 〔胳臂〕胳膊。
【辨析】二音同义,都指“胳膊”。区别在于:
一、词义范围不同:臂(一)bì指人体胳膊,还指形状和作用像臂的物体,词义范围较宽;(二)bei限指人的胳膊,词义范围窄。
二、构词能力不同:臂(一)bì能构成较多词语;(二)bei只构成“胳臂”一词。

臂bèi

胳膊;胳臂: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三一·710)


臂bì

手臂;肐膊:这些番役都撩衣奋~,专等旨意。(一○五·1332)

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狩獵部 > 弓箭 > 臂
臂  bì

弓把,弩柄。以其形似人臂,故稱。《周禮·考工記·弓人》:“於挺臂中有柎焉,故剽。”賈公彦疏:“直臂中正謂弓把處。”《釋名·釋兵》:“弩,怒也。……其柄曰臂,似人臂也。”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四肢部 > 上肢 > 臂
臂  bì

亦稱“臂膊”、“臂胛”。胳膊。其稱始見於先秦典籍,今沿稱。《左傳·襄公十四年》:“公孫丁授公轡而射之,貫臂。”《素問·繆刺論》:“邪客於臂掌之間,不可得屈。”《宋書·隱逸傳,戴顒》:“宋世子鑄丈六銅像於瓦宫寺,既成,面恨瘦,工人不能治,乃迎顒看之。顒曰:‘非面瘦,乃臂胛肥耳。’即錯減臂胛,瘦患即除,無不歎服焉。”唐·路德延《小兒詩》:“臂膊肥如瓠,肌膚軟勝綿。”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一折:“我哭啼啼搬住臂膊,淚漫漫的扯住衣服。”清·袁枚《祭妹文》:“余捉蟋蟀,當奮臂出其間。”

臂bì

〖名词〗
胳膊,从肩到腕的部分(4)。《邹阳狱中上梁王书》:如身之使臂。——如同身子指使胳膊。《李陵答苏武书》:故每攘臂忍受。——所以往往捋衣出臂,忍受屈辱。《李陵答苏武书》:然陵振臂一呼。——然而李陵我振臂一呼。

臂bì

手臂,胳膊。《劝学》:“登高而招,~非加长也,而见者远。”也指动物前肢。《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bi

B1DB
❶胳膊:~膀。
❷动物的前肢:螳~挡车。

脚2

脚2

肢(四~;前~) 趾(~爪)
动物靠头部的两条腿:臂 臑 前肢
牲畜前肢的中、下部:臂臑
牛马羊等角质动物的脚:蹄(蹄子)
马的蹄:马蹄 霜蹄 铁蹄
白色的马蹄:银蹄
猪腿:豚肩
猪腿的上部:肘(肘子)
骡马等的后脚:
兽类的脚:趼 蹄足 兽足
兽类的蹄:
禽兽的脚:
鸡足:鸡定
动物的脚掌:掌(鸭~;熊~)
兽的脚掌:蹯(熊~)
虎的脚掌:鬼蒟蒻
螳螂的前足:螳斧 螳臂

☚ 脚、爪   爪子 ☛

手的各部分

手的各部分

手臂和躯干连接处的上部:肩(肩头;肩膀;肩巴;肩胛) 腢 胛(臂胛)膀 髈
道家指肩:玉楼(~银海)
双肩下垂:溜肩膀
肩膀上凹下的部分:肩窝
手臂下肋上的凹陷处:腋(腋下;腋窝) 胳(胳肢窝) 胠 肘窝 肋窝 肋肢 隔肢
肩以下手腕以上的部分:膊(胳膊) 髆 臂(臂膀;臂膊;胳臂;膀臂) 膀子 梢靶
上下臂连接处外突的部分:肘(肘子;拐肘;~关节)
肘和腋:肘腋
肘至腕的部分:前臂
前臂和掌之间的部分:腕(腕子;手腕;铁~)
女子的手腕:弱腕
洁白的手腕:鹅翎
洁白温润的手腕:玉腕
手掌:掌(巴掌;莲掌;魔~;孤~) 手板 虎膺
纤细的手掌:纤掌
手掌心:掌心 手心

☚ 女人的手   手臂 ☛

❶即前臂。又称下膊。指肘以下,腕以上的部分。《灵枢·经脉》: “心手少阴之脉……下肘内,循臂内后廉。”
❷上肢由肩至腕部分。即上臂和前臂的合称。《类经图翼》: “肘之上下皆名臂。”

即前臂部。

㊀ bi胳膊,从肩到腕的部分。㊁ bei用于“胳臂”。

臂bei

(构词成分):胳 ~ [ɡē bei] arm
另见 see also bì 。


臂bì

❶ (胳膊) arm: 两 ~ both arms;
左 ~ the left arm;
右 ~ the right arm;
助一 ~ 之力 give sb. a hand
❷ (人体解剖学上多指上臂) upper arm
另见 see also bei 。
◆臂膀 arm;
臂臑 {穴位} Binao (LI 14);臂腕 arm;
臂章 armlet;arm-badge;armband;brassard;{军} shoulder emblem [patch];臂之使指 as easy as the arm using the fingers;easily controlled;
臂中 {穴位} Bizhong (Extra 23);臂肘 elbow;
臂助 help;give a helping hand;assistant

臂bì

arm

臂bì


❷奋一呼|交相失|裸揎拳|怒当车|怒当辙|攘瞋目|攘而起|攘一呼|螳当车|一之力|振一呼

❹撩衣奋|三头六|失之交|失诸交

金文;篆bì

[(意符)+辟(聲符)→臂(《説文》:“臂,手上也。從肉辟聲。”臂,從肩到手腕的部分〈臂力、臂腕、臂肘〉。)]
[唐] 杜甫《月夜》:“香霧雲鬢濕,清輝玉臂寒。”(霧濕雲鬢,月寒玉臂。)

(17画)
❶bei
❷bì

【提示】下面的⺝, 起笔是竖,不是竖撇。月,单独位于字的下面时,起笔的撇改竖; 中间两横宋体与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臂·bei

17画 月部【胳臂】(gē—) 胳膊。
 另见bì(22页)。


*臂bì

17画 月部 
(1) 胳膊,手腕至肩膀的部分: 双~|手~|振~高呼|助一~之力。
(2) 某些动物的前肢: 长~猿|螳~挡车。
 另见·bei(17页)。

臂()


𧊒壼, 殷周金文集成9734,戰國早期
子之大臂(辟)不宜(義)。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81,戰國至秦
官: 東臂(壁),不可行。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西漢
[則]則攘臂而乃(扔)之。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西漢
則攘臂而乃(扔)之。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西漢
是胃(謂)行无囊,襄(攘)无臂。

漢印文字徵
蘇青臂印。

無量義經,北齊
臂脩肘長指且纖,皮膚細濡毛右旋。

李立言墓誌,唐
彎弧之技,俯同蝯臂。

郭達墓誌,隋
把謝鯤之臂,逍遥水竹;酌陶潛之酒,放暢餘生。

盧璠墓誌,唐
急人感義,奮臂樂行。
《説文》:“臂,手上也。从肉辟聲。”

☚ 胠   臑 ☛

臂1. bì 2. bei

1.bì古代形声字。从月(肉),辟声。指人上肢从手以上,也就是从肩到腕的部分。现代通称胳膊(gēbo)或胳臂(gēbei)。组词如:臂助。成语如:(助你)一臂之力。
2.bei 用于“胳臂”。见上。

臂★常◎常


形声,从月(肉),辟声,本义读bì,胳膊,引申为动物的前肢;又读bei,用于“胳臂”,胳膊(用于口语)。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