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膝内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膝内翻

病名。即双下肢以膝关节为中心向外成角,两膝关节间距明显增宽。双下肢外观呈“O”形的畸形疾病。以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足内踝能相碰而两膝不能靠拢为主要表现。

膝内翻

膝内翻xineifan

下肢畸形的一种。又称弓形腿。双下肢伸直,双踝关节靠拢,双膝之间有间隙者称之。双膝内翻时,称“O”形腿。临床上以双膝间距来判断膝内翻的严重程度。膝间距在3厘米以内者为轻度,3~10厘米为中度,超过10厘米为重度。畸形主要发生在胫骨(小腿骨)。表现为下肢外观畸形,行走时有摇摆步态。正常婴幼儿有不同程度的轻度或中度膝内翻,可能与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有关,随着生长发育可自然矫正,无需特殊治疗。重度应引起重视。常见病因是佝偻病。治疗需根据病人的年龄、畸形程度而定。对于5岁以下的小儿或佝偻病尚未痊愈者,就采用保守治疗,在彻底治疗佝偻病的同时,每日早、中、晚由家长对患儿进行夹板矫正即在畸形的凸侧用手法施加适当的压力(徐徐加力),然后用夹板固定,坚持数月,可获矫正。在会走路患儿的鞋底外侧垫高0.5~0.8厘米也可矫正畸形。对年龄在5岁以上的重度患儿,可在原发病治愈后施行手术矫正。

☚ 脊柱后凸   膝外翻 ☛

膝内翻genu varum

膝关节向内凸并成角叫膝内翻。有单膝内翻,亦可双膝内翻。单膝内翻并成角可形成“K”型腿,多由单侧膝关节外伤、关节疾病等引起;双膝内翻向内成角,可形成“X”型腿,多见于佝偻病等。病变轻可不影响功能,较严重者则影响功能。防治:小儿期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及钙类营养物质,及时治疗膝关节疾病,发现关节变形可用器物矫正并减少负重等。

膝内翻genu varum

表现为患儿双膝间距离加宽,两踝关节并拢时两下肢呈“O”型。双侧多系佝偻病引起;单侧者应考虑炎症、干骺骨疣、成骨不全及外伤等病因。本畸形生长过程中多可自然矫正。两膝间距离大于10cm者,可考虑行胫骨折骨术。

膝内翻xīnèifān

病名。双下肢以膝关节为中心向外成角, 两膝关节间距明显增宽, 双下肢外观呈“O” 形的畸形疾病。以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 两足内踝能相碰而两膝不能并拢为主要表现。

膝内翻

膝内翻

膝内翻是下肢伸直时,由胫骨单独构成或与股骨共同构成的一种凹侧向内的畸形。双侧膝内翻又名“O”形腿或弓形腿如畸形仅发生于胫骨,又名胫骨内翻。儿童的膝内翻的种类很多,如姿态性或位置性弓形腿; 由于胫骨上骺板发生骨软骨炎,造成胫骨内翻者名Blount病;以及佝偻病性膝内翻等。成人膝内翻多为佝偻病后遗症,亦可由于儿时的创伤、感染、瘢痕挛缩等,使胫骨或股骨骨骺的内侧破坏或生长受限,逐渐形成膝内翻。佝偻病后遗症的膝内翻多为双侧对称性畸形,骨骺生长受干扰者则常为单侧畸形。膝内翻的特征是两下肢伸直及并拢时,两踝相碰,两膝分开,两膝间的距离表示膝内翻的程度。根据病史、特征及X线片,诊断多无困难。疑有肾性佝偻病者,应查血磷、钙、碱性磷酸酶及肾功能。
成人膝内翻的治疗是用外翻截骨术矫正畸形。在骨骺闭合前,如因瘢痕限制骨骺生长,可行瘢痕松解术;如为骨骺生长不平衡,在儿童可用“U”形钉作暂时性骨骺阻滞术或行骨骺融合术,但并发症多,应慎用。

膝内翻(弓形腿)

☚ 梨状肌综合征   膝外翻 ☛
膝内翻

膝内翻genu varum

骨外科体征之一。病人取立正位,检查者观察其膝内侧与两踝的靠拢情形,若两内踝靠拢而两膝内侧分离,则为膝内翻。凡能引起膝外翻的疾病均能引起膝内翻。参见“膝外翻”。

☚ 膝外翻   关节强直 ☛
0000569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4:55:12